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宏观经济学之利率思维导图
本思维导图详细总结了宏观经济学中关于利率方面的重点知识,利率的总量分析和结构分析包括利率的决定理论等。
编辑于2021-06-16 07:52:43利率
基础知识
含义
借贷期满所形成的利息额与所贷出的本金额的比率(金融资产到期收益率)
到期收益率
含义:使得未来收益的现值等于今天价格的贴现率
解释为何加息是利空
利率分类
是否由市场决定
官定利率
由政府或中央银行控制的利率
货币政策工具的利率
法定or超额存款准备金的利率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法定存款准备金/存款(强制,商行放入央行)
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是央行支付的利率,给商行的补偿1.62%
超额存款准备金率=超额存款准备金/存款(自主)
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 0.35%
降准,鼓励贷款投放,促进实体经济
广义再贷款利率
再贷款
再贴现
类再贷款:SLF,MLF,TMLF,PSL
存贷款基准利率
存贷款利率:商行在基准利率上自主确定(实际)
存贷款基准利率:央行制定的指导利率
央行利率管制
存贷款基准利率+波动幅度
2013年放开贷款利率波动幅度 2015年放开存款利率波动幅度 利率市场化
市场利率:由市场决定的利率
在利率体系中的地位
基准利率:
名词解释
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性作用的利率
其他金融资产的利率是在基准利率基础标准上形成的,并且随着基准利率的变动而变动
我国基准利率
货币市场
SHIBOR
DR007-利率债为质押的七天回购利率-实践
债券市场
国债
国开债:国开行发行
银行存贷款市场
存款:一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
贷款:
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央行决定
LPR(loan prime rate)
贷款基准利率 2019年更名为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含义:商业银行给最优质客户的贷款利率
发展:2013推出,2019改革
为什么我国有多个基准利率,美国只有一个
传导效率问题
美:联邦基金利率(FFR)变动影响
直接融资:债券,股票的利率
间接融资:银行存贷款利率
中:金融市场分割,货币市场利率传导不到银行存贷款利率
美国基准利率
联邦基金利率FFR:隔夜拆借利率
一般利率=基准利率+BP
是否经过通胀调整
名义利率i:包含通胀(价格)因素的利率,不经过通胀调整
实际利率r:经过通胀率调整,将通胀因素予以剔除的利率
费雪效应:
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预期通胀
贷款期间是否可以变动
固定汇率
浮动利率
当利率水平上升,固定利息的债券价格变化更大,利率风险更高
利率上升,减少长久期资产持有(成长股)
总量分析
利率决定理论
古典利率决定理论
变量:产品市场的储蓄和投资
储蓄(产品供给)与利率的关系:
正相关:S(r)=S.+ar,a>0
含义
储蓄:在收入给定的情况下,没有消费完的部分。
利率(实际):是即期消费的机会成本,是即期不消费(储蓄)的报酬。
投资(产品需求)与利率的关系:
负相关:I(r)=I.-br,a>0
含义
投资:企业对固定资产的投资
利率:企业投资所负担的资本成本
可行
投资回报率>融资成本(利率)
IRR>WACC
投资和储蓄决定均衡利率(产品市场出清)
S=I
供给(C+S)=需求(C+I)
比较静态分析
子主题
凯恩斯利率决定理论
含义:宁愿持有流动性高但不生息的货币M1,也不愿持有有利息但流动性差的债券
出发点:资产选择:收益风险流动性
需求侧
交易性货币需求(交易动机):产生收入(非连续)和支出(连续)的不同步性
预防性货币需求(谨慎动机):产生于支出的不确定性
与利率正相关
投机性货币需求(投机动机):
产生于投机资产在有息债券与无息货币的套利,与利率成反相关。
分析
