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言语
这是一篇关于言语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言语相关理论,言语产生,言语感知和理解,言语活动中枢机制 ※※4(50),言语概述。
编辑于2024-10-15 22:22:58言语
言语感知和理解
言语感知
口头言语感知
借助听觉输入言语材料(语音)提供的信息对字词做出正确判断和分辨,用清晰度/可懂度来测量(听对词的百分数),无上下文时称清晰度,有上下文时称可懂度
①语音强度
语音强度为5分贝,可觉察不可分辨;超130分贝时引起不适、压、痛感觉
强度增加,词的清晰度增高:20—30分贝清晰度50%;70分贝时清晰度可达100%
②语音类似性
两音节共包括特征越多越容易混淆
③音位语音特征
分辨不同音位对口头言语感知重要,听懂中心字词要能分清语音
④噪音掩蔽
噪音强度越大掩蔽作用越大
⑤语境和预期
言语交际环境、音位恢复效应(将句子提供听觉信息储存直到能根据语境确定所失去音位)
⑥语言学知识
语义和句法的信息对提高言语清晰度有重义
书面言语感知
视觉系统接受文字材料提供的信息对字词做出正确判断和分辨,包括单词再认/句子阅读
①视知觉广度 ②知觉经验 ③阅读技能形成
言语理解 ※※
听/视觉输入言语/文字材料为基础,积动建构意义过程,又称“言语领会”,分词汇理解、句子理解、语篇理解三水平
词汇理解
又称词汇识别/通达,人接受输入语音/词形信息,并在脑中揭示词义的过程
①单词部位信息
字母、汉字,某部结构更重要
②字形结构
艾伟,字形合拢/横直线/对称等容易识别;彭瑞祥,左右结构比上下结构,独体结构汉字易识别
③正字法规则
字构成循规则,符规易识,一种内隐知识
④词长
词长效应(字母多/比划多识时间长);笔画数效应(笔画,同前)
⑤词频
频率效应
高频词觉察阈限低,识别时间短,低频词则相反
⑥语音的作用
拼音文字识别中语音对词义提取起重作;梅耶尔/启动实验范式
⑦语义的作用
具体/抽象、多义/单义等语义特征,意义多词比少词易识
⑧语境的作用
语境(有关联词/句子/课文)中出现单词识别阈限低
⑨词汇习得年龄
AOA效应:早学词比晚学词加工更快/准确
句子理解
字词理解基础上,对组成句子各分句法语义分析获得句义
①句子类型
反应时角度
真否定句>假否定句>假肯定句>真肯定句
②句法/语义分析
同一句话标点符号不同,理解有大区别,语义分析中符合逻辑句子易识
③词序
表达词的语法/意义的手段
例:汉语的主谓宾易理解
④语境
离开语境单独抽出句难理解
语篇理解
理解字词/句子基础上,运用推理、整合等方式解释文章意义
①语境
把自知验和当前话语结合有助文章理解,提供背景知识
②推理
推理弥补文章中没出现内容,包括结果推论
③图式/策略
有组织知识单元,信息在头脑中最一般/可预期的排列方式(背景/主题/情节/结局等),=阅读策略
④文章标记
对文章阅读、信息保持有促进作用(效果阅读水平高者大于低者)
⑤人们已有认知结构和先前知识经验
言语产生
言语表达,通过发音器官/手活动把要表达思想说、写、手势表达出来
研究方法
语误分析
①研究言语产生的主要方法 ②人把言语产生过程中发生错误单位当做言语产生单位 ③语误分析表明言语产生单位:音位/音节/语素/词/短语 ④句子是言语产生非常重要的单位
基于反应时的实验室实验
图词干扰范式
同时呈现图片单词使之语义/语音间形成干扰,以此探测言语产生
词汇产生
①词汇选择阶段 ②语音形式编码阶段 ③发音运动阶段
言语产生
安德森三阶段
构造-转化-执行阶段
勒韦三阶段
概念化-公式化-发音阶段
弗朗琴七阶段
①选择要表达意思 ②为分句选句法结构 ③把内容插句法结构中
④指定出词词法形式 ⑤指出代表分句的音位 ⑥选运动要求 ⑦发出分句
德尔四水平
语义-句法-构词法-语音(注意与上相似)
书写产生
海耶斯/弗拉沃
①计划阶段,目标/主题/背景信息/组织计划 ②转换阶段,表征转换为动作,内容成句子 ③回顾阶段,编辑修改
手势语
纽柯克
独立言语单位
汤普森
手势语的手边现象(舌尖效应)
言语相关理论
沃尔夫假说/语言相对论 (linguistic relativity)
