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五章:学生与教师
福利来了!教师招聘+粉笔教招课堂笔记+错题总结!本思维导图分享教师招聘考点学生和教师的有关内容,包含学生的特点、权利、义务,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性质等内容,适用于教师招聘考试面试!
编辑于2019-07-06 10:11:18如何准备教师招聘笔试面试?根据粉笔课堂的教师招聘课程,归纳整理了下图笔记,分享给大家!分享的内容是班主任与班级管理,涉及班级与班级管理、班集体的培养、班主任工作、课外活动四个方面。欢迎大家一起来探讨学习!
德育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它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智育、体育、美育等相互联系,彼此渗透,密切协调,对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和学校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本思维导图根据教师招聘+粉笔课堂笔记+错题总结整理,干货满满,赶快收藏学起来吧!
教育学第七章教学的思维导图快收好!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本思维导图是作者根据教育学+粉笔课堂笔记+错题总结整理得来的,喜欢的小伙伴可以点个赞哦!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如何准备教师招聘笔试面试?根据粉笔课堂的教师招聘课程,归纳整理了下图笔记,分享给大家!分享的内容是班主任与班级管理,涉及班级与班级管理、班集体的培养、班主任工作、课外活动四个方面。欢迎大家一起来探讨学习!
德育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它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智育、体育、美育等相互联系,彼此渗透,密切协调,对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和学校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本思维导图根据教师招聘+粉笔课堂笔记+错题总结整理,干货满满,赶快收藏学起来吧!
教育学第七章教学的思维导图快收好!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本思维导图是作者根据教育学+粉笔课堂笔记+错题总结整理得来的,喜欢的小伙伴可以点个赞哦!
第五章 学生与教师
第一节 学生
学生的特点
教育的对象
可塑性、依赖性(重视老师的话)、向师性(向老师学习)
自我教育主体
自觉性(我要学、最基本表现)、独立性(我能学)、创造性(最高级表现)
发展中的人
与成人不同、有巨大潜能、发展的需要
判断
学生是以学习为主的发展中的完整的人(√)
学生的主要权利
受教育权
参加教育教学权
获得经济资助权
获得学业证书权
申诉起诉权
受完法定年限教育权
人身权
身心健康权
人身自由权(搜查、关禁闭)
人格尊严权(体罚、变相体罚、侮辱人格)
隐私权(张榜公布成绩)
生存权
婴儿岛
财产权
著作权
财产所有权
罚钱当班费
没收东西不还
继承权
受赠权
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儿童权利公约》,其核心精神是维护青少年的社会权利主体地位。(常考)——2017江苏
联合国的《儿童权利公约》提出的原则有: 无歧视原则、 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反映核心精神)、 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
学生的义务
遵守法律法规(国家)
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个人)
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学业)
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学校)
第二节 教师
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
非专门化
非职业化
兼职
官师合一、学在官府
以僧为师以吏为师
职业化
全职
中国:私学兴盛时老师专门讲学
西方:智者学派
专门化
师范教育诞生
世界最早:法国(拉萨尔)
中国最早:南洋公学(清末盛宣怀)
张謇创办的通州师范学校(1902年建校)是我国最早独立设置的师范院校之一,从而使南通成为中国师范教育的发祥地之一
教师职业开始向专门化方向发展是出现在封建社会--专职教育人员的出现和学校的出现(2017陕西)
职业化
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
教师职业的性质
教师是履行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基本特征),承担教书育人(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专业建设人才、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教师的职业角色 (传道授业示范管理研友)
传道者(道德、价值观念)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加里宁
教师一方面要贡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绵一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和科学中吸取一切优良的东西,然后再把这些优良的东西贡献给学生——加里宁
授业解惑着(出自《师说》——韩愈)
示范者(对应学生的向师性)
学生“度德而师之”——教师应扮演好示范者
行可以为仪表者
设计组织管理者
朋友(喜怒哀乐)和研究者(研究教材和学生)
心理辅导者
研究者
班集体领导者
最大特点:角色多样化
教师的职业形象
概念
指教师群体或个人在其职业生活中的形象,是其精神风貌和生存状态与行为方式的整体反应
类型
教师的道德形象(基本)
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热爱学生
教师的文化形象(核心)
教师的人格形象——学生亲近或疏远教师的首要因素
教师劳动的特点 (口诀:妇联常主动)
复杂性和创造性
复杂性(多)
目的的全面性、任务的多样性、对象的差异性
创造性
因材施教、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更新、“教育机智”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体现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具有专业智慧是教师专业素质达到成熟水平的标志
走上讲台,我就是课程——创造性(2017河南)
劳动时间的延续性和劳动空间的广延性
长期性(=持效性)和间接性
教师的劳动成果是学生的品德、知识和能力,而非显性的物质财富——间接性
主体性和示范性(两者意义差不多)
手段特殊显示教师的示范性
言传重于身教——示范性
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
教师威信
概述
类型
权力威信(角色威信)
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前提
信服威信
结构
人格威信
教师发挥主导地位的根本
学识威信
对学生进行征服和吸引的基础
情感威信
途径
