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药物的性状
这是一篇关于药物的性状的思维导图,主要有外观与臭味、溶解度、熔点和比旋度两个物理常数三个内容,建议收藏。
这是一篇关于药品质量标准术语的思维导图,包含药品的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类别、制剂规格、检验方法和限度等内容。
这是一篇关于药品质量研究的内容与药典概况的思维导图,包括药品质量研究的目的、药品标准、药品标准制定的原则、药品标准的内涵等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药物的性状
内容
主要考察与记载药品的外观、臭、味、溶解度、物理常数以及内在的稳定性特征。
(一)外观与臭味
外观:指药品的外表感观和色泽,包括药物的聚集状态、晶型、色泽以及臭、味等性质。
外观主要是对药品色泽和外表的感官规定; 外观可能会因为生产条件的不同有差异或因环境因素而变化; 臭味是指药品本身固有的气味; 具有味觉的药品,必须加以描述,如味苦、微酸等; 如药品具有引湿性、风化、遇光变色等与储存条件相关的性质,应重点描述,保障药品质量合格
(二) 溶解度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药品的纯度。药品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能用“极易溶解、易溶、溶解、略溶、微溶、极微溶解、几乎不溶或不溶”来描述。
(三)物理常数
(1)、熔点
结晶物质在一定的压力(除另有规定外,均指大气压)下被加热到一定温度,当其固液两态的蒸汽压达到平衡时,从固态转变为液态所对应的温度;自初熔至全溶的温度范围称为溶距(熔程或熔点范围),通常在0.5-1.0℃。
常用方法:毛细管法、DSC、显微熔点仪测定
Ch. P. 2020四部收录三种测熔点的方法
“第一法”:测定易粉碎固体药品(一端熔封)
“第二法”:对于不易粉碎的固体样品(如脂肪/脂肪酸/石蜡/羊毛脂等);(两端开口,吸入熔融样品,冷冻凝固测定)
“第三法”:类似凡士林的物质的测定。
可以根据熔点的变化和熔程长短判断药物的纯度;
可作为药物的鉴别方法。
(2)、比旋度
旋光度:平面偏振光通过含有某些光活性化合物的液体或者溶液时,能引起旋光现象,使偏振光的平面向左旋或者向右旋。
旋转的度数,称旋光度。
比旋度:偏振光透过长1dm并每1ml中含有旋光物质1g的溶液,在一定波长与温度下测得的旋光度称为比旋度。
作用:反映手性药物特性及其纯度的主要指标,用以区别药品、检查纯度或测定制剂的含量。
比旋度的大小与手性化合物的分子立体结构特征相关
(3)吸收系数
在给定的波长、溶剂和温度等条件下,吸光物质在单位浓度、单位液层厚度时的吸收度称为吸收系数。有摩尔吸收系数与百分吸收系数两种。
物质的吸收系数是与该物质的共轭结构相关的物理常数,可用于定性定量分析;
百分吸收系数:当溶液浓度为1%(g/ml),液层厚度(l)为1cm时的吸光度;
用于原料药的质量和制剂的溶出度和含量测定;
低浓度和高浓度的吸光度应在0.3-0.4和0.6-0.8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