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病理生理学: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病理生理学中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这一章的知识点掌握得怎样啦?赶紧来看看这张思维导图哦,它把这章内容分成了概念、临床表现和诊断三大块来学习,可以使你对这章的资料一目了然哦,很适合考前突击!
卫生经济学超有用的哦!!!考前突击,一目了然!!!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一、DIC概念
致病因子损伤微血管体系,激活凝血系统,导致凝血活化,全身微血管血栓形成,凝血因子大量消耗并继发性纤溶亢进,引起出血及微循环衰竭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子主题
二、DIC的临床表现
机能代谢变化
出血、休克、器官功能障碍、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1.出血
特点
1.广泛、多个部位出血,不能用原发疾病解释
2.常伴有DIC临床表现:休克、栓塞
3.常规止血药(激活凝血因子)无效————需用肝素抗凝+补充凝血因子、血小板
机制
1.凝血物质的大量消耗
2.继发性纤溶功能亢进
3.血管损伤
2.多器官功能障碍
主要由于微血栓大量形成,微循环障碍,组织细胞缺血缺氧
1.栓塞来源
局部形成或来自他处
2.阻塞后果
阻塞部位—微循环血流阻塞—严重或持久—-坏死性病变—-脏器功能障碍
浅表部位—-多发性黏膜血栓性坏死
深部组织器官栓塞——脏器功能衰竭
3.休克
1.突然发生,难以用原发病解释
2.出血程度与休克病情不相称
3.休克早期就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
4.常规抗休克治疗效果差
1.微血管内大量微血栓,阻塞微循环,引起组织器官灌流不足+回心血量减少
2.DIC引起广泛且严重的出血,使血容量进一步减少
3.DIC时激肽、补体系统的激活—-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舒张—-毛细血管开放——外周阻力下降—-加上组织缺氧+酸中毒可造成微循环淤血—-血管床容量进一步扩大,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加上微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血容量进一步减少
4.DIC血栓及失血—导致缺氧、酸中毒及产生的毒素—-可导致心肌收缩力减弱—心排血量下降—导致休克
5.感染
4.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红细胞及细胞碎片脆性明显增高—-易破裂发生贫血
1.凝血反应早期—-微血栓内广泛的纤维蛋白性血栓形成—-红细胞流过由纤维蛋白丝构成的网孔——常会滞留或挂在纤维蛋白丝上—-加上血流冲击—-红细胞破裂
2.缺氧、酸中毒、内毒素—-引起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脆性增高—-当通过纤维蛋白网时易破碎—-微血管内微血栓形成—-血流通道受阻—-红细胞可通过受损的血管内皮间隙 被挤压出 血管外—-这种机械作用可能会使红细胞变形破碎
三、诊断
消耗性凝血障碍的指标异常
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的指标异常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增多—3P实验阳性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