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正常产褥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正常产褥思维导图,包含产褥期、产褥期母体的变化、产褥期临床表现、小结、产褥期处理及保健等。
编辑于2021-08-23 15:31:55方剂学笔记分享。该思维导图合集系统梳理了中医的方剂学的核心内容,包括方剂分类、组成原则、煎药方法、功效应用等多个方面。
中药学笔记分享。该合集系统整理了中医的中药学的核心知识点,从药材分类到功效应用,再到配伍禁忌,一应俱全。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siweidaotu思维导图分享,该指南结合近年来的临床研究证据和医学进展,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与治疗规范进行了全面的修订和增补。
该系列学习笔记来源于近期指南,知识梳理清楚,非常实用,值得收藏。适用于各科临床应用,不定时更新中。
在世界万物中,精神现象最为复杂。精神病学不仅与各医学学科关系密切,还涉及神经科学、心理学、社会学相关问题。精神病学的诊断主要是症状学诊断。所以在各医学学科诊疗过程中,有必要将精神病学运用其中,该系列导图根据《精神病学Psychiatry》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整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方剂学笔记分享。该思维导图合集系统梳理了中医的方剂学的核心内容,包括方剂分类、组成原则、煎药方法、功效应用等多个方面。
中药学笔记分享。该合集系统整理了中医的中药学的核心知识点,从药材分类到功效应用,再到配伍禁忌,一应俱全。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siweidaotu思维导图分享,该指南结合近年来的临床研究证据和医学进展,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与治疗规范进行了全面的修订和增补。
该系列学习笔记来源于近期指南,知识梳理清楚,非常实用,值得收藏。适用于各科临床应用,不定时更新中。
在世界万物中,精神现象最为复杂。精神病学不仅与各医学学科关系密切,还涉及神经科学、心理学、社会学相关问题。精神病学的诊断主要是症状学诊断。所以在各医学学科诊疗过程中,有必要将精神病学运用其中,该系列导图根据《精神病学Psychiatry》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整理。
6.正常产褥
产褥期
产妇全身器官除乳腺外,从胎盘娩出至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一段时期称为产褥期,一般为6周。(所以坐月子应该6周)
产褥期母体的变化
生殖系统
(一)子宫复旧
子宫复旧不是肌细胞数目的减少,而是肌细胞的缩小
产后1周子宮体缩小至妊娠12周大小;产后10天在腹部扪不到子宫底;产后6周恢复到孕前大小
子宫内膜基底层逐渐再生新的功能层,约需3周
胎盘附着部位内膜完成修复需至产后6周。
(二)子宫颈
产后1周,子宫颈管及子宫颈内口恢复至未孕状态;产后4周,子宫颈完全恢复至未孕状态;初产妇的子宫颈外口由产前的圆形(未产型)变为产后的“一”字形横裂(已产型)。
(三)阴道与外阴
黏膜皱襞约于产后3周重新出现;轻度撕裂或会阴伤口缝合术后的伤口均在3~4日内愈合。
(四)盆底组织
乳房
产褥期乳房的变化主要是泌乳。
随着胎盘的排出,胎盘生乳系、孕激素、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乳汁开始分泌 。
吸吮动作还反射性引起神经垂体释放缩宫素,发生射乳。不断的排空乳房也是维持乳汁分泌的重要条件。
循环系统及血液系统
(一)心血管系统
循环血容量于产后2-3 周恢复至未孕状态。
在产后72小时内,体循环血容量增加15%~25%,特别是产后24小时,应注意预防心衰的发生。(需要预防心衰的时间:妊娠32-34周;分娩期,第二产程;产后24小时)
(二)血液系统
产褥早期,产妇血液仍处于高凝状态。 产后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值增高。 白细胞总数于产褥早期仍较高,其中中性粒细胞增多。 血小板数也增多。 血沉于产后3~4周降至正常。
产褥期临床表现
生命体征
产后24h内略升高,一般不超过38℃;3-4天可有泌乳热,持续4-16小时下降,不属病态。(三点儿水,四点儿);产后脉搏略慢,每分钟60~70次,1周恢复正常。
子宫复旧
产后第1日宫底稍上升至脐平,以后每日下降1~2cm,在产后10日子宫下降入骨盆腔内。
产后宫缩痛
产后1~2日出现,持续2~3天疼痛自然消失。
恶露
产后随子宫蜕膜的脱落,含有血液、坏死蜕膜等组织经阴道排出,称恶露。正常恶露有血腥味,但无臭味,持续4-6周,总量250-500ml。
恶露类型
恶露类型 性状 持续时间
血性恶露 色鲜红,量多,有时有小血块 3-4d
浆液恶露 含多量浆液,色淡红 10d左右
白色恶露 含大量白细胞,色泽较白,质粘稠 3周
褥汗
产后一周内皮肤排泄功能旺盛,排出大量汗液,以夜间睡眠和初醒时更明显,不属病态。
小结
子主题
生殖系统 恢复时间 产褥期临床表现 出现时间
产褥期 6周 体温升高,低于38℃ 产后24h内
子宫大小 6周 泌乳热 产后3-4天
子宫内膜胎盘附着 6周 宫底升至脐平 产后第1日
子宫内膜 3周 下降入骨盆腔内 产后10日
宫颈 4周 宫缩痛 产后1-2日
阴道黏膜 3周 脉搏缓慢、褥汗 产后1周
PS,宫缩痛出现在产后1-2日VS在产后72小时内,体循环血容量增加,特别是产后24小时,应注意预防心衰的发生。
产褥期处理及保健
产褥期处理
1.产后2小时的处理 2.饮食 产后1小时可让产妇进流食或清淡半流食 3.排尿与排便 产后4小时排尿 4.脉搏、呼吸、血压 5.子宫复旧与恶露 若子宫复旧不全,恶露量多,色红,持续时间延长,应给予缩宫剂。若合并感染,恶露有腐臭味且有子宫压痛,应给予抗生素控制感染。 6.乳房护理 产后半小时内开始哺乳。 7.会阴处理 每日用0.05%聚维酮碘液擦洗会阴2~3次。有缝线者产后3~5日拆线,若伤口感染时,应提前拆线引流或扩创处理,50%硫酸镁湿热敷可减轻会阴缝合肿胀疼痛。
产褥期保健
目的:防止产后出血、感染,促使产后恢复。 1.产后活动 2.避孕 产褥期原则上应禁止性生活。产后42日起应采取避孕措施,首选工具避孕,如男用避孕套。若不哺乳者则可选用药物避孕。 3.产后检查 产后6周
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对母婴健康均有益。对婴儿可提供满足其发育所需营养,提高免疫力,促进其牙齿满足其发育所需营养,提高免疫力,促进其牙齿及颜面部发育,增加母婴感情。对母亲可促进子宫复旧,推迟月经复潮及排卵时间,降低其患乳腺癌、卵巢癌的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