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城建史复习
这是一篇关于城建史复习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选填,简答。内容详实、条理清晰、易于理解,是你不可或缺的学习助手。
编辑于2025-05-09 16:44:54这是一篇关于城建史复习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选填,简答。内容详实、条理清晰、易于理解,是你不可或缺的学习助手。
这是一篇关于测量学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作者:黄麟智,大比例尺数字测图,控制测量,测量误差的基础知识,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角度测量,高程测量,测量学基础知识,测量学框架结构。
这是一篇关于建筑设计原理复习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作者:黄麟智,第三、四、五章,第二章 中西方建筑,第一章 建筑概论。建筑既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又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它既是一种技术产品,又是一种艺术创作。可以作为学习笔记和复习资料,帮助大家系统地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这是一篇关于城建史复习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选填,简答。内容详实、条理清晰、易于理解,是你不可或缺的学习助手。
这是一篇关于测量学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作者:黄麟智,大比例尺数字测图,控制测量,测量误差的基础知识,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角度测量,高程测量,测量学基础知识,测量学框架结构。
这是一篇关于建筑设计原理复习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作者:黄麟智,第三、四、五章,第二章 中西方建筑,第一章 建筑概论。建筑既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又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它既是一种技术产品,又是一种艺术创作。可以作为学习笔记和复习资料,帮助大家系统地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城建史复习
选填
隋朝都城(第五节,46)
隋大兴城(唐长安城):
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规划布局严谨,功能分区明确。采用中轴线对称布局,朱雀大街为中轴线,将城市分为东西两部分。宫城位于北部正中,皇城在宫城之南,外郭城则环绕在皇城四周。
里坊制度规整,每个里坊四周有坊墙,犹如一座小型的城堡,夜晚实行宵禁,便于管理,突出宫殿。
城市道路系统完善,道路宽阔平直,绿化良好,有 “道旁植榆柳” 记载。处处以大来反映大一统的威力。
东市和西市是商业中心,汇聚了国内外的商品和商人,促进了文化交流和贸易发展,
同时,水利设施发达,龙首渠、永安渠等为城市提供充足水源,保障城市生活与生产用水。
洛阳城:
整个城市布局不对称、城门位置不对称,各城门之间也不对称
里坊制度同样严格,坊里方正规则
商业活动活跃,三个市里南市是重要商业中心。
作为东都,与长安相互补充。但更注重与洛水的结合,其城市布局也较为规整,有洛水横贯城中,形成了独特的水系景观。
洛阳城的含嘉仓是当时重要的粮仓,反映了隋唐时期城市强大的物资储备能力。
城市建设技术进步:城市建设中运用了先进的建筑技术,如木结构建筑的成熟,城市给排水系统完善,长安城内有龙首渠、永安渠等水利设施,保障了城市用水
城市建设高峰: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城市建设达到新高度,形成完善城市规划体系。
周礼考工记,(第四节。16)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匠人营造王国的都城,面积为九里见方,每边有三个城门。
王城之内有九条横贯南北的大道和九条横贯东西的大道,
这些大道的宽度都是九规。
