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五章 意识和注意
这是一个关于第五章 意识和注意的思维导图,意识是一种高级心理功能, 对身心系统起统合、管理和调控的作用。
这是一个关于完美主义的思维导图,追求完美是永无止境的,因为百分之一的机会犯错误会导致百分之百的伤害我们的客户。
这是一个关于人格--普通心理学的思维导图,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行为的特有模式。人格决定了一个人的认知风格。
这是一个关于心理学 第三章的思维导图,描述了情绪、情感和意志等基本知识点。帮助大家理解记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意识和注意
概念
定义
心理状态
心理内容
行为水平
理解
意识是一种觉知
观察者可以觉察到某种现象或事物
意识是一种高级心理功能
意识对身心系统起统合、管理和调控的作用
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
意识可以分为不同层次和水平,从无意识到意识,是一个连续体
无意识
无意识行为
对刺激的无意识
盲视
意识的特点
局限性
许多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事物或刺激,人意识不到
能动性
生物节律
下丘脑的视交叉上核→松果腺→褪黑激素
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
睡眠
各阶段的EEG模式
清醒:β波(频率高,波幅小)
困倦:α波(频率更低)
睡眠:δ波(频率低,波幅大)
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
第一阶段:浅睡状态
第二阶段:会出现“睡眠锭”(一种频率高,波幅大的)
第三阶段:频率继续变低,波幅继续变大
第四阶段:深度睡眠阶段:更大更慢的δ波
慢波睡眠
一个周期90分钟
快速眼动睡眠(REM)
一生
一夜
功能
功能恢复理论
生态学理论
子主题
失眠
出现α波
梦
解释
精神分析观点
被压抑的潜意识的冲动或愿望
生理学观点
认知系统对神经系统产生的一些随机活动的解释并赋予一定意义
认知观点
可以对存储的知识进行检索、排序、整合、巩固
特性
霍布森
不协调性
不连续性(奇异梦境的主要特性)
不确定性
瑞滕浩斯
有一定的转换规则
催眠
条件
经常做白日梦
想象力丰富
容易沉浸眼前或想像中的场景
依赖性强
对催眠作用深信不疑
社会认知或角色扮演的观点
被催眠者只是扮演了一个特殊的社会角色
意识功能分离的观点
认为人意识有执行和监督两种基本功能
催眠使两者联系断开,监督不起作用
白日梦
精神活性药物
注意的一般概述
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点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特点
指向性
集中性
注意与意识
注意不等同与意识,比意识更主动更易于控制
注意和意识密不可分,对于注意指向的内容,意识更清晰,紧张
注意的外部表现
内外不是一一对应
对信息进行选择(基本功能)
保证人对事物的清晰认识
更准确的反应和进行更可控有序的行为
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完成各种智力操作的重要心理条件
分类
选择性注意
负启动效应
持续性注意
警戒作业
区分
注意动摇
注意分散(持续性注意的对立面)
分配性注意
双作业操作
前提(同时进行几种活动的熟练程度或自动化程度
注意的认知-神经机制
理论
选择
过滤器理论
布罗德本特
衰减理论
特瑞斯曼
鸡尾酒会效应
后期选择理论
多阶段选择理论
约翰斯顿
分配
认知资源理论
双加工理论
自动化加工
受意识的理论
神经机制
朝向反射
新异刺激
脑干网状结构
维持大脑一般性活动水平,保证大脑有效加工特定的信号
边缘系统
前扣带回
大脑皮层
背外侧前额叶
顶下皮层
颞上皮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