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孔子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孔子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将知识点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记忆。直击重点,可以作为学习笔记和复习资料。
第二章 -四书五经,将知识点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记忆。直击重点,可以作为学习笔记和复习资料。有需要的同学,可以收藏哟!
第三章 -秦汉时期的教育,将知识点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记忆。直击重点,可以作为学习笔记和复习资料。有需要的同学,可以收藏哟!
第三章 -董仲舒,将知识点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记忆。直击重点,可以作为学习笔记和复习资料。有需要的同学,可以收藏哟!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两宋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孔子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一、 教育实践
1. 办私学
规模最大、数量最多、影响最深远,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
2. 编订六经
《诗》、《书》、《礼》、《乐》、《易》、《春秋》,继承并发展了西周的“六艺”,奠定儒家教学的内容基础
二、 教育作用
1. 对社会 (庶、富、教)
(1) 中国古代教育史最早论述教育与经济关系的教育家
(2) 先庶(较多的劳动力)—》、再富(人民丰富的物质生活)—》、再教(伦理道德教育)
2. 对个人 (性相近,习相远)
(1) 含义:性(先天素质)、习(后天教育与环境);人出生时先天素质没有多大差别,是后天教育和环境使人有很大差别
(2) 教育作用与人性
1||| 生而知之者(上智)
2||| 学而知之者,困而学之(中人);教育对中人起作用
3||| 困而不学(下愚)(奴隶和女子)教育不起作用,孔子思想的局限
(3) 评价
1||| 肯定了教育和环境对人的作用
2||| 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天赋高贵的传统思想,促进了人们求学积极性
3||| 将人性论分等级,不科学
三、 教育对象 (有教无类)
1. 简介
孔子关于教育对象的论述
2. 含义
不分贫富贵贱与种族,人人可入学受教育
3. 实践
“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十条干肉见面礼)
4. 意义
(1) 把受教育的对象扩大到了平民,促进了人们求学积极性
(2) 满足了平民入学的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3) 进一步促进了文化下移,促进文化发展,对百家争鸣有促进作用
四、 教育目的 (学而优则仕)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对教育目的的简述,是其弟子子夏说的,代表孔子的教育观点
(1) 学习是通往做官的途径
(2) 做官条件(优)—》德才兼备的君子
(3) 教育的政治目的:培养官员
3. 意义
(1) 把读书和做官联系在一起,成为统治者维护统治和笼络人才的手段
(2) 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天赋高贵的传统思想,促进了人们求学积极性
(3) 适应了当时的社会需要,直到现在仍有现实意义
(4) 为封建官僚制度的建立准备条件
五、 教育内容
1. 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通过文化知识的学习灌输道德教育
2. 特点
(1) 偏重文事
(2) 偏重社会人事
(3) 轻视科技和生产劳动(局限)
3. 评价
孔子不把宗教内容列为教学内容,这成为中国古代非宗教性教育传统的开端
孔子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制造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