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考研概率论张宇9讲超详细思维导图,一图看懂全章节内容,知识点系统全面,无需死记硬背,框架式结构清晰明了,轻松掌握知识点。
编辑于2024-09-20 15:23:37高数思维导图
函数与数列
函数极限与连续
可以发现,无论是函数还是数列所描述的极限存在即结果为0或者一常数,无穷别视为不存在。 在洛必达和夹逼定理当中0、常数、无穷都视为存在,都可以进行计算!
函数极限的定义及使用
定义
使用
是常数:
唯一性:极限存在,直接可以写为一常数,且该常数唯一——左极限=右极限
局部保号性:戴帽容易脱帽难
等式脱帽法:若
函数的极限计算
简化先行
等价无穷小替换
普通型函数
复合型函数:一般为两幂函数
变上限积分型:
复合函数与变上限积分型
推广性:
恒等变形
提取公因式
换元
通分
对数与指数的变形:e与ln的恒等变形
公式:因式分解、分子有理化、平方差……
四大定理:牛莱、拉朗、积分中值、泰勒
及时提出极限存在且不为零的因式
在多项和的式子中,除一项极限为零外均为无穷时可以先算出
在多项积的式子中,可以先算出不为零和无穷的式子
洛必达法则
泰勒公式
注意点
熟记公式:
展开原则:上下同阶、展开到同次系数不相等为止
在展开式中有的是各项展开,但并不代表没这一项,只是说该项的系数为0,这一点十分关键,展开到不相等为止。
无穷小比阶
高阶无穷小
方法:在无穷比阶时取大头,可以直接忽略高阶无穷小
同阶无穷小
c=1时为等价无穷小
低阶无穷小
取大头的原因是在比阶而不是具体计算极限值!!!
函数极限存在性
具体型
洛必达、夹逼准则(应对各种奇怪函数)——重点:取整函数
抽象型
单调有界准则:单增上有界、单减下有界。
用拉格朗日公式当中ξ在a与b之间来构造不等式
用牛顿莱布尼茨公式积分,加上不等式构造
函数极限的应用
连续与间断
研究位置
无定义点
函数的分段点
连续
内点处
端点处
间断
一类间断点
跳跃间断点:左右极限存在但不相等,无论该点处的函数值如何
可去间断点:左右极限存在且相等,但不等于该点的函数值
二类间断点
无穷间断点:左右极限至少有一不存在且为无穷大
震荡间断点:左右极限均不存在且震荡
数列极限
数列极限的定义及使用
定义
使用
是常数:
唯一性
有界性
保号性
收敛的充要条件:所有子列{Xn}均收敛于A
数列极限的存在性与计算
归结原则
直接计算
注意在证得单调有界后,设为A时一定要注意A的取值范围,如果A要做分母,一定要判断A不可为零
定义法(先斩后奏)
构造
单调有界准则
已知不等式:基本不等式、指数与x的不等式、ln与x的关系、x与sinx的关系
利用题设暗示的不等式:
夹逼准则
重点:无限项时——最大最小乘以n;有限项时——最多最少乘最大
综合总结
微分学
一元函数微分学
概念
子主题
计算
应用
几何应用
中值定理
微分等式
微分不等式
物理应用
微分方程
多元函数微分学
积分学
一元函数积分学
概念与性质
计算
应用
几何应用
积分等式
积分不等式
物理应用
多元函数积分学
二重积分
三重积分
预备知识
四种积分
第一类曲线积分
第一类曲面积分
第二类曲线积分
第二类曲面积分
无穷级数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基础知识与概率
排列数
重要公式求概率
用对立
对立事件一定构成完备事件
区分互斥与对立
用互斥
完备事件
加法公式
减法公式
用独立
交事件的概率等于概率乘积
并事件的概率利用对立事件化为交事件
用条件
三个事件的条件概率
条件概率的完备事件组
贝叶斯公式,必须有完备事件组这一条件
用不等式
P(AB)≤P(A)/P(B)≤P(A+B)
用最值
max{X,Y} min{X,Y}
事件的独立
不要强加生活当中的意义。
P(ABC)=P(A)P(B)P(C)——相互独立 P(AB)=P(A)P(B),P(AC)=P(A)P(C),P(BC)=P(B)P(C)——两两独立
P(A)=0/P(A)=1与任意事件独立,但注意事件能推概率,但概率不能推事件。不可能事件→P(A)=0;必然事件→P(A)=1。 P(A)=0/P(A)=1时→P(AA)=P(A)P(A)即A与A独立。
A与B相互独立ÛA与B的逆相互独立ÛA的逆与B相互独立ÛA的逆与B的逆相互独立
对独立事件组不含相同事件做运算,得到的新事件仍独立
若P(A)>0,则A与B相互独立ÛP(B|A)=PB)
若0<P(A)<1,则A与B相互独立ÛP(B|A逆)=P(B|A)=P(B)ÛP(B|A)+P(B逆|A逆)=1
若0<P(A)<1,若0<P(B)<1,且A与B互斥或存在包含,则A与B一定不独立。也可以说,A与B独立,则A与B一定相融,一定有公共元素,不会是空集 若AÍB,AB=AÞP(AB)=P(A)≠P(A)P(B)
随机变量与分布
随机变量
离散型
分布列=分布律=概率分布
连续性
概率密度f(x)、分布函数F(x)
混合型
非离散非连续
判分布
F(x)——分布函数:单调不减、右连续、F(-∞)=0;F(∞)=1。
求分布
离散型分布
0-1分布
X~B(1,p)
二项分布
X~B(n,p) n重伯努利试验存在最大值:(n+1)p-1≤k≤(n+1)p。k为整数 当(n+1)p是整数时,事件A最可能发生的次数:k=(n+1)p和(n+1)p-1 当(n+1)p不为整数时,事件A最可能发生的次数:k=[(n+1)p]
几何分布
X~G(p)——等待型分布 P{X=m+n|X>m}=p{X=n}; P{X>m+n|X>m}=P{X>n}.
