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4章 细菌耐药性
书本: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十二五”人卫版),本文提炼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归纳整理,涵盖本书所有核心内容,非常方便大家学习。适用于考试复习、预习,提高学习效率。
编辑于2024-09-22 15:41:18《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思维导图》作品集,系统梳理了血液细胞分析、形态学识别、流式细胞术、凝血功能检测等核心知识点。通过直观的思维导图形式,助力医学学习者与从业者快速掌握临床血液检验精髓,提升诊断效率与准确性。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思维导图》作品集,全面覆盖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精髓。该作品集以思维导图形式,深度解析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的检验流程、鉴定方法、药敏试验等关键词,助力医学检验人员快速掌握核心技能。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思维导图》作品集,系统整合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核心知识与技能。该作品集以思维导图形式,精准覆盖检验方法、质量控制、疾病诊断、实验室管理等关键词,助力医学检验人员快速掌握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精髓。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思维导图》作品集,系统梳理了血液细胞分析、形态学识别、流式细胞术、凝血功能检测等核心知识点。通过直观的思维导图形式,助力医学学习者与从业者快速掌握临床血液检验精髓,提升诊断效率与准确性。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思维导图》作品集,全面覆盖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精髓。该作品集以思维导图形式,深度解析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的检验流程、鉴定方法、药敏试验等关键词,助力医学检验人员快速掌握核心技能。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思维导图》作品集,系统整合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核心知识与技能。该作品集以思维导图形式,精准覆盖检验方法、质量控制、疾病诊断、实验室管理等关键词,助力医学检验人员快速掌握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精髓。
第4章 细菌耐药性
抗生素分类
ß-内酰胺类
抑菌机理:阻止细菌细胞壁合成,和肽聚糖的PBPs结合,转肽酶活性减弱,黏肽不能合成,细胞壁不能合成
抗生素化合物中含有ß内酰胺环,因此得名
青霉素类——xx西林
甲氧西林、苯唑西林、氯唑西林、阿洛西林、哌拉西林
头孢菌素类——xx头孢
1-4代
G+治疗越来越弱
G-治疗越来越强
但是第四代头孢菌素治疗革兰氏阳性、阴性菌能力差不多
第五代头孢:头孢洛林,⚠️主要用于MRSA的治疗!
其他ß-内酰胺类
单环类——氨曲南、卡芦莫南
⚠️头霉素类
和头孢菌素不一样
⚠️头孢西丁、头孢替坦、头孢美唑
碳青霉烯类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耐甲氧西林葡萄菌MRSA、屎肠球菌和某些脆弱类杆菌
对几乎所有由质粒或染色体编码的ß-内酰胺酶稳定,不能被酶所分解,所以对大多数细菌有效,是广谱的抗菌药物
⚠️亚胺培南、美罗培南
具有良好的穿透性
与PBP1、PBP2结合,导致细胞细菌溶解
对质粒和染色体介导的ß-内酰胺酶稳定,不被酶分解
G-最后的防线
ß-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
由于某些细菌可以适应性的产生ß内酰胺酶,分解到化合物中的有效成分,因此产生耐药性
克拉维酸、舒巴坦、他唑巴坦、复合制剂
氨基糖苷类
抑菌机理:阻止细菌的蛋白质合成,是静止期的抑制药
链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核糖霉素
对G-比较有效
主要是1、吸附在细菌细胞壁中,破坏结构;2、和30s核糖体结合,阻止细菌的蛋白质合成,阻止mRNA的转录和蛋白质合成
有很强的耳毒性和肝肾毒性
大环内酯类
抑菌机理: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xx红霉素)红霉素、吉他霉素、麦迪霉素、乙酰螺旋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
阿奇霉素:在肺泡组织的浓度较高,比在体外浓度都高——主要用于治疗肺部疾病,但是要用4停3,有骨髓毒性
⚠️主要用于“四体”的治疗
喹诺酮类
抑菌机理:抑制DNA回旋酶和拓扑异构酶,干扰核酸的合成
1代对G+无用,2代对G+-都有用
(xx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罗美沙星
⚠️对结核杆菌有效
糖肽类和环脂肽类
