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1普通心理学 第10章 情绪
北师大出版社、彭聃龄主编、第五版普通心理学教材与简快心理学考研课程原创随堂知识导图,该教材内容全面、结构清晰、易于理解,是心理学入门和学习的重要参考资料。
编辑于2025-03-07 15:49:28第十章 情绪
情绪的一般概念
含义
以主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是一种混合的心理现象
三个成分
主观体验
自我报告法,快乐或者悲伤,相当复杂,个体差异
外部表现
通常为表情,包括面部表情(主要标志 )、姿态表情(手势、身体姿势)、语调表情
生理唤醒
神经结构、心率、血压、呼吸、血管,一般不受各人意志控制,测谎仪
情绪的功能
适应功能
婴儿、求生、适应环境:攻击、躲避、帮助、生殖,维护人际关系、察言观色,负面作用
动机功能
动机的源泉之一、驱动、激励、提高活动效率,缺氧时 恐惧急迫 内驱力
组织功能
对其他心理活动有影响
积极 协调、开放、认知增强
消极 破坏瓦解、攻击、放弃
还影响
学习、记忆、社会判断和创造力
社会功能(信号功能)
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外部表现表情来实现,社会行为
情绪的维度(特征)与两极性
维度
情绪所固有的某些特征,如情绪的动力性、激动性、强度、紧张度等
变化幅度具有两级性 对立状态
特征
动力性
增力
满足、积极情绪
减力
不满足、消极情绪
激动性
激动
强烈的、外显的
重要事件引起、地震
平静
安静的
基本的工作条件
强度程度
强
弱
紧张度(紧迫性)
紧张
轻松
个体心理的准备状态和应变能力
情绪维度理论△
补充:二维理论
罗素
愉快
强度
三维理论
冯特(奠基)
愉快——不愉快
激动——平静
紧张——松弛
愉激紧
施洛伯格(面部表情研究为基础)
愉快——不愉快
注意——拒绝
激活水平
愉激注
椭圆切面(长轴短轴) 钻石——“施华洛世奇”
普拉切克
强度
相似度
两级性
强似两
倒锥形 切面:8种基本情绪 相邻:相似 对角:对立(两级) 自上而下:由强到弱 “噗拉切糕”
四维理论
伊扎得
愉快度
紧张度
激动度
确信度(接受度)
冯加确
情绪的分类
两种分类
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复杂程度)
基本:先天的 互相独立的
普拉切克
八种基本情绪
恐惧
惊讶
悲伤
厌恶
愤怒
期待
快乐
信任
强度上不同可细分
复合:两种以上?基本情绪的不同组合
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效价)
积极
顺利、满足、奖赏 进步
三个适应功能
支持应对
缓解压力
恢复被压力消耗的资源
消极
适度有益
过强、持久有害
情绪的状态及分类
情绪状态△⭐
某些事件或情境的影响下,在一定时间内所产生的某种情绪
三种典型的情绪状态
心境
对待一切事物 弥漫性 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持续时间不同 几小时-几个月-更长
客观刺激的影响:考试录取、作品问世、试验成功——积极愉快
人格特征的影响
积极向上 乐观的心境、消极 悲观的心境
世界观、理想和信念决定其基本倾向 调节
微弱的、持续的、稳定性、弥散性、非定向性
激情
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为时短促的情绪状态
重大成功狂喜、遭遇失败绝望、失去亲人极度悲伤、意外危险异常恐惧
生理变化和明显的外部行为变化
意识狭窄现象:认知 理智分析能力 自我控制能力
人能意识到并能调节控制
应激
意外或紧张状态下作出的适应性反应
急中生智 面临意外危险突然事变 急刹车 排雷
汉斯·赛里
适应性综合征的三阶段
动员(警觉)阶段
阻抗阶段
衰竭阶段
对应:激情、应激、心境
情绪与脑
情绪的脑中枢机制
基本情绪系统(独立的神经回路)
趋近系统
促进欲求 积极情绪
退缩系统
远离厌恶刺激 对威胁反应 撤退 消极情绪
与情绪直接相关的脑结构
前额皮层PFC
机能不对称性
左侧PFC
积极情感(趋近系统)
损伤与抑郁症状有关
右侧PFC
消极情感(退缩系统)
左趋积,右消退
杏仁核
识别产生消极情感、厌恶学习、威胁 危险 恐惧 愤怒
焦虑症 抑郁症 激活水平高
海马和前部扣带回
海马
情绪行为的背景调节中起关键作用
前部扣带回
情绪反应
网状结构
清醒状态 唤醒 情绪的激活 情绪上下行系统的中转站
抑郁症 精神病患者
大脑皮层功能的一侧化与情绪
