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心理学绪论
普通心理学绪论,普通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主干和入门学科,主要研究正常成人心理现象的基本规律。它涵盖了心理学的理论原则和方法、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特征的基本原理。
我梳理了普通心理学意志章节考试常考的知识点,内容详实、条理清晰、易于理解,有需要的同学可以自行下载~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我梳理了普通心理学情绪与情感考试常考的知识点,内容详实、条理清晰、易于理解,有需要的同学可以自行下载~希望对你有帮助!
我梳理了普通心理学想象的相关内容,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这是一种高级、复杂的认识活动,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思维过程。想象主要以图形信息为处理对象,而不是语词和符号。希望对你有帮助~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两宋
民法分论
普通心理学绪论
心理学研究对象:一般认为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心理过程
认知过程
就是人脑接受、储存、加工各种信息的过程
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是获取信息并运用信息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
情感过程
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会出现某种态度,产生某种感受或体验
例如,获得学习成功的喜悦,失去亲人的悲伤等
意志过程
个体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和支配自身的行动,克服困难去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例如,人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毅力、决心、坚强等
心理现象
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
情感过程(情绪和情感)
意志过程(毅力、决心、坚强等)
心理状态
认知状态(好奇、疑惑、沉思等)
情感状态(淡泊、焦虑、渴求等)
意志状态(克制、犹豫、镇定等)
个性心理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价值观、世界观等)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等)
心理的实质
心理是脑的机能
心理是以神经系统为基础的一种物质世界的反映形式
心理水平的发展与人脑对发育成熟过程紧密联系
脑部损伤和病变会引起心理机能的丧失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人的心理活动内容来源于客观现实,如《西游记》中猪八戒降妖除魔使用的兵器,其实就是当时农民劳动常用的农具——钉耙
人的心理的产生和发展受社会生活实践制约,如印度狼孩的事例
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
心理学的任务
描述
即对心理事实用科学语言予以叙述,以便人们认识它
心理学研究的最基本目的在于其对研究对象的特点和状况做出准确的描述
例如,在心理学与教育学研究中经常需要描述被试的思维发展水平、学生的能力状况、学生的学习成绩等基本情况,正是有了科学的描述,才可能进一步揭示现象或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解释
对个体行为做进一步分析,探索产生该行为的可能原因
如果说描述是解决“是什么”的问题的话,那么解释就是说明“为什么”
例如,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的记忆能力会发生规律性的变化
预测
根据建立起来的某一科学理论,通过一系列的逻辑推理,对研究对象以后的发展变化和特定情境中的反应做出推断的过程
例如,根据行为主义“强化理论”,研究者可以预测,如果某一行为在发生之后受到奖励,就会增加这一行为发生的频率
例如,根据行为主义“强化理论”研究者可以预测,如果某一行为在发生之后受到奖励,就会增加这一行为发生的频率
控制
根据科学理论操纵研究对象某一变量的决定条件或创设一定情境,使研究对象产生理论预期的改变或发展
研究心理是为了有效地调控人的心理,使之利于社会、群体和个人的健全发展,这是心理学的根本任务
例如,欲增加儿童的助人行为,就可依据强化理论,通过对偶然出现的助人行为的奖励,达到助人行为频率增加的目的
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与方法
心理学研究的原则
客观性原则:实事求是,按事物的本来面目加以考察
系统性原则:把各种心理现象放在整体性的、动态的和相互联系的系统中进行分析
教育性原则:在进行心理学研究时,应有利于教育,有利于个体身心健康的角度来设计和实施研究
发展性原则:把心理现象看作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用发展变化的观点去认识人的心理活动
心理学研究的方法
观察法
是研究者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的科学仪器,在自然状态或是人为控制状态下,对客观事物,研究人群活动及互动情况进行仔细观察、分析,以获得第一手事实资料的一种收集数据资料方法
例如,通过观察班级、宿舍的环境布置,可以了解学校班级文化与宿舍文化管理
实验法
有目的地控制一定条件或创设一定情境,以引起被试的某些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
实验室实验法
这是在实验室内利用一定的设施,控制一定的条件,并借助专门的实验仪器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例如,当我们需要知道室内光度对学生视觉阅读效果有什么影响时,即可选择正常同等视力的若干名学生作为被试,在实验室的设备条件下,一面控制室内光亮度的不同变化(自变量),一面测量被试在不同亮度下阅读的速度(因变量)
自然实验法
在日常生活等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和控制一定条件来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例如,研究教师评价对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问题
调查法
以搜集被试各种资料来间接了解其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
包括访谈法、问卷法、活动产品分析法
测验法
通过测验来研究被测者心理,行为特征的一种方法
它一般是用一套标准化了的题目,按照规定的程序,对被测者的某些或某方面的心理品质进行测量,从而做出被测者某方面发展水平或特点的评定与诊断
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冯特
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的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
西方心理学的发展
构造主义
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
观点:❶应用主张研究意识的构成元素:感觉、表象和情感 ❷认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为实验内省法
机能主义
代表人物:杜威、詹姆斯、安吉儿、卡尔
观点:❶主张研究意识的作用 ❷提出“意识流”的概念,认为意识流是一种不断的、川流不息的过程
行为主义
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班杜拉
观点:❶反对内省,主张实验方法进行客观研究 ❷否认心理、意识、强调行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在后天环境影响下形成的
格式塔心理学
代表人物:韦特海默、柯勒、考夫卡
观点:❶反对研究意识的元素 ❷主张研究意识的整体 ❸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精神分析
代表人物:弗洛伊德
观点:❶本我、自我、超我 ❷主张“性欲论” ❸起源于精神病人的研究,研究无意识的人和人的异常行为
认知心理学
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
观点:❶研究人格,认为人性本善,人们都有实现自我的需要,即成长和发展的需要 ❷认为人有自由意志,重视人自身的价值,提倡充分发挥人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