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师获得威信的基本条件
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
注重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
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
做学生的朋友知己
口诀:朋友(给我)第一印象(很)任(认)性,味(威)道重。
教师的专业素养 (口诀:心理能知道)
道德素养
对待事业: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对待学生:热爱学生
对待集体: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
对待自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知识素养
①普通文化知识(一般性知识)
老师“智如泉涌”——渊博的知识
②学科专业知识(本体知识——核心、基础)
③教育学科知识(条件知识)
④实践性知识
能力素养
①教学认知能力
分析和领会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能力; 分析处理教材的能力; 对学生学习准备型和个性特点的了解和判断的能力。
②教学设计能力
教师事先对课堂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等重要的教学因素进行周密详细的计划和安排的能力。
③教学操作能力
教师在实现教学目标过程中解决具体教学问题的能力,
④教学监控能力
教师为了保证教学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⑤语言表达能力
“茶壶煮饺子,有货倒不出”——老师需具有语言表达能力
⑥组织管理能力
⑦自我反思自我调控
自我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是开展校本研究的基础和前提
⑧教育教学能力
补充
教师专业素质最突出的外在表现是——专业能力
教育能力素养要求教师成为教育方面的“临床专家”,会“分析、诊断、假设、开处方”
心理素养
①高尚的师德②愉悦的情感③良好的人际关系④健康的人格
专业态度
①教育理念②专业情意(专业理想、专业情操、专业性向、专业自我)③职业道德
“为人师表”是专业态度的体现
热爱教育事业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和起点
补充
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外,还要求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2018山西)
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教好功课,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在于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权利
教育教学权(最基本——既是权力又是义务)
科学研究权
进修培训权
①以业余维修②以自学为主③以短期为主
民主管理权(给学校提意见)
指导评价权(对应主体是学生)
获得报酬权
“家有一斗粮,不当孩子王。”这种说法反映了中国传统社会中教师普遍较低的经济地位。——2016四川
义务
遵守法律
完成教学任务
对学生进行爱国法制教育
关爱学生
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
提高业务水平
第三节 师生关系
概述
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过程中人与人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
判断:师生关系是教与学的关系(×)2017蒙古
以教与学为中介形成的特殊的社会关系
师生关系的两种对立观点
教师中心论——赫尔巴特
学生是船,老师是舵手
学生中心论——杜威
学生是太阳,老师是地球
师生关系的基本类型
以年轻一代成长为目标的社会关系
直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教育关系
最基本的关系
以维持和发展教育关系为目标的心理关系
构成道德共同体,各自承担伦理责任和义务的伦理关系
最高关系形式
师生关系的模式
专制型
特点
命令、权威、疏远
学生
屈服、推卸责任、易激怒且不愿合作
教师在或不再学生努力程度不一样
分类
强硬专断
监视少表扬
仁慈专断
表扬,但强调服从
放任型
特点
无序、放任、随意
学生
道德差,学习差
推卸责任,易激怒且没有合作
教师在或不在学生表现都差
民主型
特点
开放、平等、互助
学生
学生学习的质和量都很高
教师在或不在学生表现一样好
情感最好,最有利于学生发展
内容(单选)
教学上的授受关系
人格上的平等关系
现代师生伦理关系的核心要求是:民主平等
社会道德上的相互促进关系
补充
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又是教育成功的条件
作用(简答) 口诀:一生二教最和谐
良好的师生关系(简写为~~)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二教)
~~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最和谐)
~~实现教学相长的催化剂(二教)
~~能够满足学生的多种需要(一生)
影响因素
教师——核心 口诀:学态(对学生态度) 领导(领导方式)人(人格) 智(智慧)
教师对学生的态度
直接的影响
教师的领导方式
民主、专制、放任
教师的智慧
知识渊博是学生亲近老师的重要因素之一
教师的人格因素
研究表明,性格开朗、气质优雅、兴趣广泛的教师最受学生欢迎。
学生
学生的影响师生关系最主要的因素是学生对教师的认识
环境
学校的人际关系环境和课堂的组织环境
例子:“亲其师,信其道”表明教育目标的顺利完成受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的影响(2017福建)
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简答题)
①人际关系:尊师爱生
②社会关系:民主平等
现代师生伦理关系的核心要求
③教育关系:教学相长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④心理关系:心理相容
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途径和方法(简答) 解决师生冲突的关键是教师
教师 (一观二师五学生)
了解和研究学生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提高自身素质
发扬教育民主
要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
要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
要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要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学生
正确认识自己
正确认识老师
环境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确保校园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完整性和纯洁性
加强学风教育,促进良好学风完成,使学生在一个良好的学风氛围下健康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