积极
左半球较多电位
消极
右半球
情绪的外周神经系统
情绪与自主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系统
引起兴奋
副交感神经系统
引起抑制
情绪与躯体神经系统
表达情绪状态的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声调表情
情绪与分泌系统
内外分泌腺 激素分泌量 情绪状态的客观指标
情绪与唤醒模式
生理唤醒状态 增强情绪的体验
不统一观点
每种情绪都有自己独特的、自主的活动模式(唤醒状态)
所有情绪激起同样的生理唤醒
表情
非语言交往形式 体语
面部表情
表达最
眼睛
悲伤、惊奇
嘴、口部肌肉
快乐 厌恶
前额
惊奇
眼睛、嘴和前额
愤怒
辨认最
容易
快乐 痛苦
较难
恐惧 悲哀
最难
怀疑 怜悯
姿态表情
身体表情
手势表情
学习习得
语调表情
感觉反馈
身体的反馈活动可以增强情绪的体验
面部表情
假装微笑
身体姿势
收缩 伸展
言语行为 听觉反馈
情绪理论△⭐
情绪的早期理论
詹姆斯—兰德理论 (情绪的外周理论)
情绪是自主神经系统活动的产物
情绪刺激—生理反应—情绪体验
詹姆斯: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直接由生理变化引起
兰德:是内脏活动的结果
"因为哭泣所以悲伤"——先有机体的生理变化,然后才有情绪
坎农—巴德学说 (丘脑情绪理论)
情绪的中心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中枢升级系统的丘脑
外界刺激->神经冲动->内导神经->丘脑
向上
->大脑->主观体验
向下
->交感神经->生理变化
情绪体验和生理变化时同时发生的
情绪的认知理理论
阿诺德的评定—兴奋说
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刺激情景—评价—情绪
大脑皮层对刺激情境进行评估,形成态度,通过外导神经传到交感神经,产生体验
沙赫特-辛格的情绪理论 (情绪唤醒模型)⭐
三因素
生理因素
高度的生理唤醒
认知过程
对生理变化的认知性唤醒(决定性因素)
环境因素
相应的环境因素
给不同被试注射相同的新药,被告知内容不同,反应不同
拉札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
情绪活动中人们需要不断评价刺激事件与自身的关系
三个层次的评价
初评价
次评价
再评价
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人格)(未讲)
情绪是分化的,不同情绪具有不同的适应功能
情绪在人格系统中是核心动力
情绪自身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情绪的调节
情绪调节的定义
情绪调节
个体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
具体的情绪调节
积极的
克制
消极的
转换
唤醒水平的调节
适度水平
高
抑制、削弱、掩盖
低
维持、增强
情绪成分的调节
认知、行为、系统(深呼吸 )
情绪调节的特征(原理)
恒定性
维持适度的情绪体验和表情
参照目标
情绪体验和表情的强度或持续时间
过程的等级组织
下级环路镶嵌在上级环路中
上级环路
长期的 抽象的
善意
下级环路
具体 行为
做好事
个体差异和文化差异
按个人愿望来调节
文化规范
追求独立
相互依赖
情绪调节的类型
内部调节和外部调节
生理、心理和行为
人际的、社会的、文化的、自然的
修正调节、维持调节和增强调节
原因调节和反应调节
良好调节和不良调节
情绪调节的过程
格罗斯
情绪调节过程模型
两阶段
关注前行环节的情绪调节(原因调节)
情绪发生前
环节
情境选择
个体趋近或避开某些人事物
情境修正
努力改变、控制情境
注意转换
关注情境中的某方面 离开原来的话题或任务
认知改变
选择对事件意义的可能解释
关注反应的情绪调节(反应调节)
情绪发生后
情绪被引发后,对各种情绪反应趋势施加影响,主要表现为抑制表情
情绪调节的维度
生理调节
情绪体验调节
行为调节
认知调节
人际调节
未讲
情绪调节的策略⭐
回避和接近策略(情境选择策略)
选择有利情境 回避不利情境
控制和修正策略
改变不利的情绪事件
刺激S
注意转换策略
分心和专注
认知重评策略
改变理解和评价
认知O
表达抑制策略
压抑、自我控制
合理表达策略
反应R
回扣主任表合
情绪调节与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