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微观经济学
第一章内容,大致的概括,微观经济学 (microeconomics) 研究的是经济社会中经济个体的经济行为,这里的 经济个体包括单个的消费者、单个的企业和单个的要素所有者等。这些经济个体或经济 单位又通过市场产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微观经济学主要阐述经济社会中 的这些经济个体根据什么和怎样做出经济决策;消费者怎样做出购买产品和劳务的决策; 企业针对消费者需求与收益和成本的比较关系怎样做出生产的决策;工人怎样决定劳动 流向与劳动流量等等。本章作为导论部分主要就微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做出介绍。
编辑于2024-06-25 08:37:36人格心理学,关于梦的解析,梦为无意识冲突的表达提供了一个安全、健康的出口。但是,在研究者能够对弗洛伊德理论的这个方面进行考察之前,不得不等待研究技术的成熟。
人格心理学的第三章内容,设计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根据弗洛伊德理论,在健康的人格中,自我学控着本我冲动和超我的命令。为达到这个目的,自我通常使用防御机制。这包括压抑,即把创伤信息排除于意识之外,以及升华、替代、反向作用、阴抗、理智化和投射等。除升华外,自我在运用防御机制的时候都要付出代价。
人格心理学的第一章内容 关于人格的定义,与分类,(1)人格心理学在人群中所受到的关注是不同的。关于人格,尚没有一个 公认的概念,在本书中,我们把,人格定义 为稳定的行为方式和起源于 个体的内部过程。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人格心理学,关于梦的解析,梦为无意识冲突的表达提供了一个安全、健康的出口。但是,在研究者能够对弗洛伊德理论的这个方面进行考察之前,不得不等待研究技术的成熟。
人格心理学的第三章内容,设计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根据弗洛伊德理论,在健康的人格中,自我学控着本我冲动和超我的命令。为达到这个目的,自我通常使用防御机制。这包括压抑,即把创伤信息排除于意识之外,以及升华、替代、反向作用、阴抗、理智化和投射等。除升华外,自我在运用防御机制的时候都要付出代价。
人格心理学的第一章内容 关于人格的定义,与分类,(1)人格心理学在人群中所受到的关注是不同的。关于人格,尚没有一个 公认的概念,在本书中,我们把,人格定义 为稳定的行为方式和起源于 个体的内部过程。
第一章
第三节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 个量研究方法
个量研究即是个体的研究方法,它主要以单个经济主体的活动为着眼点和研究对象, 在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来研究个体的经济行为和经济活动,其特点是把一些复杂的外在因素排除掉,从而突出个体经济主体运行的状况和特征。
这种研究方法在具体的使用中,主要分析单个企业要素的投入量、产出量、成本和利润的决定及单个企业的效资源配置、单个居民户的收入合理使用,以及由此引起的单个市场中商品供给和需求 的决定、个别市场的均衡等问题。
这种研究方法的使用往往将某一个体的具体情况和局部特征表现得非常清楚,但其 局限性也是明显的,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是只看树木不见森林,难以注意到宏观经济问 题对个量关系或个体经济行为的影响;二是这种方法既得的结果常常是有条件的。这种 研究方法是在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排除了一些外部经济因素来研究个体经济问 题,然而在实际的经济生活中, 一些外部因素却常常是事物发展的重要条件,有时这些 外部因素还可能会成为影响经济运行的主要因素。
2. 实证分析方法和规范分析方法
(1)实证分析 (positive analysis) 方法。实证分析方法研究经济现象是什么,即是 对客观事物的状况,以及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的真实性陈述。
(2)规范分析 (normative analysis) 方法。这一方法的哲学基础始于库恩的规范理 论,它们强调科学及其发展是与价值观密切相关的,在科学研究中不可能没有价值观, 在西方经济学中,福利经济学和政策理论往往属于规范。
3. 均衡分析方法
经济均衡是指经济体系中各种力量处于平衡时的状态。均衡分析方法 (equilibrium analysis) 就是研究各种经济变量如何趋于平衡的方法。马歇尔在其《经济学原理》中曾 经借用机械力学的研究方法来说明经济的均衡,通过作用和反作用的力量来说明均衡、 均衡的形成及其变化。因此,均衡研究的方法主要研究的是各种经济力量达到均衡所需 要的条件和均衡实现稳定的条件。均衡分析方法通常有两种,即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1)局部均衡分析。局部均衡分析是将经济事件分为若干部分,将某些部分存而不 论,而集中考察其中的某一部分。有人将这种研究方法称为孤立市场研究,即先对部分 进行研究,然后将部分综合起来得到总体情况。
(2)一般均衡分析法。 一般均衡分析法则侧重于借助各种经济因素间的相互依存 关系来分析整个经济体系的均衡,19世纪末由瓦尔拉斯 (Leon Walras)提出该方法, 重视不同市场中各种商品和要素的产量和价格的相互关系。如果资源供给状况、消费 者偏好、技术函数已知, 一般均衡理论便能从数学上证明要素和商品价格自行调节以 达到彼此相互适应的水平,即均衡状态。
4. 边际分析方法与增量分析方法
边际分析方法与增量分析方法基本上是一回事。边际分析方法就是运用导数和微分 方法研究经济运行中微增量的变化,用以分析各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变化过程的 一种方法。这种分析方法广泛运用于经济行为和经济变量的分析过程,如对效用、成本、 产量、收益、利润、消费、储蓄、投资、要素效率等的分析多有边际概念。
5. 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1)静态分析方法 (static analysis)。静态分析方法是抽象出时间因素和变化过程 而静止地分析问题的方法,其主要致力于说明什么是均衡状态和均衡状态所要达到的条 件,而不管达到均衡的过程和取得均衡所需要的时间。当已知条件发生变化后,均衡状 态会由一种状态转化到另一种状态。
(2)比较静态分析方法 (comparative static analysis)。如果只着眼于前后两个均衡 状态的比较,而不考虑从一个均衡点的移动过程和经济变化中的时间延滞,该方法则被 称为比较静态分析方法。
