导图社区 教育学之教育功能知识总结
这是由我整理的教育学第四章-教育功能思维导图,教育功能是指司法制度所规范和调整的司法机关活动对公民所具有的教育、感化作用,它是司法制度所具有的不可忽略的显著功能。
编辑于2021-06-16 00:43:02教育功能
教育功能的概述
功能的含义
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教育功能的历史演进
古代教育功能:僵化单一
古代学校教育的社会功能主要是以意识规定为中心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低微
相对应的古代学校教育结构则在总体上呈现单调、封闭、松散的状态
近代教育功能:日益分化
国外:
教育功能突破了以灌输伦理规定为重心的功能系统,人的认知技能在生产中逐步取代了原始本能而显示了巨大力量
教育功能在理论上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家反对宗教和封建特权,反对神学和愚昧主义,到启蒙运动初期倡导的自然教育的“个人本位论”,经过改造,过渡到“社会本位论”
国内
中国近代则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教育因袭旧制,总体无多大更新,后期引进一部分西学。教育结构于功能在总体上无多大进展,结构处于离散状态,教育功能是以偏重意识规定的政治功能为主
现代教育功能:逐渐完备
特别注重人力的开发
在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教育有政治功能
同样注重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强调教育发展儿童的个性
当代教育的功能
继杜威之后,当代教育对于教育的社会功能进行了更为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形成功能主义、社会冲突论、解释主义等
功能主义的主要论点
其一,结构和功能
每个社会都是由不同质的部分组成的结合体
其二,整合
教育的功能虽然是多方面的。但这些功能又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协调,“整合”式地发挥作用
其三,稳定与和谐
强调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性,主张社会在调试中求改进,在稳定中求进步,由此强调教育应该促使社会成员对不断变化的社会在思想、态度方面保持和谐
教育功能理论研究是随着社会与教育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既有批判,也有继承。
教育功能的基本分类
对教育功能的分类,依赖于对教育功能的认定
教育功能的分类研究归纳为
从作用对象上分,有育人功能与社会功能
从作用层次上分,有基本功能(如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化)与派生功能(如社会流动与变迁)
从作用的方向和表现形式上分。有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显性功能与隐形功能
从作用的性质上分:有期望功能与实效功能,自我更新功能
从作用时间上分,则可划分为传统导向功能与未来导向功能
系统论角度看教育的功能可分为
对内功能
指教育的自我衍生功能即教育系统的自我保存、自我调节和自我更新的功能
对外功能(以固有功能为基础)
固有功能
即教育促使个体个性化的功能
工具功能
即教育促使个体社会化的功能
教育的个体功能
影响人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个体的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两大方面
身体发展指人机体的自然形态和组织器官及其机能的发展和完善(生理发展)
心理发展是指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的发展,是人精神方面的发展
生理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心理发展影响着生理发展
遗传
是个体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还包括由遗传基因所控制的身心成熟机制
我们认为:遗传固然在个体发展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并非决定性的作用。遗传在个体发展的作用可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理解
第一,遗传只为个体发展提供必要的生物前提和发展的潜在可能性
第二,遗传的成熟制约着个人发展的过程和阶段
第三,遗传的差异性会影响到发展的差异性
第四,遗传对个体发展影响大小与其本身是否符合常态有关
第五,遗传素质对人的影响在个体发展不同阶段作用也不同
环境
环境指直接间接影响个体形成和发展的全部外在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教育
个体发展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个体的先天素质、成熟机制和后天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
个人身心发展规律对教育的制约
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
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促进及促进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教育为个体提供谋生的本领和使个体享用生活上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应和能动作用
实践活动
个体的实践活动对个体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即个体的实践活动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影响个体发展的五大因素。遗传是个体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环境是个体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教育在个体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主观能动性是个体发展的内部动力,而实践活动是决定性因素
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起主导作用,是相对于影响个体发展的其他社会环境因素而言
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的表现
1.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
2.学校教育的计划性和系统性
3.学校教育具有高度的组织性
4.教育可控制和利用各种环境因素对人的自发影响
学校教育发挥主导作用的条件
1.从受教育者的角度看,受教育者必须具有可教育性和受教育的主观能动性
2.从教育自身的影响条件看,教育必须高质量
质量的高低主要体现在教育的物质条件、教师素质、教育管理的水平
3.家庭环境必须是有利于个体发展
4.社会环境必须是有利于学校教育的展开和实施
教育的社会功能
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科技、人口等是社会的主要内容和组成要素,同时也是教育的社会基础。
教育对这些因素具有反作用,表现为教育的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和人口发展功能
教育与经济
教育与经济关系密不可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制约着教育的发展,并对教育提出要求;另一方面,教育发展会影响和制约经济的发展
经济对教育的影响
1.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和传递
2.经济结构制约教育结构
一方面,教育结构要跟经济结构相适应,培养人才的数量和规格都要适合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的需求,才能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否则出现劳动力供求不平衡
另一方面,经济结构必须对教育结构进行引导和制约,以保证教育结构的健康运行
经济结构对教育结构的制约主要体现
其一,产业结构制约着教育专业结构和类别结构
其二,劳动技术结构制约着教育类别结构和教育程度
其三,地区经济结构制约着教育的布局
改革调整教育结构注意点
其一,既要从目前国民经济结构的需要出发,又要考虑到今后国民经济结构变化的趋势
其二,把整体需要同局部需要结合起来
其三,注重整体规划
3.经济发展影响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
4.经济发展影响教育改革进程
5.经济发展影响教育公平落实
教育对经济的作用
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
为经济发展提供可能性
现代教育能促进经济发展的全球化
教育与政治
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是双向的
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一定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阶级性
2.社会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和支配权
3.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力
4.社会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教育方针的制定和教育内容的选择
教育对政治的能动作用——促进作用
1.教育通过培养合格的公民和政治人才为政治服务
2.教育通过思想传播、制造舆论为统治阶级服务
3.教育通过选拔和社会的分层,使原有的社会关系得以延续
4.教育是促进社会政治变革和民主化的重要力量
教育与文化
文化对教育的影响作用
1.文化传统影响教育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2.文化是教育资料的来源,制约着教育资料的发展
3.文化作为一种氛围影响教育事业的发展
教育对文化的作用——也称为教育的文化功能
1.教育的文化传递功能
2.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
3.教育的文化更新与创造功能
4.教育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功能
教育与科技
科技对教育的影响
1.科学技术影响教育内容
2.科学技术革命影响教育模式和教育手段
3.科学技术影响教育者
教育对科技的作用
1.现代教育是科技人才培养的摇篮
2.现代教育有利于科技知识的传承与创新
3.现代教育有利于国民科技意识和科学精神的养成
教育与人口
人口对教育的制约和影响
人口对教育的制约和影响表现在人口数量对教育规模、结构和质量的制约和影响上
人口数量变化也会影响到教育的结构
人口结构对教育的影响。人口的年龄结构会影响各级各类学校在教育系统中的比例
人口数量对教育质量的影响
人口质量对教育质量的影响
教育对人口的作用
1.教育对人口的作用
2.教育改善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的作用
人、社会和教育的关系
人、社会相互关系的存在模式与教育
“社会、人、教育”发展的一致性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1.教育具有与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
2.社会对教育的影响要经过教育的转换和选择
3.教育自身具有自我保存的功能和继承性
4.社会性是教育的派生属性,生命性则是教育的根本
教育之于社会的适应性与超越性
一定社会的教育总要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和生产力发展影响的结果,总体上与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