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学派创始人,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综合性)
学说核心:“仁”--最高道德准则,仁者爱人;“礼”
教育对象:有教无类--教育起点公平,古代朴素教育平等思想(仍以阶级分层为基础
教育作用:社会作用:庶、富、教。--人口、财富和教育是立国的三个要素--最早论述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个体作用:“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教育内容:整理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奠定儒家教育内容的基础;道德教育居于首要地位;“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偏重社会人事、文事,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
教学原则与方法
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
因材施教:“闻斯行诸”---“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首选因材施教次选量力性
学、思、行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并重,学以致用(四分法——学、思、习、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