(3)动态分析方法(dynamic analysis)。动态分析方法是对经济体系变化运动的数 量进行研究,它通过引进时间的因素来分析经济事件从前到后的变化和调整过程。由此 可以看出,按照是否考虑经济数量在时间上的变化而把研究方法区分为静态分析和动态 分析。
6.数理模型分析方法
数理模型分析方法是指在经济分析过程中,运用数学符号和数字算式的推导来研究 和表示经济过程和现象的研究方法。数理方法的引入的确为经济学的方法增添了新的内 容,这种分析方法可以使经济过程和经济现象研究的表述更简洁清晰,其推理更加直观 方便和精确,使经济学的理论框架更加条理化、逻辑化和明了化。该模型的变量包括:
内生变量 (endogenous variable), 即在模型之内解决的变量;外生变量 (exogenous variable), 即在模型之外解决的变量。模型建立的步骤包括:第一,选择变量;第二, 估算参数;第三,验证与分析;第四,预测。
微观经济学概述
微观经济学 (microeconomics) 研究的是经济社会中经济个体的经济行为,这里的 经济个体包括单个的消费者、单个的企业和单个的要素所有者等。这些经济个体或经济 单位又通过市场产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微观经济学主要阐述经济社会中 的这些经济个体根据什么和怎样做出经济决策;消费者怎样做出购买产品和劳务的决策; 企业针对消费者需求与收益和成本的比较关系怎样做出生产的决策;工人怎样决定劳动 流向与劳动流量;等等。本章作为导论部分主要就微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做出介绍。
第一节 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1.稀缺性与经济学
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分配于不同的用途,以满足经济主体多样化需求的 科学。
稀缺性 (scarcity), 又称稀少性,在经济学中特指相对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而言, 经济物品或者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等的相对有限性,即人类拥有无穷的欲望,但 只拥有有限的资源。有限资源永远无法满足人类无限的欲望。其有限性促使竞争及选择 的出现,有时候还扩张到能带来收益的社会资源。
经济资源具有稀缺性质,由于其稀缺 性,人们要在经济资源的各个用途之间进行选择,这就产生了如何合理地配置和充分利 用稀缺性的资源来满足人类的需要的问题。
经济学就是研究如何将稀缺性的资源有效地 配置于相互竞争的用途之中,以使人类欲望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的一门学问。
相关链接1-1 人生离不开选择
关于做出决策的第一课可以归纳为一句谚语:“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为了得到喜 爱的一件东西,人们通常不得不放弃另一件喜爱的东西。做出决策要求人们在一个目标 与另一个目标之间有所取舍。
当人们组成社会时,他们面临各种不同的交替关系。典型的交替关系存在于“大炮 与黄油”之间。当我们把更多的钱用于国防以保卫我们的海岸免受外国入侵(大炮)时, 我们能用于提高国内生活水平的个人物品的消费(黄油)就少了。在现代社会里,同样 重要的是清洁的环境和高收入水平之间的交替关系。要求企业减少污染的法律增加了生 产物品与劳务的成本。高成本使这些企业赚的利润少了,支付的工资低了,收取的价格高了,或者是这三种结果的某种结合。因此,尽管污染管制给予我们的好处是更清洁的 环境,以及由此带来的健康水平的提高,但其代价是企业所有者、工人和消费者收入的减少。
社会面临的另一种交替关系是效率与平等之间的交替。
效率是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多东西;平等是指这些资源的成果公平地分配给社会成员。
换句话说,效率 是指经济蛋糕的大小,而平等是指如何分割这块蛋糕。在设计政府政策的时候,这两个 目标往往是不一致的。
例如,我们考虑的目的在于实现更平等地分配经济福利的政策。 某些政策,如福利制度或失业保障,是要帮助那些最需要帮助的社会成员。某些政策, 如个人所得税,是要求经济上成功的人士对政府的支持比其他人更多。虽然这些政策对 实现更大平等有好处,但它以降低效率为代价。当政府把富人的收入再分配给穷人时, 就减少了对辛勤工作的奖励;结果,人们工作少了,生产的物品与劳务也少了。换句话 说,当政府想要把经济蛋糕切为更均等的小块时,这块蛋糕也就变小了。
2. 资源配置
资源配置 (resource allocation) 与资源利用是经济学研究的两个永恒主题。
资源配置是指把稀缺性的资源配置到相互竞争的各种用途上。
资源配置主要解决三个问题,即 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
资源配置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因为资源配置是社会 再生产始终面临的问题,资源配置的效率决定了生产的效率,人类生产活动必须面对资 源的稀缺性,对资源做出选择,必须回答资源配置的方式和方法
3. 经济学的假设
(1)理性经济人假设。理性经济人是指个人在一定约束条件下实现自己的效用最大 化。理性经济人假设是指经济活动中的任何个体和组织都是以利己为动机,总是力图以 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逐和获取自身最大的经济利益。
●专栏1-1 经济人假设及其修正
“经济人”一词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Pareto) 率先提出并引进经济学的,但人们总是将经 济人假设的创立与亚当·斯密的名字联系在一起。原因在于,他在《国富论》中把人本性恶作为经济 学的前提假设,把个人利己主义的利益追求当做人类经济行为的基本动机。斯密之后,约翰·穆勒依 据西尼尔提出的个人经济利益最大化公理,对斯密关于人类行为的看法进行了形式化处理,从人类行 为的各种动机中抽象出经济动机——财富最大化动机,莫定了经济人假设的第一块基石——自利原则,并提炼出经济人假设的基本内涵:经济人就是会计算、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的人。
马歇尔(A. Marshall) 等新古典经济学家则承接了边沁 (Jeremy @Bentham) 关于“幸福与痛苦”的功利主义道德哲 学,同时引进了实证主义的“行为”概念,确立了经济人假设的第二块基石——极大化原则,并将经 济人假设归纳为约束条件下的求极值问题。
经济人假设的标准理解是:在理想的情况下,人们具有完全有序的偏好、完备的信息和无懈可击 的计算能力,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会选择能比其他行为更好地满足其偏好的行为。其中自利原则 和理性行为原则是核心。简而言之,经济人就是自身利益或效用的最大化者,对自利最大化的任何偏 离都是非理性的。
