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教育制度
这是一个关于教育制度的思维导图,将知识点进行了归纳整理,涵盖所有核心内容,非常方便大家学习。适用于考试复习、预习,提高学习效率。赶紧收藏一起学习吧!
这是一个关于教育心理学概述的思维导图,概念:是一门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
这是一个关于新课程改革的思维导图,1999年6月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课程体系、结构、内容”。
这是一个关于教师职业道德的思维导图,含义及作用:最根本的指导准则和道德要求,贯穿于劳动的始终,道德行为的总和,本质属性,统帅整个教师职业道德体系,衡量和判断教师行为善恶的最高道德标准,指导、统帅、裁决的作用,忠于人民教育事业,要求全体教师忠诚于社会主义的根本利益。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教育制度
内涵
广义:国民教育制度,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的总和
狭义:学校教育制度,学制,学校的性质、任务、要求、入学条件、 修业年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地位:核心和主体地位,体现了一个国家国民教育制度的实质
要素:学校类型,学校级别,学校结构
特点
历史性,客观性,强制性,规范性(取向性)
依据/因素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生产力和科技,人口,民族文化和教育传统。
个体: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学制本身: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双轨制
19世纪,出现最早,欧洲,英国,法国,德国
两个轨道
精英教育(学术)自上而下
大众教育(职业)自下而上
不利于教育的普及和平等,提高了办学效益
单轨制
1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
自下而上,一个系统多个分段
有利于教育的普及,但教育参差不齐
分支型学制 (中间型学制)
20世纪上半叶,苏联,中国
上通下达,左右通畅
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
前制度化教育
始于原始社会教育,奴隶社会初期逐步出现了定型的形式化教育(实体化教育)
学校是其重要标志 有学校无学制
制度化教育
世界标志: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
中国标志:清朝末年“废科举,兴学堂”,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
中国近代完备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1904年的《奏定学堂章程》
非制度化教育
库姆斯“非正规教育”、伊里奇“非学校化”
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终身学习,学习型社会
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高等教育大众化
马丁·特罗:低于15%属于精英教育阶段;大于15%,小于50%为大众化阶段 大于50%为普及化阶段。 我国跨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
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
教育的国际交流加强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旧中国的学制沿革
1902,壬寅学制
《钦定学堂章程》张百熙拟定
以日本学制为蓝本 最早颁布但未实施
标志着师范教育的开端,最早规定义务教育的阶段的学制
1904,癸卯学制
《奏定学堂章程》张之洞,荣庆,张百熙重新修订拟定
第一部颁布并实施,借鉴日本
主要内容
“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不许男女同校,轻视女子教育
最早将小学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范围,将初等小学堂规划为强迫教育阶段
最早确立职业教育体系
中国教育近代化开始
修业年限最长(三段七级,26年)
1912—1913,壬子癸丑学制
南京临时政府 蔡元培 日本
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
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充实了自然科学的内容,将学堂改为学校,蒙养院改为蒙养园
将大学分为预科,本科,大学院三个层次
1922,壬戌学制 (新学制/六三三学制)
北洋军阀 美国
以学龄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划分学校教育阶段
在高中增加职业科→最早兼顾升学和就业
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新教育制度确立
中国近代史上实施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学制
新中国的学制沿革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两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两重:重点大学,重点学科
明确规定基础教育应该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
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育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 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结构
层次/阶段
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类别
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特殊教育
普通中小学教育的性质属于基础教育
我国当前学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加强基础教育,落实义务教育
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教育技术
稳固发展高等教育,走以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
重视成人教育,发展终身教育
义务教育制度
概述
以法律形式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 国民基础教育
特征:强制性(最大特点),普及性,免费性
起源与发展
1763年德国颁布《普及义务教育法》
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最早提出九年义务教育文件
2006年9月1日起开始实施新的《义务教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