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人体寄生虫学》第二章 寄生虫的生物学
这是一篇关于《人体寄生虫学》第二章 寄生虫的生物学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一、寄生关系及其演化,二、寄生虫生活史、寄生虫与宿主的类型,三、寄生虫的营养与代谢,四、寄生虫的分类系统。
这是一篇关于《人体寄生虫学》附录四寄生虫病实验诊断技术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一、病原学诊断技术,二、免疫学诊断技术,三、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四、组学技术。
这是一篇关于附录三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寄生虫感染的应急处理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概述,2. 寄生虫病在我国公共卫生事业中的地位,3. 重要寄生虫病暴发流行的应急处理方案。
这是一篇关于《人体寄生虫学》第19章蛛形纲知识图谱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一、蛛形纲概述,二、蜱,三、革螨,四、恙螨,五、蠕形螨,六、疥螨,七、粉螨,八、尘螨。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人体寄生虫学》 第二章 寄生虫的生物学
一、寄生关系及其演化
(一)寄生与寄生关系
互利共生(mutualism)
白蚁与鞭毛虫的例子:白蚁为鞭毛虫提供食物和栖身地,鞭毛虫分解木屑纤维供双方利用
共栖(commensalism)
鲫鱼与大型鱼类的例子:鲫鱼吸附在大鱼体表,对大鱼无利无害,增加鲫鱼觅食机会
寄生(parasitism)
蛔虫与人体的例子:蛔虫以人体消化道食物为营养来源,导致人体营养不良及发育障碍
(二)寄生关系的演化
形态结构变化
肠道寄生的线虫和绦虫:演化为线状或带状适应肠腔
体外寄生的跳蚤:两侧扁平、无翅,外形如梭便于移动
器官变化:如消化道吸虫和绦虫产生附着器官,绦虫消化器官退化,原虫运动细胞器缺如,不少寄生虫生殖系统发达甚至雌雄同体
生理功能的变化
肠道寄生虫从有氧代谢转变为糖酵解获取能量
繁殖能力的加强
绦虫成熟节片具雌雄生殖系统
雌性蛔虫每天产卵约 20 万个
雌性班氏吴策线虫一生产数百万条幼虫
吸虫有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世代交替现象
侵袭力的变化
刚地弓形虫分泌穿透增强因子增强侵袭细胞能力
溶组织内阿米巴合成蛋白水解酶侵入宿主肠壁组织,共栖型结肠内阿米巴则不能
免疫逃避功能的形成
非洲锥虫更换虫体表面糖蛋白产生新抗原逃避免疫攻击
曼氏血吸虫肺期童虫结合宿主抗原伪装逃避免疫攻击
基因变异或重组
环境压力使寄生虫基因变异或重组,产生表型变化,如中国台湾日本血吸虫(台湾彰化株)与其他地理株基因组差异导致对人体不致病
二、寄生虫生活史、 寄生虫与宿主的类型
(一)寄生虫生活史
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完整过程,包括侵入宿主途径、在宿主体内移行、定居及离开方式,发育所需宿主和环境条件,生活史中对人有感染性的阶段为感染期
直接型:生活史过程不需要中间宿主,如阴道毛滴虫、蓝氏贾第鞭毛虫、溶组织内阿米巴、蛔虫、钩虫,此类蠕虫为土源性蠕虫
间接型:生活史需要中间宿主或媒介昆虫发育至感染期才能感染人体,如疟原虫、血吸虫、丝虫,此类蠕虫为生物源性蠕虫
(二)寄生虫及其类型
专性寄生虫(obligatory parasite)
疟原虫各发育阶段必须在人体和蚊体内进行
钩虫幼虫可自生,发育到一定阶段必须侵入人体寄生
兼性寄生虫(facultative parasite)
粪类圆线虫一般在土壤自生,也可侵入人体寄生
体内寄生虫(endoparasite)
如寄生于肠道的蠕形住肠线虫,幼虫寄生于骨骼肌组织的旋毛形线虫,寄生于细胞内的刚地弓形虫
体外寄生虫(ectoparasite)
主要指蚊、白蛉、虱、蚤、蜱等节肢动物,多为暂时性寄生虫
机会性致病寄生虫(opportunistic parasite)
宿主免疫功能正常时呈隐性感染,免疫功能减退时致病,如刚地弓形虫、微小隐孢子虫
(三)宿主及其类型
终宿主(definitive host)
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如血吸虫成虫寄生于人体,人是终宿主
中间宿主(intermediate host)
寄生虫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分第一和第二中间宿主,如华支睾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为淡水螺,第二中间宿主是淡水鱼
保虫宿主(reservoir host)
某些寄生虫既可寄生于人,又可寄生于脊椎动物,后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传播寄生虫给人,如华支睾吸虫可寄生于人和猫,猫是保虫宿主
转续宿主(paratenic host, transport host)
寄生虫幼虫侵入非适宜宿主不能发育为成虫,但能存活并长期维持幼虫状态,侵入适宜宿主才能发育为成虫,如卫氏并殖吸虫童虫侵入野猪不能发育为成虫,野猪是转续宿主
三、寄生虫的营养与代谢
(一)营养
寄生虫所需营养成分与一般动物相同,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
原虫获取营养方式:简单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胞吞,有胞口的从胞口获取,有伪足的吞噬食物泡消化吸收,有的蠕虫有消化道摄取吸收,有的绦虫借助体壁吸收
(二)代谢
能量代谢
寄生虫能量来源主要通过糖酵解,寄生环境和含氧量不同呼吸方式不同,如蛔虫卵及幼虫行有氧呼吸,成虫在小肠行延胡索酸呼吸系统
许多蠕虫和原虫如疟原虫、蓝氏贾第鞭毛虫、溶组织内阿米巴等主要通过糖酵解获取能量
合成代谢
寄生虫生长、繁殖需要高速率合成代谢,但营养来自宿主,合成代谢种类有限,如寄生蠕虫大多不能合成胆固醇和不饱和脂肪酸,多数原虫不能合成胆固醇
核苷酸代谢:寄生性原虫和蠕虫缺乏嘌呤初始合成途径,依赖补救途径,嘧啶合成通过从头合成和补救途径,如锥虫、疟原虫、弓形虫
氨基酸代谢:罗得西亚锥虫可从磷酸烯醇丙酮酸合成多种氨基酸,原虫氨基酸分解代谢因虫种而异,蠕虫主动吸收氨基酸,其分解代谢尚不完全清楚
四、寄生虫的分类系统
(一)命名
寄生虫学名由属名和种名组成,用拉丁文或拉丁化文字表示,属名在前大写,种名在后小写,如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
(二)分类
医学上将原生动物称为原虫,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统称为蠕虫,棘头动物门中的棘头虫自成一类,与医学有关的节肢动物具有外骨骼、分节和成对附肢
动物界中无脊椎动物 4 个门类(扁形动物门、线形动物门、棘头动物门、节肢动物门)
原生生物界中原生动物亚界的 3 个门(肉足鞭毛门、顶复门、纤毛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