经济人从其诞生的那一天起,众多经济学家对其进行一系列的证伪或批判。这些争论导致了经济 学对理性经济人的内涵和外延的扩大和修缮,充实了理性经济人的内容。
1.经济人的利益不仅仅是经济利益
针对经典经济人的完全利己主义,20世纪20年代起,行为科学家分别提出了实利人、社会人、成 就人和复杂人等人性假设,提出人性是复杂多变的,不仅仅要追求经济利益,还明确地包括尊严、名 誉、社会地位等不能用纯经济尺度来衡量的“利益”。
也就是说,经济人使其自身最大化的效用涵盖 个人所能追求的任何目标。依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为获得一种无形资产或满足自己更高层次的 需要,人类的最终利己目的则可以表现出利他主义的行为,西蒙指出, “这种利他实际上意味着明智 的利己”。这些努力力图使“经济人”这种抽象的人更接近于“真实的人”。
2.经济人并不总是追求最大化
莱宾斯坦提出X 效率理论,认为个人的努力或行为不是一个常量,而是与压力有关。通常的情况 是:由于动力也可能是压力的不足,人们只是把一部分精力用于做出合理决策所必需的信息上,而让 决策同时也依赖于习俗、惯例和道德规范方面,因而经济人并不总是努力追求最大化。
3. 不完全信息和正交易费用条件下经济人的理性是有限的
传统“经济人”提出的完全理性假设包括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需要具备完全信息和完全计算能 力等内容。这就是说,经济人具有追求最大化的意图,也具有追求最大化的能力。然而日常的观察 和精心设计的实验表明,现实生活中人的经济行为与完全理性的人的假设是有差异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针对此提出了有限理性的概念。从而为经济学研究,特别是微观经济行为研究开辟 了一片崭新的领域。由于存在有限理性,即有限的信息能力和计算能力,加上偏好的不确定性,经 济人在进行决策时很可能无法使用或放弃最大化的决策方式,而采用类似于大拇指原则的一些简单 的决策方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一个满意的解并非最优解。即便是经济人可以追求最大化的结果, 也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选择局部最优。
4.经济人存在机会主义倾向
经典经济人暗含着这样一个假定,即每一个经济人都具有完全的制度知识,他们完全了解在资源 稀缺性和未来不确定性约束下的相互竞争的自利行为所必须遵守的规则,由于人具有完全理性,制度 也就不重要了。
为此,制度经济学对经典经济人做了两个方面的修正: 一是承袭人的有限理性假定, 二是机会主义行为倾向的假定,即经济人具有随机应变,投机取巧,为自己谋取更大私利的行为倾向。
威廉姆森认为,经济人的自利行为常常会走到机会主义上去,也就是说,经济人都自利,不但自利, 只要能够利己,就不惜去损人。他会借助于不正当的手段谋取利益,其动机强烈而复杂。人的这种行 为倾向是人类社会多种制度产生的一个重要来源,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约束机会主义行为倾向。显 然,机会主义的倾向的假设实际上是对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假设的补充,使其更加接近现实。
5.经济人的理性受所在社会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新制度经济学的另一代表人物——诺斯,
为了解释制度的稳定与变迁,考察了人的认知过程,对 经典经济人的理性进行批判,认为人的学习对人的决策产生重大影响,人的学习不仅仅是个人在其一 生中的经验产品,而且还包括那些沉淀于文化中的经验积累。
积累起来的经验知识存量又被置入人的 学习,并成为路径依赖,即过去对现在和未来产生巨大的影响。
也就是说,生活在特定社会中的人总 是受到所在社会的历史文化传统、宗教信仰、政治观点的影响,而人在决策中会不知不觉地受到这些 因素的影响,从而产生偏见。在这种情况下,人很难成为新古典意义的理性经济人。在诺斯的论证中, 似乎把历史文化传统、宗教信仰、政治观点等因素包括进去以后,人的行为就变得非理性了。
但是, 诺斯仍然认为人的理性是有限的,因此,他关于经济人的认识可以说没有超出经典经济人的窠白。
6.经济人的理性受他人行为的制约
传统的理性经济人忽略了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对人的选择的影响。
具体地说,人的行为的一个基本表现就是每一个人的行为都会影响他人,同时也必然会受到其他人行为的影响。 其他人行为策略的变化无疑会影响其自身实现最大化的方式,进而改变效用最大化值,加大或减小 实现最大化的难度。因而个人效用最大化的过程,绝不可能不受外界的影响。特别是在现代社会经 济条件下,人们的行为相互依赖程度加大,利益关系更加复杂,不同利益主体的决策的相关程度更 加明显。这样,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对自己行为的选择必须以他对局中人将如何反应的判断为基础。 正是由于人与人之间行为的相关性,每个人的收益和效用不仅同他自己的行为和付出有关,而且在 很大程度上要受制于他人。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单位经济活动空间中的利益主体个数越多,相互依 赖和相互影响的程度越大,越适用于相关理性的描述。从对经济行为主体的具体描述来说,在人口 众多的环境里,人均占有财富少,单位生产效率低时,理性的行为不是追求效用最大化而是追求最 低的必须要求(特别是生活要求)的满足。这时个人自主选择的能力越小,相互依赖性就越突出, 相关理性的特征就表现得更突出。
(2)信息完全假设。市场交易双方对交易的内容、商品的质量、衡量标准有完全充 分和对称的假设。
4.基本的经济学模型
(1)产权与交换动机。产权的界定是市场交易的前提,只有存在明确的产权界定, 交易才有可能产生。
(2)私人利益。私人利益得到确认,交易规模才能发展起来。
(3)市场机制。市场机制通过价格协调各种经济利益主体的行为,为经济主体提供 信息和激励,最终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
第二节微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微观”是希腊文“μkpo” 的意译,原意是“小”。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中单个 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的经济学说。微观经济 学,亦称市场经济学或价格理论,其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微观经济学的一个中心思想 是自由交换往往使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在这种情况下,资源配置被认为是帕累托有 效的。其基本问题包括以下几方面。
