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实验心理学
西南大学347考研重点,实验心理学是以科学的实验方法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的学科。介绍详细,助你轻松备考!
编辑于2024-12-08 17:16:14实验
一、概述
实验研究一般程序
课题选择与文献查阅
提出问题与研究假设
实验设计与实施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研究结果讨论
研究结果撰写
研究报告组成
题目和作者
摘要和关键词
引言或问题提出
方法
结果
讨论和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实验设计模板
1.实验目的
抄题干(探讨/研究A对B的影响)
2.实验假设
体现差异的实验目的
3.实验方法
⑴实验设计类型
A×B间/内/混(没要求尽量选间)
①自变量:是什么、操作定义及水平、类型
②因变量:是什么、观测指标(因为/测量/神经生理指标)
③额外变量:来源、控制方法
⑵被试的选择和分组
被试选择、被试量
⑶实验材料和仪器
涉及到的材料和仪器
⑷实验程序
分步骤写流程(被试、实验处理)
4.数据统计分析
选择适当统计方法(t检验、方差分析)
5.预期结果
阐述统计结果(多因素可能存在交互作用、主效应)
6.结论
简要概述结果
次级
实验心理学由来
费希纳
量化心灵
《心物纲要》、极平恒三方法
阈限、负感觉、负数表示无意识
对数定律
冯特
首提心理用实验
第一个实验室、独立科学
《心理学大纲》、感情三维度、量化研究、创立实验
《感官知觉学说共献》首次讲到实验心理学
培养人才、《生心原理》
艾宾浩斯
高级心理先河
节省法
无意义音节
遗忘曲线
G.E缪勒(两著作)
《感觉的注意学说》
《心物原理》
屈尔佩
经验事实的科学
用联想、系统实内法、研究思维
铁钦纳
反哲学、主实验
《实验心理学》,完整体系
实验心理学科学属性
何谓科学
皮尔斯确定信念三种非科学方法:权威、注意凝聚、先验
科学方法标志:经验观察、自我校正
误区:不是万能的、并不背离真实生活
方法
观察、实验(见心导)
相关
含义:不同、量化、相关关系
优:验预具数范基
缺:不因果
改进:将相关建立在观察基础上、利用交叉滞后法来逼近因果关系解释
交叉滞后相关
在两个时间点测定两个变量相关系数,通过比较交叉滞后的相关系数,找出相关差异的变化方向,确定变量间关系
伦理
一般伦理
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严谨审慎的工作作风
人类被试:知情同意、退出自由、免受伤害、保密原则
动物被试:减少、优化、取代
二、实验研究基本问题
名解
实验
含义:认为控制、操纵环境,导致某些行为发生并进行观察、记录和解释的科学方法。
实验心理学
含义:运用实验法对在实验环境心理和行为进行研究的心理学。
实验范式
含义:被有相同或类似目的的后人多次沿用的经典实验。
理论可证伪性
含义:波普尔提出,指理论各种预测有被证伪的可能性时,该理论才可能是科学理论。
操作定义
含义:也叫操作主义,指用操作手段或测量方法来定义该概念。
实验研究中的变量
自变量及其操纵
含义:也叫刺激变量、独立变量,由实验者操控,对被试产生影响变量。
种类:
①作业变量:实验中呈现和被试有关的刺激。
②环境变量:实验时环境特点。
③被试变量:被试特点。又分机体变量和暂时被试变量。
操纵
①下操作定义(布里奇曼:根据测定程序下定义)
②确定处理水平(3-5个)【注:自变量不同情况称为水平】
③校准仪器
④控制刺激呈现方式
因变量及其观测(反应变量)
含义:也叫反应变量、依从变量,由自变量引起被试的特定反应。
观测指标
①客观指标:反应速度、速度差异、正确性、标准、难度、生化指标。
②主观指标:口语记录(口语报告)
观测方法
①反应控制:指导语。
②选择恰当因变量指标:客观性、有效性、数量化。
③避免量程限制:天花板效应、地板效应。
额外变量及其控制
含义:与实验无关,但对被试反应产生影响的变量。
特点:系统额外变量、随机额外变量
来源
①环境方面;②数据处理方面;
③被试方面:要求特征、霍桑效应、安慰剂效应、约翰.亨利效应。
④主试方面:实验者效应(也叫期待效应、罗森塔尔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毕马龙效应)。
⑤实验设计方面:顺序效应、练习效应、疲劳效应、空间误差。
控制
①消除法:直接排除额外变量、双盲控制法.
