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语言学纲要(一)
语言学纲要复习题纲,语言学研究对象是语言;研究内容是探索语言这一社会现象的结构体系,归纳总结语言发展演变的一般规律;性质:语言学是一门独立的科学。
编辑于2025-07-05 22:11:19语言学纲要(一)
导言
语言学研究对象是语言;研究内容是探索语言这一社会现象的结构体系,归纳总结语言发展演变的一般规律;性质:语言学是一门独立的科学
语言学依照不同的研究角度可分为共时语言学和历史语言学;依照不同的理论方法可分为专语语言学和理论语言学
一、语言的功能
一、语言的社会功能
1、传递信息的功能:这是语言最基本的社会功能;语言是人类社会传递信息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手段。
2、人际互动功能:建立和保持某种社会关系
二、语言的思维功能
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的过程
思维能力的普遍性和思维方式的特殊性
普遍性:思维能力的普遍性是人类思维能力最根本的性质,这与语言能力的普遍性是相一致的,语言的普遍性也是语言最根本的性质
特殊性:思维在很大程度上是依托于语言的,语言的差异会导致思维方式的差异
二、语言是符号系统
一、语言和言语
语言是从话语中抽象出来的一套语音、词汇和语法的规则和系统,或者叫做音义结合的词汇系统和语言系统;而说话或话语(言语)则是运用语言"生产"出来的"产品"(即说话的行为和结果,所说的话和所写的话。);“语言有限,言语无限”;语言学研究的“语言”,也正是指由有限的材料和有限的规则组成的系统
二、语言与符号
1.语言是符号系统
2.符号的特点:(1)一般性。符号的形式和意义都是一般性的。符号中与意义相连的是形式,不是具体的物质材料。如不同的汽车喇叭,它们都是具体的,但是作为一种符号,汽车喇叭是一般的,我们不会在意它们的表现形式不同。符号的形式和意义是不可分离的,形式具有一般性,那么符号的意义也具有一般性的。(2)约定俗成性:符号和它所代表的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由社会约定的,它们之间并不存在本质上的、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这是符号的一个最重要的基本性质。(3)社会性:符号的产生,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关联源于符号使用者的约定,这使得符号具有社会属性。
3.语言符号的特点:(1)、任意性:任意性指的是语言符号的能指(形式)与所指(意义内容)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单个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任何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 (2)、线条性:符号的另一个特点是它的线条性,语言符号在使用中是以符号序列的形式出现,只能一个跟着一个依次出现,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不能在空间的面上铺开。
语言符号的线条性使我们要表达的复杂的意义都要通过符号序列的形式体现;使离散的语言符号构成大大小小的音义结合体,使单个的语言符号组成连续的语流;线条性是语言符号分析系统的基础
4.语言符号的形式是声音,声音是语言符号形式的物质载体;语言符号的意义是对人们通过感知而接受到的具体多样的心理现状现象的概括;语言符号的音和义是社会约定关系,这叫做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5.语言结构的层级性: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一方面,语言结构要素的各个单位,分不同的层和级。另一方面,语言系统分为音系和语法两个层面,即语言系统的两层性:音位和音位组成音节,音节之上还有更大的音系单位,这是语言的音系层;语素和语素组成词,词之上是词组和句子,这是语言系统的语法层。
音位:音与义相结合而划分出来的音的结构成分,语言的语音子系统的最小单位,
语素: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结构单位,是构词材料
词:由语素的组合构成,是造句材料,是交际的基本单位
6.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符号和符号组合起来,形成高一级结构,结构中的各个成分的关系即组合关系,通俗来讲即组合搭配;一些语言符号或更大的单位在组合结构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并且替换后结构关系不会改变,那么这些符号在结构中就具有某种相同的作用,它们自然的聚集成群,它们彼此的关系就叫做聚合关系,聚合关系又叫替换关系。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中的两种根本关系。