1. 研究对象
微观经济学主要以单个经济单位(单个的生产者、单个的消费者、单个市场的经济 活动)作为研究对象,
分析单个生产者如何将有限的资源分配在各种商品的生产上以取 得最大的利润;
单个消费者如何将有限的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消费上以获得最大的满 足。
同时,微观经济学还分析单个生产者的产量、成本、使用的生产要素数量和利润如 何确定;生产要素供应者的收入如何决定;单个商品的效用、供给量、需求量和价格如 何确定;等等。
2. 研究内容
微观经济学关心社会中的个人和各组织之间的交换过程,它研究的基本问题是资源 配置的决定,其基本理论就是通过供求来决定相对价格的理论。所以微观经济学的主要 范围包括消费者需求、厂商进行的供给和收入分配。
(1)均衡价格理论。该理论研究影响需求的各种因素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在需求 和供给两方面的力量变化对比中,市场最终走向暂时的均衡状态,此时,需求量等于供 给量的市场价格,也就是均衡价格。均衡价格决定理论及弹性理论。
(2)效用理论与消费者行为。该理论主要研究效用、总效用与边际效用、边际效用 与总效用的关系、边际效用分析与效用最大化的条件、消费者剩余、消费者行为与需求 定理的关系。
(3)生产者行为理论。该理论研究生产者如何把有限的资源用于各种商品的生产上 而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这一部分内容包括成本与收益理论和厂商理论。
(4)市场结构理论。该理论把市场结构分为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完全 垄断四种市场结构,研究每一种市场结构的厂商均衡条件及资源配置的效率状态。
(5)福利经济理论。该理论包括福利经济学的基础理论、福利经济学基本定理、公 平 (equity) 与效率 (efficiency) 、 帕累托最优及其条件、市场结构与帕累托最优。
(6)博弈论与厂商策略。该理论主要研究博弈论的基本问题、纳什均衡、子博弈 精炼纳什均衡、重复博弈及厂商策略。
(7)不确定性、信息和市场失灵。该理论主要研究:不确定性不完全信息、不确定 性与期望效用、风险与保险、信息与信息成本、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委托代理问题、 激励机制设计;市场失灵,外部性、外部成本与外部收益、公共产品;政府失灵与公共 选择,公共决策、官僚制度、政府失灵;寻租理论、微观规制理论。
3. 基本假设
微观经济学认为,自由交换往往使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在这种情况下,资源配 置被认为是帕累托有效的。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如下:
(1)经济人假设。在经济活动中,经济主体所追求的唯一目标是自身经济利益的最 大化,消费者追求的是最大限度的自身满足,生产者追求的是最大限度的自身利润。生 产要素所有者追求的是最大限度的自身报酬。经济主体所有行为都是理性的和有意识的, 不存在经验型的或者随机型的决策。
(2)资源充分利用。微观经济学是在假定资源能充分利用的前提下,研究资源的合 理配置问题。
(3)产权明确。在完全的市场经济中, 一切市场行为都必须以明确的产权为前提, 不同的产权形式会带来资源配置的不同效率。
(4)完全信息。经济活动的当事人都有充分的和相同的信息,而且获取信息不需要 任何成本。
(5)厂商都是以利润最大化为唯一目标的整体。利润最大化是厂商的唯一目标。
第四节微观经济学的演化及其新进展
(一)微观经济学的演化过程
微观经济学的历史渊源可追溯到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和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 《经济学原理》。20世纪30年代以后,英国的罗宾逊和美国的张伯伦在马歇尔的均衡 价格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厂商均衡理论,这标志着微观经济学体系的最终确立。
微观经济学的发展,迄今为止大体上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17世纪中期到19 世纪中期,是早期微观经济学时期,或者说是微观经济学的萌芽时期。第二阶段:19世 纪晚期到20世纪中期,是新古典经济学时期,也是微观经济学的奠基时期。第三阶段: 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是微观经济学的完成时期,也是微观经济学的建立体系时期。 第四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是微观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扩充和演变时期。 第五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是微观经济学的深化时期。
(1)第一阶段:微观经济学的萌芽时期。微观经济学的发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7世 纪价值论的研究初期。不少的经济学家,很早就在研究整个资本主义经济活动的同时, 把个别商品价值的形成和决定、个别市场价格的决定和变动,以及工资、利润和地租的 数量关系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这一时期西方经济学在对资本主义经济活动做宏观考察 的同时,也做了微观的探讨。但是,在西方经济学的初创时期,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是 经常混合在一起的,二者没有明确的界限。
(2)第二阶段:微观经济学的奠基时期。19世纪初期到20世纪中期,资本主义自 由竞争向垄断过渡,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如何从微观角度研究企业 行为、企业成本的降低、消费者需求等问题成为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现实问题,这些问 题为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奠定了客观基础。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期,边际主义学派兴 起,提出边际效用价值理论,为微观经济学的兴起奠定了基础。1838~1947 年,是经济 学向数学借用武器的一个历史发展阶段,借用的基本武器是微积分,尤其是偏导数、全 微分和拉格朗日乘数法。边际分析法是这一时期产生的一种经济分析方法,同时形成了 经济学的边际效用学派。这一阶段微观经济学研究取得的成就可概括为三个方面:形成 和发展了一套完整的微观经济活动者行为理论;提出了一般经济均衡问题,建立了一般 经济均衡的理论框架;创立了当今的消费者理论、生产者理论、垄断竞争理论及一般经 济均衡理论的数学基础。这些研究初步奠定了微观经济学的基础。