超几何分布
N件产品中有M件正品,无放回取n次
泊松分布
单位时间段,某场合下,源源不断的随机质点流的个数,也常用于描述稀有事件的概率
泊松定理:若X~B(n,p),当n很大,p很小,l=np适中时,二项分布可用泊松分布表示(将二项分布化为泊松分布):
连续性分布
均匀分布:X~U(a,b)
概率密度|概率分布:
指数分布:E(l)
概率密度|概率分布:
正态分布:X~N(m,s^2):
混合分布
无X~pi—分布律 无X~f(x)—概率密度
一般用全概率分布,离散型分布用全概率
用分布
P{X≤a}=F(a)
P{X<a}=F(a-0)
P{X=a}=P{X≤a}-P{X<a}=F(a)-F(a-0)
P{a<x<b}=P{X<b}-P{X≤a}=F(b-0)-F(a)
一维随机变量的函数分布
离散型→离散型
连续性→连续性
分布函数法:
公式法:若y=g(x)在(a,b)上是关于x的严格单调可导函数,则存在x=h(y)是y=g(x)在(a,b)上的可导反函数。 若y=g(x)严格单调增加,则x=h(y)也严格增加,即h'(y)>0
连续性→离散型
这里所求的结果是离散型的,所以所设的函数应该是:是Y=k
二维随机变量的函数分布
判分布
(X,Y)~F(x,y):F(x,y)=P{X≤x,Y≤y}
单调性
右连续性
有界性
非负性
f(x,y)是联合概率密度的充要条件
{Pij}
和为1
求分布
求联合分布
F(x,y)
Pij
f(x,y)
求边缘分布
求谁不积谁:
求条件分布
判独立
对于(X,Y)的分布律: 当Pij≠0时,X,Y独立Û联合分布的每行元素对应成比例。 若有Pij=0ÞX,Y不独立。
若(X,Y)为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X与Y相互独立Û对任意X,Y。f(x,y)=fX(x)fY(y)
若f(x,y)的非零区域不是矩形(包括无界广义矩形),则X与Y不独立 若f(x,y)不能分解成仅含x,y的两个一元函数的乘积,则X与Y不独立 若f(x,y)的非零区域是矩形,且f(x,y)能分解成仅含x,y的两个一元函数的乘积,则X与Y独立。
找特殊值,验证不独立
用分布
离散型:
连续型:
混合型:(X,Y)为混合型,则用全概率公式(有独立性)/等价事件(无独立性)
构成法
联合正态分布:(X,Y)~N(m1,m2;s1^2,s2^2;r)
亚当夏娃公式
亚当公式:E(Y)=E(E(Y|X))
夏娃公式:D(Y)=E(D(Y|X))+D(E(Y|X))
D(Y|X)=E(Y^2|X)-[E(Y|X)]^2
E(g(x)Y|X)=g(x)E(Y|X)
多为随机变量的函数分布
多维→一维
(离散,离散)→离散
方法:全集分解思想,有交集P(AB)后,一定要想条件概率:P(B)P(A|B) 注意求离散型概率时P{Z=k},并不是≥/≤,而是=是值!