7.人类语言符号与其他动物“语言”的根本区别:(1).单位的明晰性:人类说的话清的单位、按照交际的需要、语言的规则组装出来的句子。动物"语言"的表现则是以囫囵一团的叫喊或舞蹈动作来表示某一固定的意思,分析不出单位,也谈不上单位的组装。 (2).任意性:动物"语言"中一定程度的任意性都局限于一个题目,是僵硬的,不能与人类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同日而语。 (3)结构的二层性: 前面说过,人类语言是一种两层的结构装置:音位层和符号层。符号层又分若干个级,它以语素为最小单位,经过排列组合构成符号的序列:词、句子。这个分层装置依次以少数有规则地组成多数,几十个音位排列组合成几千个语素的语音外壳,使意义具有人们可以感知的形式;几千个语素排列组合成几万以至几十万个词,乃至无数的句子。动物的"语言"不能分解成单位,谈不上有结构,更不用说有结构的二层性 (4)开放性(能产性或创造性):结构二层性的最重要的结果就是语言的开放性或创造性,人们能够运用有限的语言手段通过替换和组合造出无限的句子。动物的"语言"是一种封闭的系统,它所能传递的信息是固定的,是受刺激限定的。 (5)传授性 :人类的语言能力是先天具备的,但是掌握什么语言,则是后天学会的,没有现实的语言环境,就学不会一种语言。动物的"语言"则是与生俱来的本能,不用学习。 (6)不受时、地环境的限制:其他动物的交际都是由当时当地的刺激引起的,是对具体情景的感性的反应,只能传递某种信息,既不能回顾过去发生过的事情,也不能设想未来。只有人类能用语言说古道今,表达深邃的哲理,翱翔于丰富的想像,思想驰骋到哪里,语言就如影随形地跟随到那里。人类语言的这种特点说明信息的传递不受当时当地环境的限制。
8.语言符号是所有的符号中最重要、最复杂的一种:(1)语言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的结合体,其形式是声音。人类之所以选择语音作为语言符号的外在形式,主要因为语音本身具有一些优点。 (2)层级性:一般符号的构成比较简单,而语言符号却是非常复杂的,可分为不同的层级。 (3)表意的丰富性:一般符号构成简单,只能表达有限的内容,且这种内容是简单而固定的,例如红绿灯。语言符号则可以表达丰富多彩的意义。 (4)生成性:语言符号具有以少驭多的生成机制,具有生成新的结构的能力,具有生成性和开放性的特点。 (5)基础性:语言符号之所以重要的原因在于它是建立其他符号的基础。
三、语音和音系
一、区别与联系
1.语音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双重属性。分别从这两个方面出发,针对所有人类语言的语音研究,属于语音学的研究;针对语音在某一个具体语言的系统中起什么作用的研究,属于音系学的研究。语音学和音系学各自相互独立又彼此交叉。
语音:语音是代表语言的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是由人体发音器官发出来的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任何符号的构成都必须具有一定的物质形式, 以一定的物质材料为载体,这样与意义统一于一体,才能构成完整的符号。语音就是语言的符号形式。
2.语音单位:音素与音位
音素:语音学把语音最小的线性单位称为“音素",音素是从人类语言的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音位:音系学的最小线性单位,凡是处于对立关系中而能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几个音素,必定分属于几个不同的音位。音位起的是区分词或语素的语音形式的作用。音位总是属于特定的具体语言或方言。
联系与区别:都是从成事的话行中切分、归纳出来的、从时间长度来看两者一般相同;本质性区别是,针对所机类语言——音素,针对某一具体语言——音位
3.国际音标:由《国际语音协会》1888年8月制定公布,被各国语言工作者采用的,不带民族特色的记录语音的语音符号,可记录各种语言中的常用音素。(以严式音标为主)制定原则:一个音素用一个音标表示。一个音标只表示一个音素
二、从声学看语音
1.语音的四要素:音质、音高、音重、音长
音高:由发音体形状及振动频率快慢决定的;音重:取决于声波振幅的大小,而振幅的大小与发音时用力大小有关;音质:也叫音色,指声音的品质或个性;音长:声音的长短,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的长短。
2.音质的声学分析
乐音和噪音:乐音由有规律的音波组合成;噪音由许多不规律的音波凑合成
基音和陪音:声音多是由许多频率不同的纯音构成的复合波,其中频率最低的纯音叫基音,其他的是陪音;基音强度最大、决定整个音的音高,陪音频率是基音的整数倍.
三、从发音生理看语音
1.发音器官:肺;喉头和声带;口腔、鼻腔、咽腔
肺(动力):呼吸作用产生的气流是语音的基本动力,气流压力不同带来语音强弱;喉头与声带(发育体):声带是元音的声源,也是浊辅音的声源之一,声带张力不同导致语音高低不同(音高);口腔.鼻腔.咽腔(共鸣腔);(被动发音器官:上下齿、齿龈、硬腭)
2.两类音素:元音和辅音
元音:肝部气流冲击声带,使声带发生振功,让气流毫无阻得地通过声道发出的声音;元音的不同是共鸣腔的不同形状造成的。共鸣腔中最主要的是口腔,一般元音的差别正是决定于口腔的不同形状。
辅音:气流在声道中受到阻得,并克服这种阻碍而发出的声音
区别:1)气流是否受阻(最主要原因);2)发音器官紧张状态(元音均匀紧张,辅音局部紧张);3)气流强弱状态(元音弱,辅音强);4)声带是否颤动(元音颤动,,浊辅音颤动,清辅音不颤动);5)是否纯乐音(原因都是乐音,清辅音是噪音,浊辅音二者皆有)
四、音位与音系
1.对立关系和互补关系
对立:两个音素周围音都相同的环境下独立承担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对立关系的音素音素能够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而且替换以后会引起词的意义的改变;互补:几个音素不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出现,出现的环境互补,互补关系的音素不会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
判断:用替换对比法
2.音位和音位变体
分析音位的方法:对立关示是划分音位的主要根据.
