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第二版精密思维导图之“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针对纷繁复杂的单元内容进行逻辑重构,通过把各个零碎的知识点串成逻辑框架图,轻松帮您赢得期末考试和考研政治公共课或专业课!
编辑于2024-01-22 11:07:11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1844年初)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代背景(客观条件)
1.资本主义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19C上半叶西方社会的基本特点
社会化大生产迅猛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主要国家已经确立统治地位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激化
无产阶级的斗争日益尖锐,无产阶级已经发展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2.无产阶级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开头段P18
1831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充分显示了工人阶级的战斗力
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第二次起义,具有更为鲜明的政治性质
1837年英国宪章运动,锻炼和提高了英国工人阶级的组织性和战斗性
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斗争矛头直指资本主义剥削制度。
结尾段P19、20
二、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来源(客观条件)
开头段P20
1.德国古典哲学(18世纪末19世纪初)
什么是?P20
康德:辩证法被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体系所窒息
黑格尔:历史的辩证法被形而上学的唯心史观所窒息
费尔巴哈:历史观上没有突破唯心史观,抛弃了辩证法
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born in 17世纪中期,完成于19世纪初期)
开头段P22、P23(英国政治经济学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前提)
英国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贡献
初步探讨资本主义经济的运动规律
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
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剩余价值的起源
3.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什么是P24
主要贡献P24
首先,对资本主义制度做了猛烈的批判。
其次,在否定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上,提出建立公平、合理的理想社会方案。
主要缺陷P25
没有发现推动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因
不能真正揭示资本主义的本质
找不到改造现实社会和实现理想社会的现实途径
看不到工人阶级创造历史的作用及其在改造社会中的巨大力量
幻想借助剥削阶级和统治者的帮助来实现他么所设想的理想社会
总结段P26
三、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政治立场和思想的转变(主观条件)
1.马克思的政治立场和思想的转变
1841年博士论文,具有黑格尔哲学的色彩,同时反映力图超越黑格尔哲学的独创精神。
1842~1843年《莱茵报》工作期间,《关于林木盗窃法》《摩泽尔记者的辩护》,初步认识到物质利益在社会生活中的决定性作用,是马克思从唯心主义世界观转向唯物主义世界观、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的起点。
1843年,《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马克思的两个转变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1844年初《德法年鉴》,《论犹太人问题》、《<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完成两个转变
2.恩格斯的政治立场和思想的转变
1839年《伍珀河谷来信》,恩格斯思想独立发展的开始。
1843年《大陆上社会改革的进展》,恩格斯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由此转向了共产主义和唯物主义。
1844年初《德法年鉴》,恩格斯发表《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英国状况》,标志着他的“两个转变”的完成。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对新世界观的探索和唯物史观的基本形成(1844年初~1846.5)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政治经济学和新世界观的初步探索(开始探索并发现旧哲学的问题)
1.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和新世界观的初步探索
背景
在巴黎期间,受恩格斯《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影响,为了搞清楚社会经济关系特别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
(1844.4~8)这一时期的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P32
《手稿》的地位
《手稿》的内容
异化劳动理论
首段P32
异化劳动的具体表现
第一,劳动产品与人相异化
第二,劳动本身与工人相异化
第三,人和人的类本质相异化
第四,人与人相异化
异化劳动理论的意义
政治经济学领域取得重要成果
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基本阶级的相互关系
进一步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财富的变化和生活状况的关系
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
揭示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根本局限
科学社会主义思想
揭示了私有制和异化劳动基础上的阶级对立
论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必然灭亡
2.恩格斯对新世界观的初步探索
(1844.9~1845.3)这一时期的著作《英国工人阶级状况》P35
写作背景P35
内容
恩格斯阐释了物质生产及其发展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
恩格斯揭示了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制度、争取人类解放的历史使命
恩格斯阐明了无产阶的阶级斗争是必然的、合理的
地位P36
二、清算旧哲学影响,为新世界观的形成奠定基础(克服旧哲学)
1.彻底清算青年黑格尔派
(1844.9~11)《神圣家族》P37
首段P37
内容
首先,揭露思辨哲学的秘密,唯物辩证地解决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其次,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史观,揭示了物质生产在社会历史中的决定作用。