即在不同文化下,不同语言的结构、意义、使用等方面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使用者的思维方式(语言影响人对客观世的感知、世界观、人思维)
转换语法生成理论
乔姆斯基
任何一个语句都包含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 ①表层结构:实际上的语句形式、说话时声音、书写书面形式 ②深层结构:指说话者试图表达的意思
规律
①同一深层结构可以用不同表层结构来体现 ②一个表层结构也可以包含两个或更多深层结构(语句歧义)
言语活动中枢机制 ※※4(50)
1.言语运动中枢区
布洛卡区
左半球额叶后下部外侧裂上
损
①运动性/表达性失语症:阅读/理解/书写/发音器官正常,但发音困难,不能正常说话 ②不能使用代/连/动词/复杂句法结构,电报式语句,词语反复现象,丧失说话愿望
2.言语听觉中枢
威尔尼克区
左半球颞上回
损
①听觉/接受性失语症,能听别人说话声音,但不理解语言意义 ②能重复别人话但错误估计词义,谈吐自由,说话快但没意义 ③切断/损伤威尔尼克区与布洛卡区联系神经纤维束—弓形束也产同果
3.言语视觉中枢
角回
顶枕叶交界处
损
①语义性失语症,口语与书面语失转换功能 ②看到物体与听到物名失去联系,丧失正确匹配的能力
4.言语书写中枢
艾克斯勒区
额叶中回
损
失写症:主管书写,其他运动机能正常却不能写字绘画
5.复杂语言网络
背侧通路(语音加工)
部分维尔尼克区;弓形束;布洛卡区;角回;运动区等
腹侧通路(语义加工)
部分维尔尼克区;听觉联合区;颞中下回;颞极等
言语概述
概述※
语言
词为基本单位/语法为构造规则组成符号系统
具社会性/生成件等其他符号系统所没有特征
言语
“实际的话语”,人们利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
包括听、读(感觉和理解的过程)、说、写(表达过程)等过程
比较
不同: ①语言是社会现象,言语是心理现象,语言与社会共存亡,言语与人的生命相依存 ②语言是人交际工具,言语是人用语言工具交流思想/感情的过程 联系: ①言语离不开语言:言语以语言为载体,遵循语言词汇和语法规则才能正确表达自己思想/情感 ②语言离不开言语:语言通过言语活动才能发挥作用成为活语言,发展完善更新淘汰
结构※※
①音位
区别语义最小语音单位
音调
②词素 /语素
最小音义结合单位,组词要素
分为自由(组合独立皆可)/黏着(组合成词)语素
词根词缀
③词
言语中独立运用最小单位,言语基本结构材料
图形/语音/语义/构词法/语法结合体
④句子
独立表达完整语义的结构单位,语言表达最基本形式
种类※4
言语形式展开性:书面言语>独白言语>对话言语>内部言语
外部言语
①口头言语
a.对话言语
两人/几人直接交流时言语活动: 情境性/直接合作性/简略性/反应性
最基本言语形式,其他形式由此为基
聊天辩论
b.独白言语
个人独自进行,与叙述思想/情感相联系,较长连贯言语:独白(独立)/开展/计划性
演讲报告
②书面言语
文字表达自己思想/阅读接受别人影响:随意/开展/计划性
内部言语
支人思维活动正常进行,不出声、自问自答的言语活动
特点
①隐蔽性
不出声言语,它以语音隐蔽性为显著特点
②简略性
不用来直接交际,因此具不连贯/完整/受语法规则约束
语言从深层结构向表层结构转化困难的原因
③
也要使用言语器官(声带有震动准备状态)
④
外言基础产,对外言计划起重作,支持思维活动
手势语
通可见手势,配合身体、面部表情来传递信息的言语形式
特征
① 规则性 (结构性)
受一定规则约束,符合规则才能被接受
②创造性 (开放性)
有限规则,无限理解
例:儿童出生后的言语学习,产生未听过语句
③离散性
说话时运用的语言由离散数种有限的单元构成
④指代性
成分指代事物或抽象概念
⑤意义性
一词一句皆有含义
⑥任意性
言语符号和其所代表的意义间没有必然逻辑联系
⑦个体性
差异性和多变性,每个人不同风格,不同场合心境表达方式不同
⑧目的性
使用语言为达到目的,满足交际需要
⑨社会性
言语是个体用符号进行交际,具社会性,社会约定俗成,人与人间
功能
①符号功能
保存传授社会历史经验的手段
②交际功能
人间进行交际交流思想情感的工具
③概括与创造
人类思维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