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一章 随机事件和概率
这是一篇关于第一章 随机事件和概率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重点内容,第三节 古典概型,第二节 概率及概率公式,第一节 随机事件、事件间的关系与运算。
武忠祥课程学习笔记,参考老师课程讲解的笔记;在期末复习的时候非常好用~适用于考试复习!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马克思主义原理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数据结构
法理学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带你认识马克思主义原理
建筑光学基本知识
考研英语一写作
教育学考研:教育学原理第八章教学内容整理
考研三步翻译技巧
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第一章 随机事件和概率

重点内容
重点
易混淆
特殊随机事件
必然事件Ω包含任何事件且与任何事件独立
不可能事件∅与任何事件既互斥又独立
0概率事件(P(A)=0)与任何事情独立
P(A) = 0 ----> P(AB) ≤ P(A) = 0 ----> P(AB) = 0 (概率的非负性) ----> P(A)P(B) = 0*P(B) = 0 = P(AB) (A与B独立)
1概率事件(P(A)=1)与任何事情独立
注意
0概率事件不一定是不可能事件(概率--/-->事件)
{连续型随机变量取某一点的值}---该事件的概率为0但不是不可能事件
考点
A与B既互斥又独立?(可能)
A被B包含,但A与B独立?(可能)
事件的概率与事件的关系
概率--/-->事件
事件---->概率
积事件的概率≤参与积运算的任一事件的概率
概率越乘越小 各个事件交出来(公共部分)的面积必然小于等于原来任一事件的面积
解题技巧
选项含对立事件,bar一下求其对立事件获得等价条件(助解)
独立事件用事件之交的概率定义
计算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往往将事件之间的"并"或"差"转化成"交"来计算
第二节 概率及概率公式
概率公理
定义
非负性
规范性(归一化)
可列可加性
解决至多可列个事件(某些时候分解的事件不是有限个事件可以表达)的概率
性质
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为0
有限可加性
真差公式及单调性
P(A)≤1
对立事件的概率
条件概率
事件A的发生限制在事件B的范围内
为满足概率的公理化定义: 条件概率空间:S->B 原概率的限制:P(·) -> P(·|B)(规范化) 
规范性
 互斥事件和事件的概率等于各互斥事件概率之和
事件的独立性
A与B两个事件互不影响
A或B的发生相对于对方无影响
1. 独立事件与其对立事件的关系(独立与bar无关系,bar不影响独立性)
 推论:A与B独立,则所有依赖于A的事件与所有依赖于B的事件独立 例子:A与B两种原材料来源都是独立,那么可以理解为Abar为A原材料污染,Bbar为B原材料污染,那么A是否污染与B是否污染无关,或者仅用A制成的产品与仅用B制成的产品是否污染也无关
2. 事件A1,A2,...,An相互独立--->部分事件也是相互独立
推广
三事件独立(需同时满足四个式子)
 若不能同时满足,则不一定三个事件相互独立(两两独立不能推出三个独立) 
n事件独立
独立≠互斥
事件的关系(如互斥)利用样本点定义
事件的关系:包含 相等 互斥 对立(利用样本点定义)
事件的独立性利用概率定义
五大概率公式
加法公式(加奇减偶)
减法公式
真差公式推导可导
乘法公式
用以计算积事件的概率(避免计算组合数)
 需计算组合数的方法:(r 2)/(r+b 2)
推广及应用
一些实际问题中,所给出的概率有时应该理解为条件概率
推广(记忆)
应用
  淘汰赛制:第i轮获胜,则i-1,i-2,...,1轮都获胜
全概率公式
 先化整为0,后聚零为整
定理
 通过划分成不同的互斥子事件来计算事件A的概率
1. 样本空间->互斥子事件(和事件必须是样本空间)
2. 条件概率——各子事件发生的条件下事件A发生的概率
3. 可列可加性——概率相加
步骤
 目的:计算A事件的概率 划分的每个子事件并起来是整个样本空间 各个事件之间互斥
1. 化整为零
事件拆分(不同条件)——分类讨论
2. 聚零为整
计算在各子事件发生的条件下,事件A发生的概率并求和
贝叶斯公式
乘法公式(分子)
全概率公式(分母)
注意分子
 P(C|A) :待求----->P(AC) = P(A|C)P(C)
靶纸判断  
在A发生的条件下,每个Bi发生的条件概率(由果溯因)
已发生事件->导致事件发生各个因素的可能性
先验概率
以往的经验得到的概率
后验概率
经随机试验后,由结果对先验概率的修正
修正方法:贝叶斯公式
区别
 全概率公式(由因得果)——知道导致某事件发生的各个子事件的概率,求该事件在子事件发生时发生的概率再求和 贝叶斯公式(由果溯因)——知道某事件发生的概率,求导致其发生的各个子事件的概率
第三节 古典概型
古典概型
有限等可能事件的计算 有限:样本空间有限->样本点有限个 等可能:每个样本点发生的可能性相等
如何计算?
有利场合数/总点数
工具
排列组合公式
排列:从给定个数的元素中取出指定个数的元素进行排序 组合:从给定个数的元素中仅仅取出指定个数的元素,不考虑排序
乘法原理
做一件事要经过n步,每步有XX种方法 
加法原理
做一件事有多种方法 
几何概型
测度之比
第一节 随机事件、事件间的关系与运算
随机试验E
对随机现象的观测
可重复性、可知性(所有结果)、不可预知性(出现的结果)
随机事件
样本空间
样本点e,w
随机试验的每个可能的结果(元素)
样本空间Ω
随机试验的所有可能的结果组成的集合(全集)
数、属性、数组、一系列结果
一次随机试验
根据对随机试验的描述而判断
连续抛掷硬币三次,观察其正反面——三次抛掷硬币得到的结果看成一次随机试验
随机事件A
样本空间的子集
事件发生
试验结果∈A<=>事件A发生
属于该事件的样本点发生->该事件发生
基本事件{e}
试验的每一个可能结果(只含有单样本点的集合)
复合事件
由基本事件构成的事件
特殊的随机事件
必然事件Ω
全集
不可能事件∅
空集
事件的关系及运算
定义、称呼、记号、集合、图
事件的关系
包含、相等、互斥(互不相容)、对立
事件的运算
交、并、差(A与B之差)
事件的运算规律
交换律
结合律(同运算)
分配律
对∩、∪对称
对偶律
运算规律
∩->∪;∪->∩;包含->被包含
bar号里面事件bar一下;不改变原来的运算顺序(加括号)
处理技巧
bar号里面的差运算需先转换为积运算(A-B=ABbar)
翻译工作
将事件用数学符号表示
用文字叙述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