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外教育史文艺复兴篇
中外教育史纲,教育学,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 人本主义、古典主义、世俗性、宗教性、贵族性。
从形式化教育向制度化教育转变是教育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它标志着教育系统从一种较为松散、非标准化的形态,逐渐转变为一个更为规范、统一和标准化的体系。
王守仁与颜元的教育思想在中外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学习中外教育史的大学生们可以看过来。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原理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数据结构
法理学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带你认识马克思主义原理
建筑光学基本知识
考研英语一写作
考研复习知识点之史纲思维导图。
教育学考研:教育学原理第八章教学内容整理
文艺复兴
人文主义教育发展历程
前期: 1.弗吉里奥(最早阐述人文主义教育思想) 2.维多利诺(1423年创办“快乐之家”) 3.伊拉斯谟(荷兰,《愚人颂》) 4.莫尔(英国最著名人文主义者,《乌托邦》)
后期:1.卡斯底格朗(意大利,《宫廷人物》) 2.拉伯雷、拉谟斯、蒙田(法国) 3.培根(英国,归纳法的提出者)
代表人物(文学三杰)
前三杰: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
后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
人文主义特征
1.歌颂赞扬人的价值和尊严 2.宣扬人的思想解放和个性自由 3.肯定现实生活的价值和尘世的享乐 4.提倡学术尊崇理性
教育表现
目的:培养性格完善,身体强健,朝气蓬勃,勇于进取的一代新人 对象:通过开办新式学校,扩大了教育的范围,打破了只有封建地主和教会僧侣子弟才享受教育的局面 内容:增加了多方面的内容,扩大了学科范围 原则与方法:遵循儿童的兴趣与个体差异,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儿童学习的主动性
人文主义教育主要观点
1.注重儿童身心的和谐发展 2.重视人文学科的教学 3.尊重儿童人格,重视儿童个性及学习兴趣 4.注重教学中思想情感的陶冶 5.重视教师的作用
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
人本主义、古典主义、世俗性、宗教性、贵族性
宗教改革(始于徳)
地位:是文艺复兴运动在宗教领域方面的延续
新教
派别
1.路德派:主张因信称义 主张众信徒皆为教士 提倡新的善功和天职观念 主张政教分离 《圣经》是唯一权威 2.加尔文派:主张因信称义 强调宗教在生活中的地位 主张政教合一 3.英国的国教派:自上而下的改革(双轨学制)
教育主张与实施
1.重视面向广大民众的初等教育 2.重视“4R”以及人文学科的学习(“4R”=读,写,算,宗教) 3.以儿童自然发展为根基变革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