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小儿危重症的处理思维导图
这是一篇关于中西医结合儿科学:小儿危重症处理的思维导图。该思维导图教给我们在小孩危机情况下的处理办法,对医生或是宝妈们都非常有用。
方剂学笔记分享。该思维导图合集系统梳理了中医的方剂学的核心内容,包括方剂分类、组成原则、煎药方法、功效应用等多个方面。
中药学笔记分享。该合集系统整理了中医的中药学的核心知识点,从药材分类到功效应用,再到配伍禁忌,一应俱全。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siweidaotu思维导图分享,该指南结合近年来的临床研究证据和医学进展,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与治疗规范进行了全面的修订和增补。
该系列学习笔记来源于近期指南,知识梳理清楚,非常实用,值得收藏。适用于各科临床应用,不定时更新中。
在世界万物中,精神现象最为复杂。精神病学不仅与各医学学科关系密切,还涉及神经科学、心理学、社会学相关问题。精神病学的诊断主要是症状学诊断。所以在各医学学科诊疗过程中,有必要将精神病学运用其中,该系列导图根据《精神病学Psychiatry》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整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15.小儿危重症的处理
心搏呼吸骤停与心肺复苏术
心搏呼吸骤停的病因
心搏呼吸骤停临床表现及诊断
(1)突然昏迷
(2)大动脉搏动消失
(3)心音消失或心跳过缓
(4)瞳孔扩大
(5)呼吸停止或严重呼吸困难
(6)心电图表现
①心搏徐缓 ②室性心动过速 ③心室纤颤 ④心室停搏
(7)眼底变化
眼底血管血流缓慢或停滞,血细胞聚集呈点彩样改变。 提示脑血流已中断,脑细胞即将死亡。
前两项即可诊断心搏呼吸骤停,不必反复触摸脉搏或听心音,以免贻误抢救时机
心肺复苏术的基本生命支持
总的原则是尽快恢复心跳,以迅速建立有效的血液循环和呼吸,以保证全身,尤其是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血流灌注及氧供应。
根据2010版美国心脏协会指南,儿童和婴儿(新生儿除外)一般复苏步骤如下:
1.胸部按压(chest compressions,C)
年长儿可用双掌法压迫胸骨中下1/3处。
婴儿用双指法或拇指法,即两拇指放置于胸骨下1/3处,其余四指环绕胸廓,按压时仅拇指用力。
按压频率至少为100次/分,按压幅度至少为胸廓前后径的1/3,婴儿约为4cm,儿童约为5cm。
心脏按压频率与人工通气频率之比为30:2(单人施救),15:2(两位医护人员施救)。
2.通畅气道(airway,A)
(1)口对口人工呼吸 吹气频率要求儿童为18~20次/分,婴儿为30~40次/分 口对口人工呼吸时,吸氧浓度较低,难以保证通气量,故应尽快用复苏器或呼吸器代替。
(2)简易复苏器人工呼吸
(3)气管插管人工呼吸 是通气效果最佳的人工呼吸方法。
3.建立呼吸(breathing,B)
4.药物治疗(drugs,D)
脓毒性休克
西医发病机制
感染性休克是在病原体及其毒素作用下,由血流动力学异常、组织细胞能量代谢障碍、多脏器功能衰竭三种不同机制综合作用的结果。
临床表现及诊断
休克早期(代偿期)
以脏器低灌注为主要表现。 神志清楚,烦躁不安或萎靡不振,面色苍白,肢端发凉,呼吸加快,心率增快,血压正常或稍低,脉压差变小,实验室检查可出现高乳酸血症和低氧血症。
休克中期(失代偿期)
表现为低血压和酸中毒。意识模糊,嗜睡,面色青灰,四肢厥冷,肛指温差>6℃,唇绀,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3秒。血压下降,呼吸表浅且快,心率快,心音低钝,尿少甚则无尿。此期可出现各脏器功能不全。
休克晚期(不可逆期)
表现为血压明显下降,心音极度低钝,常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常规抗休克治疗难以纠正。
治疗原则
积极控制感染和抗休克。 配合中医治以回阳救逆,益气固脱。
中医辨证论治
热毒内闭 气阴亏竭 阴竭阳脱
清热解毒,通腑开窍;清瘟败毒饮合小承气汤加减并配用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开窍醒神 益气养阴,救逆固脱;生脉散加减,若兼见大片瘀斑扩大融合,是气脱血瘀之证,加丹参、赤芍、川芎,并重用人参,益气固脱化瘀 益气回阳,救逆固脱 参附汤或参附龙牡救逆汤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