(3)第三阶段:微观经济学的建立体系时期。20世纪晚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以厂商理论为主体形成了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20世纪30年代以后,英国的罗宾逊和 美国的张伯伦在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厂商均衡理论。罗宾逊的“垄 断竞争理论”、张伯伦的“不完全竞争理论”、无差异曲线的应用对需求理论的修正、 一般均衡分析对局部均衡分析的补充及福利经济学的建立,标志着现代微观经济学体系 的最终确立。它的体系主要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经济学、生产力经济学、厂商均衡 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等。总体来看,从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厂商理论日益充实和发 展,它所涉及的领域也日益广泛。现代微观经济学在马歇尔“均衡价格论”和克拉克“边 际生产力论”的基础上,补充了“厂商理论”,不仅内容大为丰富,而且逐步建立起独 立的体系。
(4)第四阶段:微观经济学的发展、扩充和演变时期。20世纪60年代开始,微观 经济学在价格理论、消费理论、生产理论、分配理论方面形成了扩展,福利经济学成为 微观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但福利经济学既涉及个人,又涉及整个社会,它与微观及宏观 两种分析都有关系。因为无论以庇古 (A.C.Piyou) 为代表的传统福利经济学,或以后 的“新”福利经济学都是以效用理论和边际分析为基础的。从这一概念出发,新旧福利 经济学都以研究社会经济福利为研究对象,企图探求生产资源的配置如何达到最适度, 以及随之而来的国民收入如何达到极大值,作为个人福利之总和的“社会福利”如何达 到极大化。但社会福利问题牵涉到伦理标准和价值判断,因而这方面的研究使“微观经 济学”具有了相当浓厚的“规范性” (normative) 分析的色彩。
(5)第五阶段:微观经济学的深化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制度经济学、产 权经济学、交易费用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博弈论、信息经济学、寻租理论进一步兴起,促使了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深化。萨缪尔森 (P.A.Samuelson) 在他的《经济学》里 提出了“新微观经济学”,把“时间经济学” “人力资本” “人口的经济理论” “法律 经济学” “爱与利他主义经济学”都作为“新微观经济学”的内容。这种深化不仅使现 代微观经济学的考察范围大为扩充,而且使它的内容和研究对象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与微观经济学理论的深化相适应, 一些新的经济学理论随之产生,如交易成本、产权、 非均衡、资产定价、寻租、非对称信息、现实性偏好等。
(二)微观经济学的新进展
20世纪30 年代以后,微观经济学曾经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发展缓慢。20 世纪60 年代中后期以来,政府干预宏观经济导致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这就使经济学家开始重新 审视和探究政府与市场调节经济的作用。正是在这种探究中,微观经济学获得了新的进 展。这些新进展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 消费者行为和企业行为研究的新进展
关于消费者行为和企业行为的新近研究是从理性经济人行为假定开始的。从检验消 费者行为是否符合效用最大化或偏好最大化开始,相继出现了显示偏好理论、时间偏好 与跨时期选择理论、风险条件下的选择理论,以及选择理论在家庭、婚姻、罪与罚、政 治市场等方面的应用。
(1)显示偏好理论。在传统的需求理论中,通常假定消费者具有一个性质良好的效 用函数(效用理论)或偏好序列(偏好理论),在给定的价格和收入约束条件下,从已知商品集合中选择一个使效用或偏好最大化的商品组合。这种分析只有在消费者的效用 函数或偏好序列已知且具有若干良好性质时才有意义。但在实际生活中,效用或偏好不 能被直接观察,能直接观察的只是消费者的选择行为。如果能找到选择行为与偏好之间 的某种关系,进而言之,如果消费者的“选择”显示“偏好”,那么需求理论和偏好理 论就可以建立在可观察的消费者行为基础上,这就为检验消费者行为与最大化公理的一 致性提供了可能,这就是“显示偏好理论”的基本思想。萨缪尔森率先提出了这一理论, 并经霍撒克(H.S.Houthakker) 、 里克特(M.K.Richter) 等补充,建立起一套公理体系, 重新证明了需求定律,推导无差异曲线,证明竞争性均衡的存在和稳定性,证明复合商 品定理,证明关于社会选择函数的定理,等等,从而使“显示性概念”成为检验各类行 为理性的重要方法。
(2)时间偏好与跨时期选择理论。传统消费者理论所考察的主要是在确定性条件下 消费者的静态选择问题,而在现实中,消费者面对的是不确定性环境下进行跨时期的 选择。人们对当前消费胜过对未来消费的评价,这就是时间偏好,在这种观念下,消费者 面临在消费和储蓄之间的选择,即跨时期选择。从现有文献来看,拉姆齐(Frank P.Ramsey) 在1928年发表的论文《储蓄的数学理论》,无疑是第一次从动态最优化角度探讨了“时 际福利”最大化问题,并在一定假设条件下推导了导致最优经济增长的最优储蓄率。顺着 这一脉络,阿莱 (M.Allais) 、 萨缪尔森、戴蒙德 (P.A.Diamond) 等提出了与拉姆齐的“无限期界模型”(unlimited horizon model)不同的“交叠世代模型”(intergenerational model), 目前,动态的“跨时期选择”已在现代经济学中有了普遍应用。
