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教育的基本规律
这是一个关于教育的基本规律的思维导图,包含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相关理论等。
编辑于2024-10-23 10:08:10这是一个关于教育心理学概述的思维导图,概念:是一门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
这是一个关于新课程改革的思维导图,1999年6月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课程体系、结构、内容”。
这是一个关于教师职业道德的思维导图,含义及作用:最根本的指导准则和道德要求,贯穿于劳动的始终,道德行为的总和,本质属性,统帅整个教师职业道德体系,衡量和判断教师行为善恶的最高道德标准,指导、统帅、裁决的作用,忠于人民教育事业,要求全体教师忠诚于社会主义的根本利益。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这是一个关于教育心理学概述的思维导图,概念:是一门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
这是一个关于新课程改革的思维导图,1999年6月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课程体系、结构、内容”。
这是一个关于教师职业道德的思维导图,含义及作用:最根本的指导准则和道德要求,贯穿于劳动的始终,道德行为的总和,本质属性,统帅整个教师职业道德体系,衡量和判断教师行为善恶的最高道德标准,指导、统帅、裁决的作用,忠于人民教育事业,要求全体教师忠诚于社会主义的根本利益。
教育的基本规律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与社会生产力
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最基本,最内在)
决定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制约人才培养的规模和教育结构
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与手段
制约着学校的专业设置
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口诀:内人解手真龟速
经济功能
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教育是科学知识在生产的重要手段
教育是发展科学的重要手段
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领教慕容体格)
决定教育的性质
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决定受教育权
决定教育目的 直接决定 根本任务是培养人
决定教育内容的取舍
决定教育体制
制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政治功能
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主要途径
促进政治民主化进程,但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
与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对教育的动力作用 科技进步是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
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科学技术影响教育技术
教育的科技功能
教育能够完成科学知识再生产
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教育促进科研技术成果的开发利用
教育与文化
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具有价值定性作用
促进学校课程的发展
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
影响着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教育的文化功能
传承文化 传递,保存,活化
教育能够改造文化 选择和整理,提升文化
教育能够传播,交流和融合文化
教育能够更新和创造文化
学校文化 华勒
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功能
导向功能 凝聚功能 规范功能 激励功能
文化特征
互动性 渗透性 传承性
构成
观念文化 (精神文化)
核心,最高层次 校风,班风,学校人际关系 基本成分:认知成分,情感成分,价值成分,理想成分
物质文化
基础 学校环境文化,设施文化
组织制度文化 (规范文化)
内在机制,保障 学校的传统、仪式、规章制度 表达方式:保证学校正常运行的组织形态;规章制度;角色规范
学生文化
特征: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生成性
教育与人口
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人口数量影响教育规模
人口结构影响教育结构
人口质量影响教育质量
人口功能
教育可以减少人口数量,是控制人口增长的手段之一
教育可以提高人口素质,是改变人口质量的手段之一
教育可以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化
教育有利于人口的迁移
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
横向流动:跳槽 纵向流动:升职
教育的生态功能
树立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 普及生态文明知识,提高民族素质 引导建设生态文化的社会活动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相关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 苏尔茨
改变了人们把教育看作纯粹的福利性事业认识的理论
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的核心
教育水平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为33%
教育独立论 蔡元培
教育经费独立,教育行政独立,教育学术和内容独立,教育脱离宗教而独立
教育万能论
康德: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为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
爱尔维修:人受了什么样的教育,就成为什么样的人
洛克: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由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
华生: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
教育无用论
柏拉图,高尔顿 教育对人的发展无能为力
筛选假设理论 (文凭理论)
伯格,斯蒂格利茨
劳动力市场理论
皮里奥,迈克尔·史潘斯 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
教育与人的发展
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
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
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内发论
孟子:性善论,“万物皆有备于我”
弗洛伊德:性本能
威尔逊:基因复制
格塞尔: 双生子爬楼梯实验 成熟机制
霍尔:一两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复演论
高尔顿:优生学 遗传决定论的创始人
卢梭:“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一旦到了人的手里,就全都变坏了”
柏拉图:观念先天存在
桑代克:双生子智力相关研究 智慧80%决定于基因
基督教:原罪说
口诀:孟子复活为庐图高歌
外铄论
墨子:素丝说
荀子:化性起伪
洛克:白板说
华生: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
斯金纳:强化或惩罚
纽曼:分居同卵双生子研究
口诀:外出寻找金色落花生曼
二因素论 (辐合论)
施泰伦:遗传+环境=发展
吴伟士(伍德沃斯)遗传×环境=发展
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皮亚杰,杜威,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遗传
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是人心发展的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
遗传数值具有先天的相对稳定性,又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遗传不起决定作用,遗传决定论是错误的,遗传的作用在总体上呈递减趋势
环境
社会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变成现实
环境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的动力
环境不决定人的发展
人对环境的反应是能动的
教育
主导作用
原因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能有效的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对人的影响更加系统全面和深刻
表现
对于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
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对于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特殊性
目的性,系统性,选择性,专门性,基础性
个体主观能动性
内在动力,决定性因素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高层次表现为创造性
三个层次:真理活动,心理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最高层次)
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顺序性
从…到…
循序渐进
阶段性
年龄+特征
“一刀切”“一锅煮” 最近发展区
不平衡性
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平衡 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
有快慢
抓关键期 劳伦兹
互补性
生理与生理 生理与心理
长善救失,扬长避短
个别差异性
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
因材施教
稳定性和可变性
稳定性:身心发展的顺序、过程、速度大体相同 可变性:不同环境和教育条件中,同一年龄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是有差异的
加强教育教学工作的计划性和灵活性
整体性
着眼于学生的整体,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 认知因素与非认知因素、意识与潜意识、科学与艺术的统一
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