②恒定法:无法消除,则保持相对恒定。
③随机取样法:平衡被试个体差异的方法。
④等组匹配法:使被试特质一定程度上同质。
⑤抵消平衡法:ABBA法和拉丁方设计。
⑥统计控制法:剔除极端数据(协方差分析偏相关等)
实验研究信度和效度
实验研究信度
含义:指实验结论的可靠性和一致性程度。
影响因素
观察量(样本量)
对结果的统计检验
验证
直接验证:直接进行重复验证
系统验证:引入原来未加控制的变量。
概念验证:验证一个现象,可能与原设计不同。
实验研究效度
含义:指实验结果准确性和有效性程度。
内部效度
含义:实验中自变量与因变量间因果关系明确程度。
影响因素:
①主试-被试间的相互作用、要求特征和实验者效应。
②统计回归:对有极端特性被试影响大。
③其他:A.历史:特定事件 B.成熟:身心变化
C.选择:不相等或有偏性D.测验:前测产生影响
E.被试亡失F.仪器使用G.各因素交互作用
外部效度
含义:也叫生态效度,指实验结果代表性和适用性。
影响因素
①实验环境人为性;
②被试样本缺乏代表性;
③测量工具局限性。
构思效度
含义:也叫结构效度、构念效度,指测验实际测到所要测量的理论结构或特质的程度。
理论条件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形成对问题假设的结构网络
要对操作水平和测量指标做出严格定义和界定。
影响因素
研究假设解释
操作过程单一性
实验方法局限性
主试被试影响
实验处理交互作用
统计结论效度
含义:指实验数据分析的恰当性和准确性。
保证条件
数据质量
统计检验的假设
影响因素
统计功效低
违反统计检验假设
测量信度低
实验处理施测的可靠性
无关因素影响
被试异质性
关系
内部效度与外部效度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一般要保证内部效度下,尽量提高外部效度。
信度与效度关系
信度是效度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效度受信度的制约,信度系数的平方根是效度系数的最高限度。
三、实验设计
名解
实验设计
含义:就是进行科学实验前做的具体计划,主要是用来控制额外条件和安排实验程序。评价标准:信效度、无关变量控制、推广性
因素
含义:既自变量,既实验者操纵,对被试产生影响的变量。
因素水平
含义:自变量取值个数,也叫自变量水平。
处理水平
含义:多个因素多个水平的结合,也叫实验处理。
主效应
含义:一个因素不同水平引起的变异。N
事后检验
含义:又叫事后比较,对同一自变量不同水平(>3)的平均数进行比较,得出自变量水平间的差异。
交互作用
含义:当一因素的水平在另一因素不同水平上变化趋势不一致时,则存在交互作用。2ⁿ-n-1
简单效应
含义:分析存在交互作用中各水平具体不一致的情况。n(N-1)
大样本设计
含义:被试人数≥30的实验研究。
小样本设计
含义:被试人数≤30的实验研究,包括
ABA设计:第一个A表示基准状态,B表示实验处理阶段,带二个A为当不接受实验处理时被试情况。
多基线设计:指当一种行为或一个被试正在接受处理时,另一种仍处于基线条件下。
单因素实验设计
含义:实验设计最简单形式,只有有一个自变量。
多因素实验设计
含义:同一实验设计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自变量的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
非准真
非实验设计
前实验设计
单后
单前后
固比
事后设计(回溯设计)
相关
准则组
准实验设计
单组准实验设计(2)
时序
相等时样
多组准实验设计(2)
不等实控前后
不等实控前后时序
平衡设计(拉丁方设计)
真实验设计
完全随机设计(组间)
单因素设计(4)
随实控前后
随实控后
随多后
所罗门
多因素设计(完全随机析因设计)
随机区组设计
间内混
被试间设计
含义:每个被试只接受一个自变量水平处理的实验。
优点:处理间互不干扰
缺点:被试多,有个体差异
解决方法:匹配法、随机化法
被试内设计
含义:每个被试都接受所有水平处理的实验。
优点:被试少、可消除个体差异、更敏感
缺点:练习效应、疲劳效应
解决方法:抵消平衡法(ABBA、拉丁方)
混合设计
含义:在一个实验设计中既有被试内自变量,又有被试间自变量。
评价:综合被试内和被试间优点,更有效控制额外变量,有利于揭示变量间因果关系。
四、反应时法
五、心理物理学方法
阈限
感觉阈限(阈值):刚刚引起反应的刺激量,包括绝对阈限和差别阈限。
绝对阈限(RL):刚刚引起心理感受的刺激量。50%
差别阈限(DL):刚刚引起差别感受的刺激量。50%
阈限的测量
极限法(最小变化法,序列探索法,最小可觉差法)
①误差:期望、习惯、疲劳、练习
②控制:ABBA法或多层次ABBA法、起点随机、递增或递减数量相等、小步子变化
平均差误法(调整法、再造法、均等法)
①误差:动作、时间、空间
②控制:多层次ABBA法、起始位置随机、从小到大,从大到小比较刺激,实验次数相等
恒定刺激法(正误法、次数法)
①误差:练习、疲劳、时间、空间。
②控制:多层次ABBA法、随机呈现刺激、保证实验次数、必须二选一
信号检测论
含义:是一种既能测量被试反应倾向,又能测量被试辨别能力的现代心理物理法。
