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2024自考03709马原绪论
2024自考03709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 绪论,帮助考生梳理了考试的知识点,形成了清晰的知识体系。同时,通过对每个知识点的详细解释和关联,思维导图也促进了考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因此,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这张思维导图,提高备考效率,取得更好的成绩。
编辑于2024-07-03 09:31:04自考00089国际贸易 第十六章 世界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组织(WTO)于1995年1月1日建立,取代1947年创建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是处理国家间(含单独关税区)贸易全球规则的唯一的国际组织,是多边贸易体制的组织基础和法律基础。
自考00089国际贸易第十五章区域经济一体化思维导图,区域经济一体化,亦称“区域经济集团化”,是指同一地区的两个以上国家逐步让渡部分甚至全部经济主权,采取共同的经济政策并形成排他性的经济集团的过程。它是伙伴国家之间市场一体化的过程,从产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向经济政策的统一逐步深化。
自考00089国际贸易第十四章国际贸易与商务管制思维导图,商务管制是指国家政府或国际组织为了维护市场秩序、保护国家安全、促进公平竞争等目的,对国际贸易活动进行的一系列管理和限制措施。目的:包括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维护消费者权益、促进本国产业发展、防止不正当竞争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自考00089国际贸易 第十六章 世界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组织(WTO)于1995年1月1日建立,取代1947年创建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是处理国家间(含单独关税区)贸易全球规则的唯一的国际组织,是多边贸易体制的组织基础和法律基础。
自考00089国际贸易第十五章区域经济一体化思维导图,区域经济一体化,亦称“区域经济集团化”,是指同一地区的两个以上国家逐步让渡部分甚至全部经济主权,采取共同的经济政策并形成排他性的经济集团的过程。它是伙伴国家之间市场一体化的过程,从产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向经济政策的统一逐步深化。
自考00089国际贸易第十四章国际贸易与商务管制思维导图,商务管制是指国家政府或国际组织为了维护市场秩序、保护国家安全、促进公平竞争等目的,对国际贸易活动进行的一系列管理和限制措施。目的:包括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维护消费者权益、促进本国产业发展、防止不正当竞争等。
马原绪论(50%概率出题,简答题)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是时代的产物
客观条件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内在矛盾的尖锐化
阶级基础
工人阶级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统治的斗争
产生时间
19世纪40年代中期
理论来源
直接理论来源
2008/1410简答题 P36~39
马克思主义哲学
德国古典哲学
黑格尔
辩证法
费尔巴哈
唯物主义
黑(辩)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亚当斯密
大卫 李嘉图
斯密大
科学社会主义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圣西门
和谐制度
傅立叶
实业制度
欧文
公有制
胜利噢耶(圣立欧叶)
间接理论(自然科学)来源
细胞学说
生物进化论
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产生的标志
《哲学的贫困》
1847年7月马克思发表
《共产党宣言》
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合写
发展
列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毛泽东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着的理论
1910简答题 P40
马克思主义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能够与时代特征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新的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理论体系,能够正确对待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学说,吸取人类最新的文明成果,不断充实和发展自己。
马克思主义具有自我批评意识,能够随着时代的变化、实践的扩展和科学的进步,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科学内涵
2310/2204/1704/1510简答题 P43
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
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的理论体系
它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2204/1804简答题 P43
马克思主义的各个部分是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
2304/2008/1710/1410简答题:马义的科学体系组成部分以及其内在联系 P44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指导原则
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
揭示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
通向实际生活的中介
实践
科学社会主义是运用哲学分析经济事实引出的结论
核心地位
方向和道路
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孤立的、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
基本特征
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人民性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
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随实践而不断发展的学说
发展性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学说,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并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根本)理论特征
2204简答题 P45~46
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科学性
不带任何偏见,清除一切狭义性和片面性的弊端
揭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具有深刻性
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革命性
具有彻底的批判精神
集中表现
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
以实践为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以实践为基础的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
科学性和革命性的联系
1610简答题 P46
两者紧密联系在一起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这鲜明的体现了它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基本特征
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与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具有一致性
科学性和革命性是不可分割的
科学性根源于革命性的要求,并通过革命性表现出来
革命性必须以科学性为前提和基础,并靠科学性来保证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以实践性为基础的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
理论品质
2304/1510简答题 P47
与时俱进
与时俱进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 把握规律性, 富于创造性
①与时俱进要求人们站在时代前列,立足新的实践, 把握时代特点
②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 观点、方法为指导
③富于创造精神,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把各项事业提高到新的水平
坚持与时俱进的意义
①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②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③实践基础上的与时俱进、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社会理想
推翻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远大的最高理想
实现共产主义
近期的共同理想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关系
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经阶段和必要基础
实现共同理想,必须坚持以最高理想为根本方向
(如何)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是不把它当作教条而是当作行动的指南
2104简答题 P52
(1)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它并不是提供对一切问题的现成答案。那种试图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寻章摘句,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直接答案的做法,不仅达不到目的,而且是十分有害的。
(2)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就必须从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出发,而不能从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出发。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与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制定出适合本国情况的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对它们加以适当的调整。
学习目的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
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根本方法
2310/1704简答题 P53~54
理论联系实际
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决定的(实践是其基础)
这是由我们学习它的目的决定的 (为了应用)
理论联系实际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为指导,去观察和分析社会实际、工作、思想。
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两种倾向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研究课题)
现实社会主义的变化
中国等继续走社会主义
苏联解体、东欧巨变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二战后,资本主义不但没消失,反而有很大发展,阶级社会矛盾缓和
经济全球化
出现事关全人类的问题,如环境污染、人口膨胀、生态失衡、资源短缺、粮食匮乏、贫富差距扩大等
世界新技术革命
科技成为第一生产力,对历史唯物主义提出严重挑战
我国的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
我国社会的性质和所处阶段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能否相容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缩小地区差别和贫富差别
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等等
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需要认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著
发展马克思注意必须以已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必须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观点前后相继、一脉相承
要有毅力,要勇于探索,要持之以恒,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