(连续,连续)→连续
分布函数:
卷积公式:积谁不换谁,换完求偏导;求谁谁偏导,结果乘以前,要加绝对值。
最值函数的分布
(离散,连续)→连续
设X~Pi,Y~fY(y),Z=g(x,y)——无分布规律、无联合概率密度,故卷积公式等都不可用 X,Y独立时,可用分布函数法及全概率分布求FZ(z) X,Y不独立,用分布函数法/等价事件
一维→多维
离散→(离散,离散)
连续→(离散,离散)
(离散,连续)→(离散,离散)
数字特征
数学期望
有X、g(x)、g(x,y)多种形式
最值:若Xi(i=1,2...,n)独立同分布,其分布函数F(x),概率密度为f(x),记Y=min{X1,X2...Xn},Z=max{X1,X2...Xn},则
分解:
性质:
方差
定义:DX=E[(X-EX)^2],X的方差就是Y=(X-EX)^2的数学期望
定义法;
公式法:
分解:
性质:
常用分布的EX、DX
协方差Cov(X,Y)与相关系数rxy
独立性与不相关性的判断
用分布判独立
用数字特征判断不相关
重要结论
如果X与Y独立,则X,Y不相关,反之不然
由(1)知,如果X与Y相关,则X,Y不独立
如果(X,Y)服从二维正态分布,则X,Y独立ÛX,Y不相关
如果X与Y均服从0-1分布,则X,Y独立ÛX,Y不相关
切比雪夫不等式
设随机变量X的数学期望(EX)与方差(DX)均存在,则对任意,e>0
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律
依概率收敛
以上定义中将随机变量X改为a也成立
步骤:构造½X-a½;证明极限
大数定律
切比雪夫不等式
辛钦大数定律
伯努利大数定律
在满足一定条件时,大数定律都在讲同一个结论
中心极限定律
列维-林德伯格定律
棣莫弗-拉普拉斯定理
二项分布概率计算的三种方法
设X~B(n,p):当n不太大时(n≤10),直接计算
当n较大且p较小时(n>10,p<0.1),l=np适中,根据泊松定理有近似公式
当n较大而p不太大时(p<0.1,np≥10),根据中心极限定理,有近似公式
统计量及其分布
概念
研究对象的某数量指标的全体称为总体X,n个相互独立且与总体X具有相同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X1,X2,X3...Xn所组成的整体称为来自总体X的容量为n的一个简单随机样本,简称样本。一次抽样结果的n个具体数值(x1,x2,x3...xn)称为样本X1,X2,X3...Xn的一个观测值(样本值)。
统计量:设X1,X2,X3...Xn是来自总体X的简单随机样本,则相应的统计量
样本均值:
样本方差(样本二阶中心距的修正):
样本标准差:
样本K阶原点矩:
样本K阶中心距:
统计量的分布
正态分布
概念公式:X~N(m,s^2)
上a分位点:若X~N(0,1),P{X>ma}=a (0<a<1)。称ma为标准正态分布的上a分位点
性质:F(0)=1/2,F(-x)=1-F(x)
卡方分布
概念
上a分位点
性质
t分布
概念
上a分位点
性质:
F分布
概念
上a分位点:
性质:
常见分布的可加性
二项分布
泊松分布
正态分布:
卡方分布
正态分布总体下的常用结论:
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
点估计和评价标准
概念
点估计:一般是点估点的近似估计 设总体X的分布函数F(Xi;q)(可以是多维的),其中q是一个未知参数,X1,X2,X3...Xn是取自总体X的一个样本。由样本构造一个合适的统计量q^(X1,X2...Xn)作为参数q的估计,则称统计量q^(X1,X2...Xn)为q的估计量。 如果x1,x2...xn是样本的一个观测值,将其带入估计量q^中,得到值q^(X1,X2...Xn),统计学中称这个值为未知参数的估计值
矩估计
矩估计以低阶作为原则,能用一阶不用二阶。
一阶矩:令
二阶矩:令
最大似然估计
概念:对未知参数q进行估计时,参数q=?时,观测值出现的概率最大
写似然函数
求参数
若似然函数有驻点,则令dL/dq=0或dlnL/dq=0,解出q^
若似然函数无驻点(单调),则用定义求q^。X(1)/X(n)
若似然函数为常数,则用定义求q^,此时q^不唯一。
常见分布的矩估计量和最大似然估计量
估计量的评价
无偏性
对于估计量q^,若Eq^=q,则称q^为q的无偏估计
有效性
若Eq1^=q,Eq2^=q,即q1^,q2^均是q的无偏估计量
当Dq1^<Dq2^时,称q1^比q2^有效
一致性(相合性)(只针对大样本n®∞)
只针对大样本n®∞
切比雪夫不等式(期望方差存在)
辛钦大数定律(独立同分布,期望存在)
区间估计与假设检验
区间估计
概念:设q是总体X的分布函数的一个未知参数,对于给定a(0<a<1),如果由样本X1,X2,X3...Xn确定的两个统计量q1^=q1^(X1,X2...Xn),q2^=q2^(X1,X2...Xn)使 P{q1^(X1,X2...Xn)<q<q2^=q2^(X1,X2...Xn)}=1-a
1.称(q1^,q2^)是q的置信度为1-a的置信区间 2.q1^和q2^分别称为q的置信度为1-a的双侧置信区间的置信下限和置信上限 3.1-a称为置信度或置信水平 4.a称为显著水平 5.如果P{q<q1^}=P{q<q2^}=a/2,则称这种置信区间为等尾置信区间
单个正态总体均值和方差的置信区间
假设检验
概念:常常把没有充分理由,不能轻易否定的假设取为原假设(基本假设),记为H0,将其否定的陈述(假设)称为对立假设或备择假设,记为H1
正态总体下的六大检验及拒绝域
两种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