王宫路门外的左边是宗庙,右边是社稷,
前面是三朝,后面是三市。
每个市和每个朝的面积都是百步见方。
两河流域地区的建筑选址(10)
为避免水患和潮湿,两河流域地区的大型建筑,一般都建造在高大的土台之上
最原始的居住形式(第一章第二节 3)
穴居、巢穴、半穴居、地面建筑。
穴居、巢穴时间最漫长、后面逐渐发展为半穴居及地面建筑
市舶司(87、90、91、115、186、220)
古罗马中心广场建设两个时期
在罗马共和时期,共和广场是城市社会,政治和经济活动的中心。帝国时期,帝国广场改变了性质,成为皇帝们为个人树碑立传地纪念场地
古罗马营寨城形式(26、28、32、37罗马:44、46、)
城市中有两条相互垂直的大干道成十字交叉或十字式相交,在交点处是城市的中心广场。在这里可进行阅兵式。城市路网为方格形。城市里有剧场、浴场等大型公共建筑。在主要道路起讫点和交叉处,常有壮丽的凯旋门。在凯旋门之间有很长的列柱街,形成及其雄伟的街景。
古希腊的两个城邦
雅典城邦、斯巴达城邦
田园城市(117)
田园城市,十九世纪的城市设计理念。
是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提出的关于城市规划的设想。
最早是罗伯特·欧文(Robert Owen,1771-1858)
霍华德在他的著作《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中认为应该建设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他称之为“田园城市”。
田园城市实质上是城和乡的结合体。
钓鱼城(109)
钓鱼城,原为钓鱼山,位于重庆市合川区城东北5千米,始建于南宋
抗蒙城市,多元文化融合
郡县制度(26)
中央集权体制下,郡、县二级政权的地方行政制度的总称
郡县制是在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地方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的流官任期制,使地方处在中央的管辖之下
郡县制是古代中央集权制在地方政权上体现,起于春秋战国时期,再经秦始皇改革,正式成为秦汉以后的地方政治体制。
县制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武王,郡制起源于秦穆公,经过法家历代的改革,最终成型于秦汉时期。
隋开皇三年(583年),改郡为州,州县制取代了郡县制。
1949年这一时期城市化进程
1949年这一时期城市化进程是机械增长和自然增长共同作用的结果
中世纪西欧城市的三种类型(47开始)
第一种是要塞型。城市最早是军事要塞,是罗马帝国遗留下来的前哨居民点,以后发展成为新社会的核心和适于居住的城镇。
第二种是城堡型。城市是在封建主的城堡周围发展起来的。城堡周围有教堂或修道院。在教堂附近形成广场成为城市生活的中心。
第三种是商业交通型。这类城市是由千其地理位饮的优越,而在商业、交通活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要道、关隘、渡口通常是进行商品交换的手工业者和商人的聚居区。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间:
1953~1957年
汉代特殊类型的城市(第四节188)
新丰城:刘邦为解父母思想之苦、仿照丰城新建的城市
陵城:这些城市集中大量的富产,成为消费高的游闲城市
汉代军市:汉初为了抵御匈奴的侵扰,实行“屯垦戍边”政策,形成商市
满城(113)
在战略地位重要的封建统治中心城市都设有单独城墙、用以驻扎旗营的设防城堡
学习苏联时期出现的“四过”(不知道)
规模过大、占地过多、求新过急、标准过高
西周时期的丰京和镐京(13 第四节)
我觉得仅仅会作为一个都城进行考试、还是就是原本的中心地区,迁走了
文艺复兴的发源地
发源地是意大利,尤其是其中部城市佛罗伦萨
简答
管子(19页,但是多半考这个人?)
管仲,经鲍叔牙举荐管仲为齐相,实现了“挟天子以令诸侯”在《管子·大匡》中提出:“凡仕者近宫,不仕与耕者近门,工贾近市。
有官职在身的就住在宫庭附近,没有官职在身的(指士)和农民就住在城门附近,工匠与商人就住在市场附近。
里弄住宅(226、235、248、259、281)
是中国传统的底层住宅在新的条件下的演变。为了在小块的私有土地上建造一些密集的、底层的、独门独户的出租住宅,逐渐由原来的三合院住宅演变成联立式住宅
坊里(41到46、53、54有专题)
坊里制是一种古代城市居住管理模式,体现在形式上和管理制度上。城市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夜晚宵禁,管理居民日常出行。
(了解)设“街鼓”,日出开坊门,日落击鼓闭坊门。