(3)风险条件下的选择理论。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随着认知心理学和其他心 理分支的发展和成熟,人们对新古典理性假说或预期效用(expected utility,EU) 理论进 行了检验,结果发现:在确定条件下,理性公理假设成立,而在模糊或不确定条件下, 人的行为常常违背理性公理假设。因此,在不确定条件下进行决策,必须考察人们的复 杂心理。例如,选择中存在遗憾和喜悦的心理感情,也存在模糊的认知,因而人的理性 是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三种有代表性的理论,即观望理论、遗憾理论及模糊 模型。在风险大量存在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回避风险就十分重要,因此,对保险市场、 证券市场、期货合同等问题的研究,成为微观领域的一个活跃分支。其中最为突出的成 就包括风险资产(衍生证券)、代价理论、资产组合选择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套 利定价理论等。
(4)厂商理论的新发展。新古典厂商理论研究的是一种原子式厂商,即把厂商当做 一个黑箱,或把厂商行为等同于一个使利润最大化的个人业主行为,所有的问题都抽象 在生产函数之中。这样,厂商组织规模大小似乎无关紧要,厂商内部组织效率似乎也不 成问题,厂商内各成员间的努力也似乎是无差异的。然而现实与理论的差异是巨大的, 围绕着上述三个问题,企业理论面向现实逐步得以发展起来。
第一,企业的本质和边界。这一问题最早由科斯 (Ronald Harry Coase) 使用“交 易成本”来解释:企业存在是为了减少市场交易成本,从而把交易转移到企业内部。 威廉姆森(Williamson,1975) 、Kleinetc 和 Alchian(1978) 、 格罗斯曼和哈特(Grossman and Hart,1986) 、Laffont等(1986)等从资本专用性、不完全合约与纵向一体化等角 度,阐述了企业存在的理由和合理规模问题。
第二,企业的内部组织效率问题。在一个企业内部,如何有效地利用信息,激发雇 员积极性;如何设计竞赛、晋升规则,以及建立激励机制;等等。在这方面,阿尔钦和 德姆塞茨 (Alchian and Demsetz,1972) 从团队生产角度解释了企业内部结构的激励问 题(监督成本)。威廉姆森等研究了不同内部组织形式将存在不同效率。
第三,最大化厂商模型与委托-代理问题(principal-agent problem)。针对现代公司 制度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现实,作为厂商代表的经理并不必然追求最大利润目标,而 是按照个人主义的原则,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在正常情况下,经理层依据其特定信息 优势而独享决策权,其行为与动机必然对企业行为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在现代企业组 织条件下,投资者的潜在权力大部分未经行使就丧失了,只剩下资本市场通过被接管的 威胁对经理产生一种完全制约。后来发展起来的“委托-代理理论”所要解决的正是针对 经理对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偏离。
2.博弈论及其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
博弈论本来是数学的一个分支,但是,博弈论在经济学中取得了最成功、最广泛的 应用。20世纪80年代,博弈论逐渐融入经济学研究中,成为微观经济学研究的重要方 法和组成部分
传统微观经济学在谈到个人决策时,通常认为这是一个在给定价格参数和收入条件 下的最优选择问题,个人的选择不影响他人,也不依赖于他人。但在现实生活中,经济 作为一个整体,人与人之间的选择是相互作用的,不考虑对手的反应是不理智的。从另 一角度来看,博弈论或对策论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因此,从本质上来说,现实中大量的经济活动可以用博弈论来分 析。在当代,冯·诺依曼 (von Neumann) 和摩根斯特恩 (Morgenstern) 是首次系统地 把博弈论引入经济学的学者,1944年他们合作出版的《博弈论与经济行为》成为划时代 的里程碑。
20世纪50年代是博弈论大发展的年代。合作博弈获得了空前的进展,非合作博弈也开始产生,纳什 (Nash) 关于均衡的定义、图克 (Tucker) 提出的“囚犯难题”,奠 定了非合作博弈的基础。到了20世纪60年代,泽尔腾 (R.Selten) 改善了纳什均衡的 概念,引入了动态分析;豪尔绍尼 (J.Harsanyi) 则把不完全信息引入博弈研究。到20 世 纪 8 0 年 代 ,Kreps 、Wilson 等发展了动态不完全信息博弈 (game of imcomplete information) 的模型,提出了著名的“信誉”问题模型。值得指出的是,博弈论在经济 学中的绝大多数应用模型都是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之后发展起来的。大约从20世纪 80年代开始,博弈论逐渐成为主流经济学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已成为现代微观经济学 的基础。
3. 市场失效和政府规制问题的深入研究
论证市场价格机制的资源配置功能,构造和完善一般均衡的理论体系,可以说是 传统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构成了当代微观经济理论发展的一条重要线索。 但是,从社会福利角度来看,价格机制并不是万能的,它不可能有效调节人们经济生 活的所有领域,这就出现了“市场失效”。从纯经济分析角度看,针对“市场失效” 的研究主要包括外部性理论、公共产品、交易成本、市场权力 (market power) 及信息 问题。
(1)外部性理论。最早对“外部性”问题进行研究的是剑桥学派的两位奠基者 Henry Sidgrwick 和马歇尔。尤其是后者,在1890年首创了“外部经济”和“内部经济”这一 对概念。到20世纪20年代,庇古出版了《福利经济学》,补充了“内部不经济” “外 部不经济”这一对概念。1928年,阿温·杨 (A.Young) 在著名论文《收益递增与经济 进步》中系统地阐述了动态的外部经济思想。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 来,外部性理论从如下三条路径进行发展:①遵循庇古的研究思想,对众多的外部不经 济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这些问题包括交通拥挤、石油和捕鱼区相互依赖的生产者的 共同联营问题,以及日益受人关注的环境污染问题。②针对外在性(尤其是外在不经济) 问题,提出了众多的“内在化”途径。除传统的政府干预方式外,1960年罗纳德·科斯 提出了明晰产权的思路。此外,英国经济学家、197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E. 米德 (J.E.Meade) 曾于1972年提出此后被阿罗 (K.Arrow) 进一步发展了的另一种方 式,即认为外在性的存在内在地等同于竞争性市场的缺乏。