简单分析:货币债券→债券收益率i→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
复杂:安全利率水准,均衡利率的判断
投资者A 安全利率 2% 市场利率1% 市场利率低于预期,A预期市场利率会上升→债券价格下降→持有货币 债券价格高估,利率水平偏低,持币观望
结论:
供给侧
货币供给与利率无关
货币供给:中央银行完全控制的外生变量
利率:内生变量
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决定均衡名义利率(货币市场出清)
货币没有利息,为什么货币供给的上升会导致利率的下降
比较静态分析
流动性陷阱
含义:当利率水平很低时,货币供给上升不会进一步导致利率水平下降
原因:利率水平很低时,人们预期利率水平没有进一步下跌的空间,即债券需求没有上涨的空间,债券价格也不会上升,即货币供给上升不会再导致债券价格上升,利率也不会下跌。
背景:经济衰退时,利率是顺周期变量
流动性陷阱中的货币需求无穷大指的是凯恩斯理论中的投机性需求
比较古典利率决定理论和凯恩斯利率决定理论
出发角度:产品市场 货币市场
决定利率:实际利率 名义利率
分析方法:流量(I/S) 存量(Md/Ms)
可贷资金理论(新古典)
需求
投资:产品市场
私人
政府:财政赤字
新增货币需求:货币市场 窖藏-反窖藏
窖藏H:货币形式持有的储蓄(新增货币需求,可贷货币需求)
反窖藏DA:可贷资金供给
与利率成负相关
供给
储蓄
新增货币供给(+引进外资)
与利率正相关
供求决定均衡利率(可贷资金市场出清)
不能保证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各自均衡
但能保证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总和均衡
比较静态分析
IS-LM模型
图形
IS-
含义:产品市场均衡I=S,古典利率推导过来
斜率
负,产出收入和利率反相关
来自凯恩斯的想法,凯恩斯认为经济的需求侧是核心(消费,投资,政府购买,进出口)投资和利率成反相关
央行降息→扩张性财政政策
图形分析
图形
线上方的点
线下方的点
AD>AS(I>S)
影响斜率的因素
边际消费倾向
投资对利率的敏感性
影响位置的因素
自主性支出:消费,投资,政府购买(财政政策,扩张,右移)净出口
LM
含义:
货币市场均衡
斜率:正
影响斜率的因素
货币需求对收入的敏感性(稳定)
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性(不稳定)
我国货币政策调控货币量
影响位置的因素:实际货币量,实际货币量上升LM曲线右移
总结:
可以保证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各自均衡
是稳定的一般均衡
决定了收入和产出
总收入=总产出=总支出
产出:GDP,比i更重要-国民财富-居民福利
实际应用
分析工具
经济不景气,下行压力大
Y上升,但是投资结构不同
总结
影响利率的一般因素
古典利率决定理论
影响利率r的因素
S-s(储蓄率)=S/Y 消费倾向PC=C/Y
I
私人投资(逐利)
资本边际效率(投资回报率,利润率)MEC
MEC是全社会加权平均的IRR
政府投资(社会福利最大化)
财政赤字越高,投资规模越大
财政扩张:扩大基建规模
美国 赤字率=赤字/GDP=10.3% 中国 3.2%
储蓄率
图形
经济学逻辑
现实交易
消费倾向
我国储蓄率降低并没有导致利率升高,是因为涉及投资率的问题
储蓄率变动的影响因素
消费观念
人口结构变动,人口老龄化导致储蓄率降低
投资回报率(MEC)
图形
经济学逻辑
现实交易
财政赤字
经济学逻辑
投资(资金需求)上升,利率(资金价格)上升
现实交易
投资规模上升,国债供给上升,国债价格下降,利率上升
凯恩斯利率决定理论
图形
收入和价格水平上升导致利率水平上升
现实交易
二级市场影响货币需求,一级市场影响货币供给
其他
预期通胀率
对于名义利率本身的预期
预期的自我实现机制
如果预期利率会上升,那么利率立刻上升
假设预期两年期利率上升
债券需求下降,债券价格下降,两年期利率上升
债券供给上升(供给方会立刻发债),债券价格下降,两年期利率上升
国外利率水平—固定汇率制
结构分析
风险结构:控制期限
违约风险
国债—国家(中央政府)信用
中央政府的收入:税收,国企利润上缴
政府收益不足以偿还本息怎么办?