抑菌机理:阻止细胞壁的合成,和ß-内酰胺类的机理不一样
和UDP结合,阻止细胞壁的合成
万古霉素、替考拉宁
对G+很有用,⚠️最后的防线
扰乱细胞膜对氨基酸的转运,阻止细胞壁肽聚糖的生物合成
磺胺类和三甲氧苄胺嘧啶
抑菌机理:阻止细菌的叶酸合成,对氨基苯甲酸被抑制
⚠️对放线菌、诺卡菌有效
四环素类
抑菌机理:抑制细菌30s亚基,阻止肽链的延伸,阻止蛋白质的合成
多西环素、米诺环素
对G+G-都有效
⚠️主要是衣原体、立克次体的感染
林可霉素类
抑菌机理:阻止蛋白质的合成
林可霉素、克林霉素
⚠️对G+、厌氧菌有效
克林霉素是治疗肺部厌氧菌、衣原体感染的有效药物
氯霉素类
抑菌机理:阻止蛋白质的合成
氯霉素
对G+G-都有效
⚠️容易进入脑脊液和脑组织
细菌耐药机制
基因突变
基因转移
由于转座子、质粒、整合子的存在
导致细菌基因出现接合、转化、转导、转座等变化
⚠️耐药性迅速扩散的基本原因
抗菌药物敏感试验
定量——MIC的测量,最低抑菌浓度⚠️µg/ml
稀释法
宏量、微量稀释法——肉汤稀释法、微孔板稀释法
琼脂平板稀释法
E-test测量——稀释法和扩散法的结合
自动化仪器测量
半定量——⚠️mm
KB纸片扩散法
抗菌药物的选择
敏感
用常规用量治疗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
耐药
用常规用量不能抑制细菌的生长
MIC高于药物在血、体液中的浓度
中介
MIC接近药物在血/体液中的药物浓度
加大剂量可能有效
药物生理性浓集的部位可能有效
和MIC最低抑菌浓度结合起来,抗菌能力都和这个指数有关
联合药物敏感试验
联合药物敏感试验的意义
治疗混合型感染
预防或推迟细菌耐药性的发生
避免细菌对一种或某种药物快速敏感
对某些耐药细菌引起的严重感染,联合用药比单一用药时效果更好
对某些细菌引起的严重感染,联合用药比单一用药时效果更好
细菌耐药机制
产生水解酶、灭活酶、钝化酶,导致药物作用降低
降低细菌细胞膜通透性,包括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和通道蛋白的丢失
药物无法进入到细菌内部,发生作用
细菌外排机制,增加药物的排泄
抗菌药物的靶点改变
包括青霉素结合位点、DNA解旋酶的位点
细菌耐药表型检测
青霉素耐药性和ß-内酰胺酶检测
所有青霉素类、ß-内酰胺类都要被修正为耐药
⭕️需要检测: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淋病奈瑟菌、厌氧菌
试验过程
在涂布了细菌的平板上放置纸片
阳性:绝壁的抑菌环
待测菌能产生分解有效物质的酶,完全抵抗抗生素,绝壁的边缘
阴性:沙滩样的抑菌环
没有产生灭活酶,还可以侵袭性的灭菌,模糊的边缘
实验试剂
大部分葡萄球菌需要苯唑西林或头孢西丁纸片,过夜
一些实验室 基于头孢硝噻吩检测金葡菌ß-内酰胺酶
结果阴性时用青霉素纸片扩散法进一步确证
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ß-内酰胺酶使用头孢硝噻吩纸片
甲氧西林/苯唑西林耐药
MRSA和耐甲氧西林的金葡菌,被检测出耐药
主要是携带mecA基因,不能被抗生素杀灭
⭕️需要检测:金葡菌、葡萄球菌
一旦为MRSA,需要修正所有ß类
⚠️只有头孢洛林、其他药物没有关系
只要不是ß-内酰胺类的就行
采用含4%NaCl和6µg/ml苯唑西林的MHA平板培养筛选MRSA
可以用万古霉素治疗
VISA、VRSA
耐万古霉素中介耐药金葡菌VISA、耐万古霉素的金葡菌VRSA
诱导克林霉素耐药性
对大环内酯耐药的葡萄球菌,可能会对克林霉素耐药
在大环内酯(红霉素等)的存在下,可能会诱导细菌对克林霉素耐药
⭕️需要检测:金葡菌、链球菌
测量金葡菌和链球菌
不同的纸片放置区域
D-test
出现截平的现象
有抑菌失败的迹象
在靠近红霉素的位置,诱导了细菌耐药,抑菌效果减弱
葡萄球菌耐药性
氨基糖苷类高水平耐药
本来氨基糖苷类(低浓度)对肠球菌无效
但是高浓度的本来有效
测量高浓度的是否耐药
利用高浓度的庆大霉素、链霉素对其测定
万古霉素耐药性检测
肠球菌耐药性
超广谱ß-内酰胺酶检测
ESBLs=一种酶,由质粒介导的,能水解青霉素、脱孢菌素等的酶,A、D类酶
测量是否存在分解有效成分的酶
⚠️能水解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单环ß-内酰胺类氨曲南,但是不能水解头霉素、碳青霉烯类
能被克拉维酸、舒巴坦、他唑巴坦等分解
该耐药菌产生的酶能够水解大部分ß内酰胺类的抗生素,但是不能完全分解掉!
初筛试验
头孢他啶(CAZ)、头孢噻肟(CTX)单独测试抑菌环
抑菌环很小,小于一定的直径
确证试验
头孢他啶(CAZ)和头孢他啶/克拉维酸(CAZ+C) 头孢噻肟(CTX)和头孢噻肟/克拉维酸(CTX+C)
复合物纸片进行检测,抑菌环如果扩大5mm以上,阳性、耐药
加了复合物才出现耐药
碳青霉烯酶检测
这类酶可以水解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主要分布在ß-内酰胺酶的ABD类中
⭕️需要检测: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科
A类酶:KPC,肺炎克雷博菌碳青霉烯类
金属ß-内酰胺酶:NMD、IMP等
根据酶的作用位点,分类
金属锌离子位点,EDTA协同
EDTA协同试验
在接种了细菌的平板上,贴上亚胺培南纸片,在隔壁1mm处放置滴加了EDTA的纸片;培养一段时间后,若EDTA处抑菌环扩大,则表示耐药
EDTA能够协同抑菌作用,阻止金属位点的结合
Ser酶作为位点
改良Hodge试验
待测菌的耐药效果增强
G-杆菌耐药性检测
ß-内酰胺酶有很多种,ABCD,不同种类的酶水解不同的成分,分别对应不同的抗生素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