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24-25章 病毒学概论
书本: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十二五”人卫版),本文提炼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归纳整理,涵盖本书所有核心内容,非常方便大家学习。适用于考试复习、预习,提高学习效率。
编辑于2024-09-22 15:44:18《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思维导图》作品集,系统梳理了血液细胞分析、形态学识别、流式细胞术、凝血功能检测等核心知识点。通过直观的思维导图形式,助力医学学习者与从业者快速掌握临床血液检验精髓,提升诊断效率与准确性。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思维导图》作品集,全面覆盖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精髓。该作品集以思维导图形式,深度解析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的检验流程、鉴定方法、药敏试验等关键词,助力医学检验人员快速掌握核心技能。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思维导图》作品集,系统整合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核心知识与技能。该作品集以思维导图形式,精准覆盖检验方法、质量控制、疾病诊断、实验室管理等关键词,助力医学检验人员快速掌握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精髓。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思维导图》作品集,系统梳理了血液细胞分析、形态学识别、流式细胞术、凝血功能检测等核心知识点。通过直观的思维导图形式,助力医学学习者与从业者快速掌握临床血液检验精髓,提升诊断效率与准确性。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思维导图》作品集,全面覆盖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精髓。该作品集以思维导图形式,深度解析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的检验流程、鉴定方法、药敏试验等关键词,助力医学检验人员快速掌握核心技能。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思维导图》作品集,系统整合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核心知识与技能。该作品集以思维导图形式,精准覆盖检验方法、质量控制、疾病诊断、实验室管理等关键词,助力医学检验人员快速掌握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精髓。
病毒学概论
病毒的形态学检查
显微镜技术
用于观察病毒在细胞增殖后出现的包涵体,对病毒感染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病毒的一种形态,抵抗不良环境
包涵体可以在细胞质和细胞核出现
胞质内包涵体
狂犬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
狂犬病毒:内基小体,嗜酸性包涵体
胞核内包涵体
巨细胞病毒
细胞核周围有一轮大型的嗜酸性包涵体
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均出现嗜酸性包涵体和巨核细胞
腺病毒
早期感染后包涵体呈嗜酸性,逐渐成熟后变成嗜碱性
胞质和胞核内包涵体
麻疹病毒
感染细胞后既可在细胞质内形成包涵体,也可以在胞核内形成包涵体
电镜技术
电镜直接检查
负染色电镜技术
超薄切片电镜
免疫电镜
抗原抗体作用,直接电镜检查
酶标或胶体金标免疫电镜技术
已被广泛用于各种电镜检查
病毒的培养与鉴定技术
培养
病毒的分离培养是病原学诊断的金标准,不同的病毒分离取决于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细胞培养
原代细胞
能较好的保有原有组织部的特性,对病毒最为敏感
用于直接从标本中分离的病毒
二倍体细胞
不能无限制连续传代
传代细胞
源自于肿瘤细胞,长期存活,生长旺盛
鸡胚培养
不同的鸡胚位置接种,培养特性不同的病毒
适用于病毒分离、疫苗生产、抗原大量制备、抗病毒药物研究
⚠️选择合适的接种部位是病毒分离成功的关键
动物接种
豚鼠
鉴定技术
病毒在细胞内增殖的鉴定指标
细胞病变
细胞病变效应CPE
病毒在敏感细胞内增殖时引起特有的细胞改变,可作为病毒增殖的指标
CPE包括细胞圆缩、分散、溶解等;细胞可以融合成多核巨细胞;细胞肿胀、颗粒增加、病变细胞聚集成葡萄状
多核巨细胞:属于细胞融合状态,多见于有包膜的病毒,很多个细胞能够融合在一起
形成包涵体
多见于狂犬病毒
总之就是敏感的细胞内如果有病毒,就会发生细胞病变
红细胞吸附
带有病毒传染的会有很多红细胞吸附在感染细胞周围
干扰现象
A病毒不引起CPE现象;B病毒引起CPE现象;但是AB病毒同时接种,会有A抑制B的效果
细胞培养液ph值的改变
证明细胞在代谢
病毒数量及病毒感染性测定
血凝试验
某些病毒表面的血凝素能够引起红细胞的凝集,以发生血凝反映的病毒液的最高稀释度作为该病毒的血凝效价
可以对病毒含量进行半定量的测定
血凝抑制试验
病毒液中加入病毒特异性抗体,抗体作用,抑制病毒的血凝现象
中和试验
观察特异性抗体是否中和相应的病毒,从而测定残存的病毒感染力
半数组织细胞感染量
空斑形成试验
病毒的非培养检验技术
免疫学检验技术
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
基因测序技术
病毒学个论
概述
病毒是体积微小、结构简单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三大特征
微小性
简单性
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只含有一种类型的核酸
只能是DNA或RNA病毒,没有共存类型的核酸
寄生性
在或细胞内寄生和繁殖
病毒结构
核心(核酸)
衣壳(蛋白)
辅助结构:某些病毒特有的包膜和包膜子粒或刺突
呼吸道病毒
由呼吸道侵犯或侵犯呼吸道的病毒
正黏病毒科
副黏病毒科
其他病毒科
共同特点
⚠️多为单股负链RNA病毒,有包膜和刺突
正黏病毒科
流感病毒
基本结构
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
核蛋白(NP)
RNA多聚酶
核衣壳
基质蛋白
磷脂双分子层
糖蛋白刺突
包膜
临床意义
飞沫传播,呼吸道传播,多发于冬春季节
甲型流感容易变异,传染性强,引起大流行
乙型流感病毒引起局部、中小型流行
临床以高热、畏寒、乏力、头痛、全身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为特征
生物学特性
由于核酸分节段,每个节段都是独立的基因组,基因在复制过程中极易发生基因重组而导致病毒变异
这也是同一个人反复感染流感病毒的原因
标本采集
一定要采集到上皮细胞,因为病毒在细胞内生长
鼻腔洗液、鼻咽拭子
⚠️一般不用痰标本
放在冰上运输,立即送检
直接抗原荧光染色:采集后立即处理,2-8度保存,不存放-20度
平时做实验的操作,标本不放-20
病毒分离培养
细胞培养
细胞病变CPE
细胞变圆、坏死、溶解、脱落
CPE常常不易观察到,常采用血凝试验或者免疫荧光来检测病毒的存在
直接抗原检测
荧光抗体染色
ELISA
免疫层析
核酸分型鉴定
禽流感病毒
甲型流感的一种亚型
副黏病毒科
麻疹病毒
人是麻疹病毒的唯一自然宿主
感染人体后可获得终身免疫力
临床意义
出现特殊的柯氏斑和广泛的皮肤斑丘疹
少数患儿会在恢复后发生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腮腺炎病毒
流行性腮腺炎病原体
临床意义
表现为腮腺肿大,并发有睾丸炎、卵巢炎和病毒性脑炎
病后可获得牢固的免疫力
副流感病毒
临床意义
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
只引起成人轻型的上呼吸道症状
微生物检验
抗原检验:间接免疫荧光和ELISA检测标本的抗原成分
呼吸道合胞病毒
婴幼儿支气管炎
重复感染较为普遍
可见CPE有融合细胞、多核巨细胞,胞内可有嗜酸性包涵体
其他呼吸道病毒
腺病毒
双股线状的DNA病毒,球形无包膜
风疹病毒
TORCH检验项目之一
引起胎儿致畸、流产、死胎等
血清学检验诊断
冠状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