常态-西方国家-美,日(全世界杠杆率最高)
续作-借新还旧-央行包销
债务货币化(MMT)
内债-本国货币
1980拉美国家—美元 2009欧元区—欧元 主权债务危机—外债
政局稳定
企业债-企业信用
国有企业
所有权属性
信用评级比民企高,比中央政府低
竞争中性
永煤债违约 AAA 打破国企刚兑的幻觉 恶意逃废债(还得起但是没还)
政府不干预市场竞争
公式
信用风险溢价
流动性风险溢价
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因为违约风险高
信用评级:国内外市场完全分割
国际市场 美元债
全球三大评级机构:标普,穆迪,惠誉
垃圾债:投机级,高收益债券
标普BB及以下(BBB以下)
穆迪Ba及以下(Baa以下)
美国:养老基金,社保基金(险资)不能买垃圾债
fallen angel 企业评级降低,资金抛售,价格下降,利率上升
中国:险资只能买AAA债
国内:分割债市
公司债-交易所-证监会
企业债-银行间市场-发改委
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短融,中票)-银行间市场-人民银行监管
评级符号-标普
评级分布 我国81%AA
原因:评级指标/基准-国内国际风险排序不同
补充:>8%-高收益债券-垃圾债(彩票,赌兑付)
机构投资者
小散,伞形信托
信用风险溢价(信用利差)
=信用(企业)债利益-国债利益
经济周期对信用风险溢价的影响(大β)
经济衰退→风险溢价上升
理论分析
企业本身—财务指标恶化—偿债能力下降—违约风险上升
金融市场—风险偏好下降,对单位违约风险要求的补偿溢价更高
风险溢价上升
现实交易
避险需求,企业债资金流向国债
企业债需求下降,价格下降,利率上升
国债需求增加,价格上升,利率下降(国债有可能被买成负的)
利差扩大
TED利差
含义:三个月期的欧洲美元(LIBOR)-三个月期的美国国库券利率
意义:衡量市场情绪的重要指标
运作:经济衰退,经济危机爆发,银行间市场大量资金涌入国债市场(美),银行间市场利率上升(LIBOR),国库券利率下降,TED利差扩大
流动性风险
企业债变现成本更高
交易佣金-交易商,手续费
买卖价差 bid-ask spread
做市商确定的
买入价bid
卖出价ask
价差越大,变现成本越高,流动性越弱
依据:交易活跃度,交易活跃价差小,不活跃价差大
计量分析:流动性代理指标
市场冲击:市场规模(市场深度market depth)越大,市场冲击越小
税收风险
通货膨胀风险(其他债券相对于Tips而言)
含义:treasury inflation protected securities,(物价)指数联结证券,政府发行
特点:
以实际利率报价的浮动利息债券,以名义利率支付
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通胀率
同周期 国债利率-TIPs利率≈预期通胀
市场交易形成的可靠依据
费雪效应的现实应用
衡量市场的通胀预期
盈亏平衡率 break-even inflation rate
现实交易
预期未来通胀上升,TIPs需求上升,价格上升,TIPs利率下降,国债利率上升
同期限国债收益率和TIps利率之差是否等于预期未来的通货膨胀率?