③沿着马歇尔,尤其是杨格, 关于“规模经济”(动态的外部经济)思路进行发展。1970年齐普曼 (J.S.Chipman)在《经济学季刊》上发表了《规模的外在经济与竞争均衡》一文,再次继承了这一思想。 1986年芝加哥大学保尔·罗默 (Paul Romer) 在《政治经济学杂志》上发表了《收益递 增与长期增长》,首次系统地建立了一个具有外在效应的竞争性动态均衡模型;1988年 罗伯特·卢卡斯 (Robert Lucas) 在《货币经济杂志》上发表了《论经济发展的机制》 一 文,明确地把人力资本的外在效应存在当做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2)公共产品理论。公共产品在很大程度上区别于私人产品,就在于它具有“公共 性”,可以提供一种正的外部效应,而且在原则上它能使社会全体成员享受这种外部收 益。如果由市场机制来调节,则永远不可能实现公用产品的有效配置,因此,如何有效 解决这一问题,就成为长期以来困扰经济学家的一道难题。20世纪50年代,萨缪尔森 提出并部分解决了公用产品理论的一些核心问题:第一,如何用分析的方法定义集体消 费产品?第二,怎样描述生产公用产品所需资源的最佳配置的特征?第三,如何评价能 给公共部门的支出提供财源的既有效率而又公平的税收体系的设计。20世纪70年代以 后,公用产品理论的发展主要集中在探讨这样一个问题上:如何设计一种机制,使之保 证公用产品的决策者贯彻效率原则,从而避免“白搭车”现象。第一种思路是将公用产 品供给的决定诉诸政治程序,用公共投票方式解决;第二种思路是设计一种计划程序诱 导个人基于自己利益而真实显示其对公用产品的偏好。克拉克 (Clarke) 和格罗夫斯 (Groves) 等对后一思路进行了大胆的探讨。
(3)交易成本与产权理论。正统微观经济学关注的是,在既定私有制财产结构下, 如何解释市场的作用,如何建立市场行为者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模型。其前提是交易 成本为零。但事实上,现实世界中存在大量的经济运行费用和摩擦力,这些问题又会严 重影响企业行为和市场资源配置的效果。科斯把这一问题归结为市场与组织的产权界区 上出了问题,并用交易成本来解释。在交易成本学派的学者看来,在理性有限、机会主 义行为及未来不确定性几种因素综合发生作用时,市场作为交易管理机制就会失效。当 科斯把交易成本引入社会成本问题时,就引出了法与经济学的问题,即科斯问题及科斯 定理。科斯定理在实际中形成了三种不同解释,即产权与合同思路、公共选择思路以及 自由竞争思路,从而引导出产权理论的不同路线。每一路线观察角度虽不同,但结论几 乎相同:市场失效问题本身可以尝试通过私人协议的方式去解决,而不必抛弃市场机制, 这就涉及将经济学运用到法律分析中,这是微观经济学理论发展的一个重大突破。
(4)市场权力与政府规制的理论和实践。在私人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还可能会产生 另一类市场失效问题 由市场结构的缺陷或市场权力的失控而引起的失效。这就是: 一方面出现了大企业的垄断;另一方面又出现了过度的市场竞争,或在信息不完全、预 期不准确条件下展开的“盲目的竞争”,这一切都会使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失去效率, 或者使社会消费的公正原则遭到破坏。市场机制在这两方面的失效,构成了现代微观经 济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构成了政府规制的一个重要理由。然而,在实践中,政 府规制并不总产生预想的效果,其同样会产生政府规制的失效问题。从经济理论分析的 角度重视这些问题,主要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事情,并由此引发了人们对竞争和垄 断性质的重新认识。关于政府规制的一个重要领域就是所谓自然垄断问题的讨论。在西 方市场经济中,国家有时对某些行业的价格和进入实行全行业管制,只允许一家企业垄断全部生产。这就是自然垄断。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传统理论认为,从全社会利益出 发,政府必须对自然垄断进行管制,因为自然垄断企业存在规模经济,其平均成本随产 量增加而持续下降,自由竞争可能造成低效率,因而某种程度的政府干预是必要的。20 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鲍莫尔(W.J.Baumol) 等对自然 垄断有了新的认识。他们认为,即使规模经济不存在,即使平均成本上升,只要单一企 业供应整个市场的成本小于多个企业分别生产的成本之和,由单一企业垄断市场的社会 成本就仍然最小,该行业就仍然是自然垄断行业。因而新的结论是:对自然垄断的企业 有时要管制,有时不要管制,这要根据平均成本的升降、企业承受力的有无,采取不同 的对策。其中, “企业的承受力”保证垄断企业不被潜在竞争挤出市场,从而潜在的竞 争可以代替管制,这就是所谓可竞争市场的作用。
4.不确定经济学和信息经济学的发展
从四十余年的发展来看,不确定性经济学和信息经济学已构成了微观经济学的一个重要领域。把不确定性和信息问题(信息不对称或不完全)融于经济分析中,使经 济分析的环境条件向经济现实跨近了一大步,增强了经济理论对经济现实的解释能力 和预测能力。
(1)不确定性经济学。在不确定性分析方面,美国芝加哥学派创立者弗兰克·奈特教授做了开创性贡献,明确地把不确定性与风险作为一种经济问题来分析。他在1921 年 出版的《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一书,至今仍被认为是这一领域的经典之作。大约从20 世纪50 年代起,这一问题开始引起经济学界和一些数学大师的广泛关注,其中杰出的代 表人物有阿罗、萨维奇(L.J.Savage) 、 德布勒(G.Debreu) 、 安斯考伯(F.J.Anscombe)、奥曼(R.J.Aumann) 、 雷法 (H.Raiffa) 、 萨缪尔森、阿莱等。他们的主要成就包括:运 用概率论来度量风险和描述不确定性,运用数学公理化方法刻画不确定性环境下人们的经 济行为(决策理论),引入精细的决策树分析,以及将不确定性分析纳入一般均衡模型之 中。此外,他们对回避风险、减少不确定性的途径等问题也有相当多的探讨。