优点:能分离感受性和主观标准。
信号和噪音
信号:呈现噪音背景上的刺激(SN)。
噪音:一切对信号起干扰作用的因素都可以当作噪音(N)。
辨别力d'=Z击中-Z虚报(相对稳定)
判断标准β=O击中/O虚报(>1严 =1适中 <1松)
β影响因素
先定概率(概率越大,β越小)
奖励方法(奖励报告信号,β越小)
报告标准C:既被试感受的经验程度。
应用:医学研究与临床诊断、心理研究、工业心理学应用
ROC曲线
含义:也称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等感受性曲线,以击中率为纵轴,虚报率为横轴。既在特定刺激下,由于采用不同标准得出不同结果画出的曲线。
特征
β独立于d'
曲率反应d',离偶然事件越远越大
曲线各点感受相同,标准不同,左下标准严,高
如把曲线坐标轴变成Z,则变成直线,验证了方差齐性假设
方法:有无、评价、迫选
次级
三种测量方法比较
共同点
①都要选择好刺激序列和反应序列;
②都要尽量简化对刺激所做的反应;
③都需要较多的测量次数。
不同点
①符合阈限操作定义的程度不同(恒>最>平);
②实验误差和控制方面不同;
③实验效率不同(平>恒>最)。
心理量表建立方法
顺序量表
等级排列(直接 顺序排列)
对偶比较(间接 配对比较)
等距量表
感觉等距(直接 二分法)
差别阈限(间接 韦伯、费希纳定律)
比率量表
感觉比例(直接 分段法)
数量估计(直接 斯蒂文森幂定律)
补充
主要心理学实验
长时记忆实验
节省法
回忆法
系列回忆
对偶联合回忆
自由回忆
再认法
内隐记忆实验
测量
知觉辨认、模糊字辨认
词干补笔、残词补笔、其他
物体决定任务、加工分离程序
范式
人工语法
序列学习
复杂系统控制
信号检测
前瞻记忆实验范式
实验法:双任务范式
自然法
情景模拟法
错误记忆实验
两大经典实验
系列再生实验
重复再生实验 幽灵战船
研究范式
联想研究范式 单词
集中联想程序范式 DRM范式
类别联想程序范式
无意识研究范式 单词
stroop效应范式
错误再认范式
排除测验范式
误导信息干扰范式 事件
KK范式 事件
错误链接范式 单词图片脸谱
理论模型
内隐激活反应理论 安德伍德,IRA
模糊痕迹理论 布雷纳德,雷纳,FTT
来源检测框架 SMF
注意研究范式
提示范式
易化作用
返回抑制
返回抑制作用:300ms
搜索范式
双任务范式
注意瞬脱AB现象:400ms
过滤范式
双耳分听技术V
stroop范式
负启动范式
整体-局部范式
双侧任务范式
视觉注意常用范式
点探测、启动、空间线索
快速序列呈现、快速系列视觉呈现
多目标追踪、跨通道呈现技术、眼动技术
跨通道的注意研究范式
注意搜索
非注意盲
变化盲
选择性注意
相等时间样本设计
含义:使用两个相等的时间样本,一个进行实验处理,另一个不处理。
评价:能控制内部效度的影响因素,但不能有效控制外部效度的影响因素。
统计分析:方差分析
时间序列设计
含义:对一组被试进行周期性测量,在测量时间序列中引进实验处理,然后比较测量前后差异。
优点:可控制成熟、测量因素、统计回归带来的影响。
缺点
没控制组,不好控制额外变量。
不能控制测量与处理的交互作用。
多次前测会降低测验的敏感性。
统计分析:相关t检验、非参检验、回归分析
常用实验技术
经颅电刺激技术(tDCS)
评价:无创脑刺激技术
作用机制:阴阳两极和伪刺激直流电作用大脑皮质,调节神经网络。
经颅磁刺激技术(TMS)
优点:无创、高时间、高空间
缺点:只能深入皮层1~2cm、有副作用(头痛、恶心)、有癫痫病不能用
作用机制:头皮放电形成瞬变磁场,诱发感应电流,对神经元抑制或者兴奋。
与PET、FMRI、MEG并称21世纪四大脑科学技术
近红外光学成像技术(fNIRS)
优点:无创、可移动、便宜
缺点:只能作用大脑皮层、低空间
作用机制:用红外光衰减量推知脑区神经活动强度。
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
优点:高时间、便宜、无创
缺点:低空间
应用:注意的生理点研究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PET)
优点:可探查脑深层部位
缺点:贵、有创、低时间、成像慢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
优点:无创、高空间、有图像、成像快、参数多
缺点:低时间、噪音大、不适合幽闭症
脑磁图(MEG)
优点:高时间、定位准
缺点:贵、只对某些兴奋源敏感
好量表的三个条件:
(1)符合三种基本假设
①不是a=b就是a≠b;
②若a=b,且b=c,则a=c;
③若a>b,b>c,则a>c;
(2)有系统的测量理论。
(3)用直线量表法进行核对。
内隐记忆实验起源
启动效应
遗忘病人实验
实验性分离
加工分离程序 PDP范式
四种假设 雅各比
理论理解
多重记忆系统 图尔文SPI
传输适当认知程序 罗迪格
实验心理学
含义:实验就是在控制条件下进行观察。
特点
要控制变量,认为创设一定情境
基本目的在于揭示变量间因果关系
有严格的研究设计
基本形式
因素型实验
函数型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