再次,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英雄史观,指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重大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的经济思想得到一定的深化
生产关系的思想接近于形成
实现了从否定劳动价值论到肯定劳动价值论的初步转变,为后来剩余价值学说的形成奠定基础。
《神圣家族》对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发展意义重大
为社会主义理论奠定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础
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2.清算费尔巴哈哲学和“新唯物主义”纲领的提出
(1845年春)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P40
《提纲》的意义P40、41
内容
依据科学实践观,从根本上揭露了从前一切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
“实践”即是认识论的重要范畴,更是历史观的重要范畴
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的提出
三、唯物史观的基本形成及其重大意义(建立新哲学)
1.对唯物史观的系统阐述
(1845.秋~1846.5)马恩合著《德意志意识形态》P41
首段P41(偏向意义)
内容
第一,阐明了唯物史观考察历史的出发点(人)
第二,考察了分工及其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第三,揭示了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辩证关系及其矛盾运动
首段P43
形成辩证关系的前提和基础:人进行生产活动的双重关系P43
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辩证关系表现P43
生产力决定交往形式的性质和状况
交往形式对生产力有能动的反作用
辩证关系的意义P44
第四,分析了市民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及其矛盾运动
阐释这一观点存在的前提:通过对生产方式的分析,得出了生产力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以及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辩证运动。但还不能够完整地说明社会历史的发展
第五,表述了社会形态及其更替的基本观点
阐释这一观点存在的前提: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运动规律的揭示
社会形态的含义
社会形态的更替
第六,论证世界历史的思想
从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角度,揭示"世界历史"形成的客观必然性
从交往与分工的相互关系角度,揭示普遍交往和世界历史的客观必然性。
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结果是共产主义和人的解放。
每一个单独的个人的解放的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
2.唯物史基本形成的重大意义
首段P48
哲学意义
政治经济学意义
科社意义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
一、马克思主义重要观点的初次公开阐述
(1847年 )马克思:《哲学的贫困》
背景
1846年,蒲鲁东出版被马克思称为“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法典”的《贫困的哲学》。蒲鲁东反对社会主义者用革命手段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主张在承认现实社会的前提下用温火式的改良来医治资本主义。
为了清楚蒲鲁东主义在工人运动中的消极影响。
内容
1.批判蒲鲁东的价值理论,初步阐述科学的劳动价值论(政治经济学范畴)
首先,马克思指出,蒲鲁东关于交换价值起源的观点是脱离了历史真实的先验性虚构。
其次,着重批判了蒲鲁东价值论的核心“构成价值”说,指出“'构成'价值是经济矛盾体系的基石”。
2.批判蒲鲁东经济学的方法论基础,阐述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基本理论。(哲学范畴)
首先,在批判蒲鲁东政治经济学的哲学基础的过程中丰富了唯物史观基本理论和基本原则。
人类社会的历史从本质上来说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
对“生产关系”作出了科学界定P53
用“社会机体”表达对社会形态的理解P53
其次,马克思在批判蒲鲁东研究经济学的形而上学方法时,阐述了辩证法的核心思想。
3.批判蒲鲁东的小资产阶级改良主义,阐述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改良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政治主张。(科学社会主义范畴)
首先,阐明了阶级斗争的伟大历史作用
其次,进一步阐明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直接目标和最终目标
直接目标:夺取政权
最终目的:消灭阶级对立和阶级压迫
意义
1.(地位)第一部公开阐述马克思主义主要观点的重要文献。
2.(政治经济层面)通过批判蒲鲁东的价值论,肯定并初步改造了李嘉图价值论的合理内容,初步阐释了自己的劳动价值论,为剩余价值理论以及整个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提供了基础。
3.(哲学层面)马克思通过批判蒲鲁东政治经济学方法论中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为创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奠定了方法论的基础。
(科社层面)蕴含了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的萌芽,初步阐明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直接目标和最终目的这一科学社会主义重要思想,这一思想稍后在《共产党宣言》中得到了明确的表述。
二、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探索的初步成果
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创立
四、马克思主义理论在1848年欧洲革命实践中的检验和充实
1847.12《雇佣劳动与资本》P54----进一步揭示了社会经济形态发展的客观规律
(1845.3)马克思《评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P38、39
明确提出关于生产力的理论
初步考察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
自18世纪下半叶起
产业革命
主要特征
是什么
是生产技术和社会生产的革命(19世纪初期)
是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P17
雇佣劳动者即无产者的数量激增
大机器生产方式的发展排挤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个体劳动者
工厂制度还直接带动了工业中心城市的形成
把原来复杂的阶级关系简单化
工业革命造成的后果P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