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内科护理学、血液系统、出血性疾病主要是由于病人对自身血小板抗原的免疫耐受,导致血小板受到免疫性的破坏和生成抑制,以致出现程度不等的血小板减少。
急危重症护理学,详细罗列了危重症患者各系统功能监测要点、评估方法以及脓毒症导致MODS的相关知识,便于系统学习和掌握急危重症护理学中关于患者功能监测与评估的内容。
急危重症护理学重点,梳理了急危重症护理学中灾害、创伤及环境理化因素损伤相关的护理要点和急救原则。
急危重症护理学重点,结构清晰,内容涵盖急危重症护理学中关键病症的原理、表现及急救措施等要点。总结全面细致,适合做为复习资料。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
定义及分类
临床最常见的血小板减小性疾病 又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主要是由于病人对自身血小板抗原的免疫耐受,导致血小板受到免疫性的破坏和生成抑制,以致出现程度不等的血小板减少。
临床以自发性的皮肤 黏膜以及内脏出血 血小板计数减少 骨髓巨核细胞发育 成熟障碍等为特征
分类
新诊断ITP:确诊后三个月内的ITP病人
持续性ITP:确诊后3-12个月血小板持续减少的ITP病人
慢性ITP:血小板减少持续超过12个月的ITP病人
重症ITP:血小板计数<10×109/L 且就诊时有较为严重出血表现者
难治性ITP:已确诊ITP 且脾切除后无效或复发 仍需治疗以降低出血危险 且排除其他引起血小板减少症
病因与发病机制
未明 多于自身免疫功能紊乱有关
自身抗体损伤巨核细胞或抑制巨核细胞释放血小板 导致血小板生成不足 而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成人ITP多起病隐匿
多数病人出血较轻 女性病人常出现月经量过多
部分ITP病人常出现乏力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血象检查
血小板计数减少 血小板平均体积偏大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可不同程度降低 白细胞多正常
骨髓象检查
巨核细胞数量增加或正常 但体积变小 胞质内颗粒减少 幼稚巨核细胞增多
其他
束臂试验阳性 抗血小板抗体阳性等
治疗要点
血小板计数≥30×109/L 无明显出血倾向 无症状或皮肤 黏膜仅有少量出血的成人病人以临床观察和随访为主
血小板计数≤30×109/L者
一般治疗:血小板计数明显减少(<20×109/L)出血严重者应卧床休息 避免使用血小板抑制药物
糖皮质激素:一般为首选药物
一般为泼尼松1.0mg(kg*d) 血小板升至正常后 一个月内尽快减至最小维持量(≤15mg.d)
治疗四周无血小板升高者 应迅速减量至停用
二线治疗:对3-12个月的糖皮质激素依赖或无效的成人ITP病人可使用二线治疗
药物治疗 非肽类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药/利妥昔单抗
脾切除
护理诊断及措施
有出血的危险:与血小板减少有关
注意观察出血部位 范围和出血量
病人血小板计数<20×109/L时严格卧床休息
对血小板计数<10×109/L的重症ITP病人 遵医嘱输注浓缩血小板悬液
有感染的危险:与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有关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病人应避免与感染病人接触
加强皮肤 黏膜。口腔的清洁卫生
恐惧:与血小板过低 随时有出血危险有关
潜在并发症:颅内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