音位变体:是同一个音位不同的变异形式,是音位在特定的语音环境中的具体体现或具体代表。处于互补关系
分类:a.条件变体:受环境制约,属于同一音位且具有互补关系一组音素。有条件地出现在不同的语音环境中,互相替换后不影响意义,而且在语音上相似;b.自由变体:音位之间的相互替换是自由的,没有条件限制,是能出现在同样的语音环境中,在同一位置上自由替换而不区别意义的几个音素。
3.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
音质音位:具体语言中以音为材料,从音质的角度来分析的音位,分为辅音音位和元音音位
非音质音位:除音质外音高音长音强也有区别作用,如调位、重位、时位。(北京话有4个调位 广东话有9个调位)
五、音位的聚合
1.区别特征:具体语言中有区别音位的作用的发音特征,称作该语言的区别特征
2.音位聚合群
含义:音位不是孤立的,每个音位都通过的区到特征和其它有共同特征的音位联系着,聚合成群。由于一个音位常常有多个区别特征,所以同一个音位也就常常同时处于多个聚合群。
分类:双向聚合群、单向聚合群
双向聚合群:音位系统的主流,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平行、对称,双向的聚合是音位系统性的具体表现
单向聚合群:语言中最晚习得的音,历史演变中最不稳定,变化方向多变
作用:区分单双向聚合群有利于分析音位的系统性,也有利于说明语音的演变。(双向中演受→ 引起同聚合群中其它音位的演变;单向中演变——一般不会波及其它的音位)
六、语音单位的组合
1.音节
含义:由音素构成的语音片段、是语音的基本传构单位,是听话时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单位。在汉语里,音节通常也就是一个语素的语音形式,而在文字上也通常用一个汉字来相对应。
分类: a.复元音:元音+元音(直接组合)b.复辅音:辅音+辅音(直接组合)(汉语中无复辅育)c.音节辅音:只由辅音构成的音节(汉语中只有[m]母)
结构特点:(以北京话为例:1.最多4个青素符号2.元音占优势 3.可以有辅音 4.都有韵腹、声调.)
2.语流音变
含义:音位加音位,受说话的快慢、高低.强弱,邻音的影响,发生的临时性变化
分类:同化、异化、弱化、脱落、增音
同化:语流中两个邻近的不同的音,其中一个受到另一个的影响而变得跟它相同或相近,叫同化。(顺同化:前音影响后音;逆同化:反之) 异化:语流中两个邻近的相同或相近的音,其中一个受到另一个的影响二变得不同或不相近,叫异化。 弱化:语流中一个较强的音由于所处的地位或受邻近音的影响而变成一个较弱的音,叫弱化。 脱落:语流中有些较弱的或不重要的音在发音时流失了,或者为了发音的方便而省去某些音,叫脱落。
3.四呼
韵母按照韵头的不同可分为四类,即所谓的“四呼”。 齐齿呼:以/i/为主要元音或介音的韵母聚合。 合口呼:以/u/为主要元音或介音的韵母聚合。 撮口呼:以/y/为主要元音或介音的韵母聚合。 开口呼:没有韵头而以/a、o、ə/为韵母的主要元音的聚合
4.韵律层级
语言的节奏:音流中某些超音段要素(即音高、音强和音长)在时间上等距离地、周期性的交替出现
语言节奏的分类:a.音节型:在时间上等距离出现,没有强弱拍;b.音步型:两音节组成的节奏单元,节凑单元倾向于等长
更大的韵律单元:停延段、语调段
语流音变和音位变体
区别:(1)音位变体的分布条件一般只限于语素或词音形的内部,而语流音变则通常可以跨语素或跨词发生;(2)语流音变只是可能出现的变化,而音位变体则是在一定语音条件下一定出现的不同;(3)语流音变可能是一个音位变成另一个音位,而音位变体只能是同属于一个音位内部的几个成员。 联系:音理机制,如语音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