(2)信息经济学。在20世纪上半叶,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信息经济学的思想 启蒙做过贡献。例如,凡勃伦 (T.Veblen) 从知识增长作为财富主要源泉角度(1919年 出版《资本的性质》),哈耶克(F.von Hayek)从市场信息角度,马夏克(J.Marschak)、阿罗和西蒙 (H.A.Simon) 从统计决策和管理决策角度,鲍莫尔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 等等。1959年马夏克发表了《信息经济学评论》一文,首次正式使用了“信息经济学” 这一概念。与此同时,西蒙的《管理决策新科学》、施蒂格勒 (G.Stigler) 的《信息经 济学》(1961年)、马赫卢普的《美国的知识生产与分配》、阿罗的《保险、风险和资 源配置》及希尔 (Hill) 的《经济学与信息论》(1967年),分别从管理与统计决策、 信息搜寻、知识产业、信息社会和信息论角度,奠定了信息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 基础。从四十余年的发展来看,在微观领域,信息经济学有两个重要的研究分支: 一是 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经济分析,关心的是“信息成本”和最优的信息搜寻。二是非对 称信息条件下的经济分析,这是现代信息经济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有人甚至把这一领 域的发展称为微观经济理论最活跃的研究领域
(三)微观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方法论的变化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西方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从而使微观经济学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出现了以下趋势。
1.分析工具的数理化趋势
经济学与数学的结合本来不是始于20世纪,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数学在经济学中 的应用是如此的专门化、技术化、职业化,甚至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从而使经济学这 个大厦更严密,表达更准确,思维更成熟。数学化成为经济学发展的主流趋势,这主要 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计量经济学的崛起,二是统计学在经济学中的大规模运用, 三是博弈论的引进。
2.假定条件的多样化趋势
一种新的微观经济学范式
萨缪·鲍尔斯的《微观经济学:行为、制度和演化》,总结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博 弈论、行为与实验经济学、演化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对个人行为和制度演化的最新理 解及应用,尤其体现了作者及其合作者提出的“制度与偏好共生演化”思路,从而迥异 于我们从前见到的任何“微观经济学”教材。其特色就是:相对于传统的“经济人”理 性假设,它以“情境依存的偏好”为基础;相对于经典的价格理论,它代之以对交接中 的契约与权力的分析;相对于标准经济学制度分析的缺失,它把解释经济制度及其长期 演化视作理论目标。虽然对于经济学的新古典传统而言,这本书无疑属“离经叛道”,但 它确实处于更大的经济学和社会科学传统之内。要了解关于行为与制度的前沿进展,这 本书不可不读。鲍尔斯认为,如道德感、正义感等带有利他主义倾向的人类行为,不过 是先于个人而存在的、作为人类合作秩序的社会规范,在经过自然与环境双重选择和人 类长期演化之后,被固化在我们心中的某种品质。在个人的偏好结构中,既包含着“自 涉”的个人偏好,也包含着“他涉”的社会偏好。这是在坚持“方法论个人主义”前提 下,解决制度的整体性和社会倾向性问题的唯一途径
3.研究领域的超经济化趋势
经济学方法论的演进与肯定并非完全建立在对前一种方法或另一种方法的否定之 上,而更多的是随着时代主题和研究角度的变化,随着个人兴趣和专业特长的不同而愈 加显示出重要性和独特性。20 世纪西方经济学的演变中出现的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现 象:经济学研究领域与范围开始逐渐超出了传统经济学的分析范畴,经济分析的对象扩 张到几乎所有人类行为,小至生育、婚姻、离婚、家庭、犯罪等,大至国家政治、投票 选举、制度分析等。对于经济学研究领域的这种帝国式的“侵略”与扩张,有人称为“经 济学帝国主义”。
4.案例使用的经典化趋势
在西方经济学中,用案例阐明一个定理、寓意一个规律已经司空见惯,人人皆知的 “看不见的手”就是明证。但是,20世纪西方经济学中的“举例”,不仅已经发展到了 “经典化”的地步,而且在有些定理中不举例已不足以说明问题,甚至所举的案例已具 有不可替代性。这种案例的唯一性,既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又几十年上百年一贯制, 代代相传,成为一种象征。被一些学者认为“博大精深”“深奥无比”的科斯定理,是 通过一个简单的“牛群到毗邻的谷地里吃谷”的故事来完成的;197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获得者米德在论述外部性的发生与补偿时,给读者讲述的是“蜜蜂与果园”的例子;同 样论述外部性,庇古的举例更为浪漫与优美,是“火车与飞鸟”的故事。百年来西方经 济学家的笔下已为后人留下了许许多多的经典性“案例幽默”。 一提起“灯塔”,人们 就会知道是指公共物品消费中收费难的“搭便车”难题。从穆勒1848年最初举例灯塔开 始,在此后的一个半世纪里,灯塔便“常明不熄”一直传到今天,几十名著名的经济学 家围绕灯塔写出了许许多多的著名论文。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经济社会中经济个体的经济行为,主要阐述经济社会中的这些 经济个体根据什么和怎样做出经济决策。消费者怎样做出购买产品和劳务的决策;企业 针对消费者需求与收益和成本的比较关系怎样做出生产的决策;工人怎样决定劳动流向与劳动流量;等等。
经济资源具有稀缺性质,由于稀缺性人们要在经济资源的各个用途之间进行选择, 这就产生了如何合理地配置和充分利用稀缺性的资源来满足人类需要的问题。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微观经济学的一个中心思想是自由交换往往使 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在这种情况下,资源配置被认为是帕累托有效的。微观经济学 的基本假设包括经济人假设、资源充分利用、产权明确、完全信息、厂商都是以利润最 大化为唯一目标的整体五个方面。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有个量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方法和规范分析方法、均衡分析 方法、边际分析方法与增量分析方法、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数理模型 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