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外科-腹外疝
这是一篇关于腹外疝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概述,腹股沟疝,脐疝,切口疝,股疝、具体类型的特点、诊断、治疗等,适合医学学习和复习使用。
这是一篇关于下肢骨折2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胫骨平台骨折,胫腓骨骨干骨折,足部骨折,踝部扭伤,踝部骨折,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膝关节韧带损伤。
这是一篇关于关节脱位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髋关节脱位,桡骨头半脱位,肘关节脱位,肩关节脱位,肩锁关节脱位。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腹外疝
腹股沟疝
腹股沟区解剖
皮肤皮下浅筋膜
腹外斜肌
腹内斜肌、腹横肌
腹横筋膜
腹膜外脂肪、壁腹膜
腹股沟管
两口四壁
内容
女性
子宫圆韧带
男性
精索
直疝三角(Hesselbach三角)
组成
外侧边
腹壁下动脉
内侧边
腹直肌外侧缘
底边
腹股沟韧带
直疝突出
发病机制
先天解剖异常
鞘状突不闭锁/不全闭锁
右侧下降晚,斜疝右多于左
后天腹壁薄弱/缺损
分类
腹股沟斜疝
更为常见
由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沟管内环突出,向内、向下、向前斜行经过腹股沟管,穿出腹股沟管皮下环,可进入阴囊
腹股沟直疝
由腹壁下动脉内侧的直疝三角区直接由后向前突出,不经过内环,也不进入阴囊
临床表现&诊断
检查方法
易复性疝
多站立行走咳嗽时出现
回纳手指感觉浅环扩大
嘱病人咳嗽,指尖冲击感
指压深环,起立咳嗽不出现,移去手指出现
难复性疝
嵌顿性疝
疝块突然增大,疼痛,无法回纳
自行回纳机会少,易发展成绞窄性
绞窄性疝
严重
直疝
老年男性直立,不伴疼痛
不易嵌顿
不明确加超声、CT
斜疝VS直疝
①发病年龄
②突出途径
③疝块外形
④回纳疝块后压住深环
⑤精索与疝囊关系
⑥疝囊颈与腹壁下动脉关系
⑦嵌顿机会
鉴别诊断
睾丸鞘膜积液
交通性鞘膜积液
精索鞘膜积液
隐睾
急性肠梗阻
治疗
原则
除少数特殊情况,一般应尽早手术
非手术
①1岁以下的婴幼儿
不结扎也不修补
②年老体弱或伴有其他严重疾病而禁忌手术者
手术方法
传统的疝修补术
原则为疝囊高位结扎、加强或修补腹股沟管管壁
高位结扎:达到内环口
仅结扎,不修补
1岁以上婴幼儿
绞窄性斜疝肠坏死有局部严重感染
择期修补
加强或修补前壁或后壁
Ferguson最常用
加强前壁
其他均为后壁修补
无张力疝修补(主要)
无张力,人工高分子材料网片
嵌顿性急诊不推荐使用材料
特点
仅修补,不结扎
优: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复发率低
缺:排异和感染
未发育儿童不适用
方法
平片
疝环充填式
巨大补片
经腹腔镜疝修补术(LIHR)
优: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复发率低
嵌顿性疝&绞窄性疝处理原则
1、手法复位
试行条件
①嵌顿在3-4小时内,局部压痛不明显,无腹膜刺激征
②年老体弱或伴其他严重疾病而估计肠袢尚未绞窄坏死者
可能挤破肠管、坏死送入、未完全回纳等
观察有无腹膜炎/肠梗阻
2、手术治疗
其他均应该手术
正确判断肠管活力
肠管正常
复位
可疑
根部注射普鲁卡因,温热敷10-20min→再判断
绞窄疝失活坏死
情况不佳,肠外置,7-14天后再实施切除
情况允许,肠管切除,行一期吻合 (一般不做修补术)
复发性疝处理原则
真性
解剖部位、疝类型与上次手术部位相同
遗留疝
手术遗留
新发疝
初次成功,新发,解剖部位不同
脐疝
小儿
脐环两岁前多能自行闭锁
成人
中年经产妇女
手术
切口疝
切口感染
经腹直肌纵行切口
股疝
老年体弱男性
股管几乎是垂直的,疝块在卵圆窝处向前转折时形成一锐角,且股环本身较小,周围又多坚韧的韧带
最好发嵌顿
迅速绞窄性疝
临床表现
卵圆窝处半球形突起
咳嗽冲击感不强
McVay修补术
概述
概念
疝:体内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部位,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
腹外疝:腹内脏器或组织连同腹膜壁层经腹壁薄弱点或孔隙向体表突出。
病因
1.腹壁强度下降
2.腹内压增高
病理解剖
疝环(疝门)
疝囊(壁腹膜突出)
疝囊颈
疝囊体
疝内容物
小肠(最多见)、大网膜(其次)
疝外被盖
疝囊外的组织
临床分类
1.易复性疝
疝内容物很容易回纳入腹腔
2.难复性疝
疝内容物不能回纳或不能完全回纳入腹腔,但并不引起严重症状者
滑动性疝
病程长,疝囊颈上方腹膜被下坠力推移
以至盲肠(包括阑尾)、乙状结肠、膀胱等
成为疝囊壁的一部分
右侧多见
3.嵌顿性疝
①逆行性嵌顿疝(Maydl)
包括几个肠袢,形如W
②Richter疝(肠管壁疝)
嵌顿的内容物仅为部分肠壁
系膜侧肠壁及其系膜并未进入疝囊,肠腔并未完全梗阻
③Littre疝
嵌顿的内容物是小肠憩室
通常是Meckel憩室
④Amyand疝
嵌顿内容物为阑尾
最容易嵌顿:股疝 容易:股疝、儿童斜疝、成人脐疝 不容易:直疝、切口疝、小儿脐疝
4.绞窄性疝
如不及时解除,肠壁及其系膜受压情况不断加重可使动脉血流减少,最后导致完全阻断
嵌顿疝合并血运障碍
5.儿童疝
比较柔软,很少发生嵌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