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Wernice脑病
这是一篇关于Wernice脑病思维导图,从定义、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特质、临床表现、诊断标准、鉴别诊断、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助理/执业医师考试-病例分析,急性硬膜外血肿与颅骨骨折思维导图,从诊断公式、初步诊断、诊断依据、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治疗原则几个方面作了介绍。
助理/执业医师考试-病例分析,蛛网膜下腔脑出血思维导图,导图从诊断公式、初步诊断、诊断依据、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治疗原则几个方面作了梳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Wernice脑病
定义
是一种由维生素B1缺乏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代谢性疾病。
发病年龄多为30-70岁,男性多于女性
病死率10-20%,但如能及时诊断和治疗,患者可以完全恢复
病因及发病机制
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维生素B1(硫胺素)缺乏
缺乏后可导致:脑组织乳酸代谢酸中毒、血脑屏障破坏、细胞毒性水肿以及谷氨酸等兴奋性神经递质增多等
酒精相关性
慢性酒精中毒(常见)(属于高危人群)
非酒精相关性
妊娠剧吐、胃肠道手术、频繁呕吐、慢性腹泻、癌症化疗、透析、艾滋等(也是高危人群)
病理特质
常对称性累及乳头体、丘脑、第三脑室、中脑导水管周围等糖代谢快、对硫胺素缺乏敏感的部位,其中乳头体最易被侵犯
急性期病理改变
病变区域细胞毒性水肿以及血管源性水肿,随后出现血脑屏障破坏、血管内皮细胞肿胀、点状出血等改变
慢性期病理改变
周围胶质细胞增生、髓鞘脱失、神经元变性死亡、数量减少
临床表现
典型“三联征”(少见)
眼球运动障碍
最常见的是眼球水平震颤,其他改变包括双眼视力下降、复视、眼肌麻痹
主要累及动眼、滑车、外展神经
共济失调
酒醉样、站不稳、坐不稳等表现
主要累及小脑蚓部及前庭功能受损
精神意识障碍
最常见,包括混乱状态,空间定向障碍、头晕、淡漠、嗜睡、记忆障碍、无法集中注意力、昏迷和死亡
主要累及丘脑或乳头体
诊断标准
2010年欧洲神经科学协会联盟发布
营养不足
小脑功能障碍
精神状态异常或记忆损害
满足以上4条中至少2条即可高度怀疑WE
有典型三联征,并且可找到明确维生素B1缺乏的诱因,即可诊断WE
实验室检查
维生素B1的筛查,及时维生素B1水平正常也不能排除WE,患者可能存在维生素B转运蛋白基因突变
丙酮酸及乳酸水平升高
影像学表现
MRI较为敏感
分布特点
位于乳头体,丘脑,第三、四脑室,中脑导水管周围的双侧对称性异常信号影
信号特点
T1WI呈等、底信号,T2WI、FLAIR呈高信号,急性期DWI表现为高信号
鉴别诊断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
病因
是自身免疫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与水通道蛋白4抗体相关; WE则是维生素B1缺乏所致。
常以严重的视神经炎和纵向长节段贯性脊髓炎为首发症状,可伴有急性间脑综合征,表现为嗜睡、电解质紊乱等,但一般无典型的眼肌麻痹、共济失调三联征; WE以三联征为主要表现。
影像学
病变多在水通道蛋白4高表达区域,如室管膜周围,第三脑室及中脑导水管周围出现长T2信号; WE病变主要集中在丘脑,乳头体,第三、四脑室、中脑导水管周围等。
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
是ATP7B基因突变所致的遗传性铜代谢障碍疾病; WE 是维生素B1缺乏所致。
表现为铜代谢障碍,如角膜色素环、肝硬化、神经系统症状包括肌张力障碍、震颤、共济失调等,但无WE的精神意识障碍; WE以三联征为主要表现。
典型表现为“熊猫脸”征,即中脑可见底信号红核构成“眼镜”,黑质网状部正常信号构成“耳朵”,中脑导水管机周围灰质核团构成“熊猫”脸下半部分,可见双侧豆状核等对称性异常信号。 WE病变主要集中在丘脑,乳头体,第三、四脑室、中脑导水管周围等。
Percheron动脉梗死
是由于Percheron动脉闭塞所致; WE是维生素B1缺乏所致。
Percheron动脉梗死典型表现为意识障碍、垂直凝视麻痹、记忆障碍三联征,一般无明显的眼肌麻痹、共济失调; WE是三联征为主要表现。
主要表现为双侧丘脑旁正中部异常信号,伴或不伴中脑梗死,中脑“V”字征为特征性表现; WE病变主要集中在丘脑,乳头体,第三、四脑室、中脑导水管周围等。
治疗及预后
WE是一种急性或亚急性的中枢神经系统营养障碍性疾病,可导致严重神经功能缺失甚至危及生命
治疗关键
针对病因治疗,一旦怀疑患者为WE,应立即予足量维生素B1治疗,无须等待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
硫胺素给药原则
长期饮酒会导致营养摄入不足、吸收减少和利用受损,肠道硫胺素吸收减少50%,从而导致硫胺素缺乏。 硫胺素肠外给药克服了胃肠道吸收的减少,并在血液和大脑之间产生一个大的浓度梯度,从而促使硫胺素通过血脑屏障的被动扩散增加,从而补充耗尽的组织储备。 镁离子是许多硫胺素依赖性酶的重要辅音子,镁离子缺乏与WE以及场外硫胺素替代治疗无反应有关,因此治疗期间需要确保血清镁水平正常。
给药方案(未完全共识)
明确诊断的患者根据营养状况:≥200-500 mg TID IV,持续5-7天,然后口服100 mg TID,持续1-2周,之后100 mg /d
疑似或有风险的患者预防性治疗:≥100-200 mg TID,口服或IV3-5天,然后口服100 mg TID 1-2周,之后100mg /d
若选择静脉滴注:维生素B1 200 mg +100ml生理盐水,TID,每次持续30分钟
WE的预后与是否早期诊断及是否及时足量补充维生素B1密切相关,若诊断治疗及时,则预后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