不是,同期国债利率-TIPs利率=通胀预期+通胀风险溢价
内嵌期权
可赎回
可转换
可卖回
期限结构:控制风险,同种债券
收益率曲线
含义:期限不同的同类债券到期时间和收益率之间的关系(到期收益率
图形
特别:国债收益率曲线(同期限)
债券市场的基准利率:企业债利率=国债利率+BP(风险结构)
期限溢价(term-spread)
含义: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减去三个月期国库券的收益率
应用:预测未来经济走势的重要指标
结论
利差高 乐观 陡峭 预期经济形势变好,预期利率上升,预期长期债的利率上升,需求下降,价格下降,长期债利率上升,陡峭。
利差低 悲观衰退 平坦倒挂
利差倒挂两个月以上,美国一年半以后会出现经济衰退
经济学逻辑
预期未来十年期的利率很高,也就是预期未来的经济形势会很好
体现的金融市场的反映功能
为什么利率是顺周期变量?
理论:经济形势变好
古典 投资增加,利率提高
凯恩斯 收入增加,价格上升,货币需求上升,利率升高
实践
投资回报率
产出和价格
通胀和预期通胀
经验法则
各期限债券收益率同向波动
收益率曲线可能呈现各种形状
长期债券收益率往往高于短期债券(向上倾斜)
期限结构理论
公式推导
定性分析
t=1
买一年期
买两年期,在第一年卖掉—有风险,不知第一年如何波动
t=2
买两年期
买两个一年期,有风险,不知道第二年如何波动
定量分析
预期理论
前提假定:
投资者风险中性(只看收益率,不看风险)
不同期限债券可以完全替代,资金完全流动
内容
长期利率等于预期短期利率的平均值
远期利率等于预期短期利率
远期利率f
含义:连接两个即期利率(零息债券的到期收益率)的盈亏平衡利率
对经验法则的解释
市场分割理论
前提假定:
投资者极度风险厌恶(只看风险)
不同期限债券完全不可以替代,资金完全不流动
短期投资者投短债
长期投资者投长债
在现实中是否有合理之处
商业银行—活期存款—只买短期债,防止流动性风险
寿险公司,养老金—吸收长期资金,久期匹配,规避利率波动风险
内容
长短期利率形成完全分割
远期利率与预期短期利率完全分割
对经验法则的解释
同向波动:市场完全分割,资金完全不流动
各种形状:调整短期和长期的占比
向上倾斜:长期利率高,短期利率低(价格高)—需求高—短期投资者多,收益曲线向上倾斜,符合现实情况
流动性溢价理论
前提假定
投资者风险厌恶
不同期限债券不可以完全替代,资金不完全流动
内容
长期利率等于预期短期利率的平均值加上流动性溢价
远期利率等于预期短期利率的平均值加上流动性溢价
对经验法则的解释
思考:若收益率曲线向上倾斜,是否一定意味着预期未来利率会上升?若收益率曲线向下倾斜,则是否一定意味着预期未来利率会下降?
预期理论:一定
流动性溢价理论:上升不一定,下降一定
利率变动对一国经济的影响
微观
居民的收入分配(消费,储蓄)
预防性储蓄假说(从储蓄的目的出发):利率上升导致消费上升(医疗,养老)
存入固定的钱为了房子教育养老医疗,当利率上升,可支配收入增加,消费增加
利率变动对消费的影响
替代效应-利率上升,消费下降 用回报率更高的储蓄代替消费
收入效应-利率上升,金融性资产利息上升(财政性收入增加),消费上升
理论:替代效应强于收入效应
实践: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消费对利率的敏感性问题
社保体系的完善程度,消费信贷市场发达程度
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投资决策
利率上升,投资减少(财务费用增加)
利率是企业融资的成本
投资对利率的敏感性
政府和国企 不敏感
私人 敏感
宏观
产品市场:总需求和产出,价格
货币市场: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
金融市场:资产价格波动(资产定价公式
外汇市场:国际资金流动,汇率
利率上升,资本流入,本币升值
资本的跨境套利(carry trade)
资产配置效率
没有竞争力的企业留出市场
利率非市场化,政府强制压低存贷款利率,促使资金过度向增长力不强,市场竞争力较弱的国企去配置,不利于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和长期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