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00277 行政管理学 ——第八章 行政管理过程
00277 行政管理学 ——第八章 行政管理过程(第一节 行政管理过程的含义与基本阶段、 第二节行政决策、第三节行政执行、第四节行政监督)。
这是一篇关于建设工程总投资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造价。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组成和计算、 设备 工器具购置费用的组成和计算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预备费 建设期利息 等组成和计算。
00277 行政管理学 ——第十一章 行政绩效评估(第一节行政绩效评估的特点与作用、 第二节行政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与评估程序、第三节行政绩效评估的方法、第四节行政绩效的制约因素及其克服途径.)
00277 行政管理学 ——第十章 行政管理规范 (第一节行政管理规范的含义与类型、第二节 行政管理规范的内容构成与基本功能、第三节依法行政与以德行政及其相互关系.)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第八章 行政管理过程
第一节 行政管理过程的含义与基本阶段
1.行政管理过程的含义:
◆行政管理过程就是指在一定的行政管理体制下,行政管理机构或行政管理人员按照行政管理的基本原理,运用行政权力和行政管理方法来实现行政管理目标的活动过程。
◆行政管理过程研究主要起源于 1951 年美国学者 D.B.杜鲁门出版的《政府之过程》—书。
2.系统理论认为,管理过程是管理系统的动态表现。
从系统理论的管理观来看,行政管理过程的基本阶段包括:
3.行政决策、行政执行和行政监督的关系:
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的起点;行政决策是行政执行和行政监督的依据;行政执行是行政决策得以成为客观现实的必要手段;行政监督是确保行政执行不偏离行政决策目标的根本保证;三者有机统一,构成一个完整的行政管理过程。
第二节 行政决策
一、行政决策的含义与特点
1.行政决策的含义
行政决策是行政机关或行政管理者在管理政府内部行政事务或社会公共事务过程中,为促进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依法运用行政权力作出决定的过程。
2.行政决策的特点
01行政决策的主体是行政机构或行政人员,尤其是行政领导者。
02行政决策内容是行政事务。
03行政决策过程是一种行政权力的运用过程。在行政权力的行使和运用过程中,决策是一个最基本的、也是首要的环节。
04行政决策的目标在于追求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二、行政决策的理论模式
决策模式是指决策理论家对决策过程的本质、程序、方法的一种理论概括。
(一)理性决策模式(又叫科学决策模式)——边沁
(二)有限理性决策模式——西蒙
(三)渐进决策模式——林德布洛姆
(四)混合扫描决策模式——阿·埃佐尼
(五)垃圾筒决策模式——詹姆斯·马奇、科恩、奥尔森
(六)探索性决策模式
三、行政决策的基本程序
决策程序,就是指决策运行过程的次序或基本阶段。
四、我国政府在行政决策程序上存在的问题和完善措施
1.我国政府在行政决策程序上存在的问题
01决策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工作存在着信息不全和信息失真的问题。
02决策方案的设计存在着“粗而不细”和专业化程度低的问题。
03决策方案的评估存在着“论而不证”的问题。
04决策方案的选择存在着民主化程度低的问题。
2、我国政府完善行政决策程序的措施
①强化行政决策过程的信息工作。
②强化行政决策过程的咨询工作。
③强化行政决策的民主参与。
④强化行政决策的制度建设。
第三节 行政执行
一、行政执行的含义与特点
1. 行政执行的含义
行政执行,就是指行政管理机构在其权力和职责范围内依法实施行政决策方案以实现行政决策目标的过程。
2. 行政执行的特点
01行政执行是由行政管理机构进行的。(这就规定了行政执行的基本主体,也就是说,只有行政管理机构才具有行政执行的法定权力。)
02特定的行政管理机构只能在其特定的权力与职责范围内从事行政执行工作。
03行政执行活动必须在行政决策的指导下进行。
04行政执行过程是行政管理机构对人、财、物的有机组合过程。
05行政执行的结果必然导致原有客观环境或客观状况的改变。
二、行政执行的主要环节
1.计划
2.动员
3.指挥
指挥是执行工作的关键
4.协调
方法
(1)信息沟通法;
(2)利益调节法;
(3)行政命令法
5.控制
四个基本要素
(1)衡量行政执行是否符合要求的正常标准;
(2)衡量当前行政执行情况的手段;
(3)将当前的行政执行情况与标准相比较的方法;
(4)校正当前的行政执行情况以便达到标准的方法。
第四节 行政监督
一、行政监督的特点及其重要意义
1.行政监督的特点
01行政监督的实质在于对行政权力运用的限制和对行政管理机构与人员的督促。
02行政监督的对象是行政管理机构和行政管理人员及其行政管理活动。
03行政监督的主体具有广泛性,既包括行政机关内部的监督主体,也包括行政机关外部的监督主体。
04行政监督是一种依法实行的法定行为。
2. 行政监督的重要意义
(1)一方面,加强行政监督,是防止行政权力被滥用的一项十分有效的措施;
(2)另一方面。加强行政监督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二、行政监督方式
1.合法性监督与合理性监督。
2.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与事后监督
3.长期监督与暂时监督
三、行政监督系统
1.行政系统的外部监督系统:
2.行政系统的内部监督系统:
(1)一般监督: 是指国家行政管理机构在日常工作中根据需要随时进行的各种监督。
上下级监督:是指按照行政管理机构的直接上下级关系,实行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监督。这是一种最基本,最主要的行政监督模式。
职能监督:行政管理机构的职能部门就其所主管的工作、在自己的职能范围内对其他部门进行监督,而不管有没有领导关系。如财政部门对其他职能部门的财政收支和财务活动进行的监督。
主管监督:其上级主管部门对下级工作部门的监督和管理,如省级的卫生厅对市级和县级卫生局的监督和管理。
(2)专门监督; 包括对人事管理的行政监察和对财务管理的审计监督。
我国的行政监察机构包括国家监察部、监察部派出机构、地方行政监察机关。
我国审计机关拥有的职权主要包括检查权 、调查权、 建议权、 通报权 、处理权。
四、行政监督主体
1、政治性监督主体及其监督方式
执政党、民主党派、人民政协
(1)作为行政监督主体的执政党及其监督方式
(2)作为行政监督主体的民主党派及其监督方式
(3)作为行政监督主体的人民政协及其监督方式
2、法律性监督主体及其监督方式
权力机关、司法机关
(1)作为行政监督主体的权力机关及其监督方式
(2)作为行政监督主体的司法机关及其监督方式
3、行政性监督主体及其监督方式
领导机关、行政职能部门
(1)作为行政监督主体的行政领导机关及其监督方式
(2)作为行政监督主体的行政职能部门及其监督方式
4、专职性监督主体及其监督方式
纪检和监察机关、审计机关
(1)纪检和监察机关及其监督方式(党+国,2018年设立监察委员会)
(2)作为行政监督主体的审计机关及其监督方式
行政处分的种类: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和开除。
5、社会性监督主体及其监督方式
公民、社会团体、大众传播媒体
(1)作为行政监督主体的公民及其监督方式
(2)作为行政监督主体的社会团体及其监督方式
(3)作为行政监督主体的大众传播媒体及其监督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