哈拉帕城(16)
属于是印度河文明的早期城市,证实了哈拉帕文化的存在。
住宅与城镇有开始规划准则。
建筑十书(46)
维特鲁威的论文集《建筑十书》是古罗马建设辉煌的历史总结。论文集总结了希腊、伊达拉里亚和罗马的建筑设计和城市建筑经验。在城市建设上,对城址选择、城市形态、城市布局等提出精辟的见解
关于城址选择,他指出必须占用高爽地段,不占沼泽地、病疫滋生地,必须有利于避浓雾、强风和酷热,要有良好的水源供应,有丰富的农产资源以及有便捷的公路或河道通向城市。
汉代军市(一个城市)(27、30、188)
边塞城市,为了满足驻军的需要而设
汉初为了抵御匈奴侵扰,曾打通河西走廊连接西域的商路上建设了一些驻军城堡,这些军事实行“屯垦戍边”政策,在城堡附近形成商市。
辟雍(31)
一种礼制建筑,本为周天子所设大学,校址圆形,围以水池,前门外有便桥。 东汉以后,历代皆有辟雍,作为尊儒学、行典礼的场所,除北宋末年为太学之预备学校(亦称“外学”)外,均为行乡饮、大射或祭祀之礼的地方。
阿尔伯蒂(74)
阿尔伯蒂是文艺复兴早期意大利的人文主义者。
著述《论建筑》一书,其典型模是,
街道从城市中心向外辐射,形成有利于防御的多边形星形平面。
中心点通常设置教堂、宫殿或城堡
整个城市各种几何形体进行组合
狮子门(28)
卫城有个举世闻名的城门叫狮子门,城墙在门的两侧突出,使门前形成一个狭长的过道.加强了防御性。
原始居民点产生社会背景和选址特征
(1)原始居民点产生的社会背景
农业生产成为主要的生产方式,氏族部落形成,产生聚族而居的固定居民点,形成成群的房屋及穴居的组合。
(2)原始居民点的选址特点
较为高爽、土壤肥沃松软的地段,靠近河湖水面。
郑州商城的营城特点(11)
包括城外郊区在内总面积达25平方公里的古代大城
城市平面近似长方形
城墙为夯土墙,又厚又高,板筑墙技术为地面建筑创造了有利条件,是建筑技术上的一大进步
城市内外有宫殿、居民居住区、制骨、制陶、铸铁等手工业作坊,农民居住点及墓葬区
曹魏邺城的规划影响(39)
1、继承了古代的城与廓,宫城与外城的区分,且分区更加明确,宫城与坊里不穿插
2、首次中轴线对称布局的方式由宫城建筑群扩展到整个城市
3、宫殿部分建筑严整,采用前朝后寝的格局,前多为政务机关,后为起居用房,宫城内的苑囿与防御功能结合
4、是中国古代第一个比较全面体现礼制思想的都城,在规划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古埃及城市建设的成就与影响
1、在用地选择上,注意因地制宜。村、镇、庙字建于尼罗河畔的天然或人工高地上,有利于解决水源与交通运输。
2、最早运用功能分区的原则。
3、最早应用棋盘式路网。
4、早期规划的“死者之城”以及新王国时期规划的阿玛纳城均出色地进行了建筑群与城市景观设计。
中世纪时期城市的特点
依山而建
城市风貌突出与整体风貌匹配
以教堂为中心与山势呼应
城市轮廓以山体为中心,高低错落
居住拥挤,居住建筑短缺
钓鱼城修建的目的和营城特点(109)
目的:作为防止蒙古人进攻重庆的屏障
城墙分北外内外两重,沿山凭险修筑
城中修有皇城,位于城中居北处
山巅庙前有水池及水井,以供城中军民食用
两河流域和波斯的城市建设成就
带有地方特色建筑形式和城市布局形式
建筑的全方位防御
主权和神权统一,城市公共中心的出现
城市建设中体现宇宙的观念,城市与宇宙的结合
能够建造综合体,大体量大型的建筑群
明清时期南京城的建设特点(117)
1、中国古代城市中典型的不规则都城,顺应地形,从防御角度出发
2、皇城,宫城为中国的传统形式——规则的方形,有中轴线,左祖右社,前朝后寝
3、南京历代建都,应天府是在历史基础上改建而成,因而整个城市布局不完整,分三个区,互相联系不紧密
4、南京城在自然地形环绕中,建筑环境,山水融为一体,环境优美
古希腊城市建设特点
主要特征是广场规整、划一。从城市功能分区。道路系统,邻里住区的划分,一直到市中心与广场的规划布局都是严格按几何和数的规律进行规划设计的
新的城市中心是广场。希腊化时期卫城和庙宇不再是城市的重心,新的城市中心是喧嚣的广场
广场的周围有商店,议事厅和杂耍场等。广场往往在两条主要道路的交叉点上
城市广场普遍设置敞廊,沿一面或几面。开间一致,形象完整
希腊化时期城市供水自附近山巅蓄水供应,有的城市有原始的下水道。城市有绿化种植和花园,城市环境卫生条件比希腊前期好。
北京建设早期城内和城外派的主张和影响(269)(340)
城内派:主要以苏联专家为代表,主张行政中心设于旧城区内
城外派:主要以部分中国专家(如梁思成)为代表,主张离开旧城新建行政中心
意义及其影响
在现代中国的城市规划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比较明显地体现出苏联社会主义规划理论以及莫斯科规划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