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管理学基础人物
这是一篇关于管理学基础人物的思维导图,详细梳理了不同管理时期的重要人物及其理论贡献,主要内容包括:早期管理时期(18世纪60年代-19世纪),古典管理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行为管理时期(20世纪30-50年代),现代管理时期(20世纪60-80年代),当代管理时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
这是一篇关于其他人物的思维导图,详细列举了多位在管理学及其他相关领域有重要贡献的人物及其理论观点,为理解不同学科的发展和理论体系提供了全面的参考。
这是一篇关于激励和领导理论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激励理论,领导理论,行为学派:梅奥、马斯洛、斯金纳、麦克利兰、赫兹伯格、麦格雷戈,早期工业心理学派。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管理学基础人物
早期管理时期(18世纪60年代-19世纪)
亚当·斯密
现代经济学之父
劳动分工
提出“经济人”
罗伯特·欧文
人事管理之父、现代人事管理创始人
空想社会主义者
禁止童工
查尔斯·巴贝奇
继续亚当斯密劳动分工的研究
认为前人的研究忽略了分工可以减少支付工资这一好处
古典管理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
泰勒
管理学之父、科学管理学之父
提出科学管理理论
《科学管理原理》1911
第一次从经验上升到科学管理
劳动定额
作业职能
1.工作标准化 2.差别计件工资制 3.根据工作要求挑选和培训工人
组织职能
1.实行职能工长制 2.将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 3.进行例外管理
亨利·法约尔
一般管理学之父、经营管理理论之父、管理过程学派创始人
提出一般管理理论
《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1916
跳板原则(法约尔桥)
管理五要素: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
六大活动:商业活动、管理活动、财务活动、会计活动、安全活动、技术活动
十四项原则:劳动分工、统一领导、统一指挥、权力与责任、首创精神、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纪律、秩序、员工的报酬、集中、公平、等级制度、人员稳定、人员的团结
马克斯·韦伯
组织理论之父、组织管理之父
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官僚制)、科层组织(最理想的组织形式)
权力类型:传统型、法理型、个人魅力型
亨利·甘特
奖励工资制
关键线路法
计划评审法
亨利·福特
标准化流水线、组织现代化大生产
行为管理时期(20世纪30-50年代)
梅奥
人际关系之父
霍桑工厂实验
主要观点:
1.社会人假设2.员工中存在非正式组织(接线板实验)3.霍桑效应4.新型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意度
马斯洛
需要层次理论《人类动机理论》
麦格雷戈
提出X·Y理论 X懒惰 Y勤奋
现代管理时期(20世纪60-80年代)
西蒙
人工职能之父
《管理行为》
主要观点
1.管理即决策
2.决策过程:情报互动-设计活动-抉择活动-审查活动
3.“令人满意”的决策准则(麦穗)
4.决策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当今社会面临更多的是非程序化)
德鲁克
现代管理学之父、经验学派代表人物
《管理的实践》
目标管理
特点:1.参与管理 2.自我控制和管理 3.重视工作成果而非工作行为本身 4.建立系统的目标体系
管理的结构:1. 在组织上必须以绩效为目标 2.必须尽可能包含最少的管理层级 3.必须能培养和检验未来的高层管理者 4.设计最便捷的指挥链
优点:1.有助于改善沟通 2.提高员工参与积极性 3.通过对具体业绩评价,使评价过程更加公正
缺点:1.具体环节操作困难 2.容易导致短期导向,不利于长期目标 3.需要注意目标停滞带来的危险
首次提出并加以明确人力资源管理
中国首次提出人力资源:毛泽东《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
巴纳德
现代管理理论之父、社会系统学派创始人
《经理人员的职能》
协作的要素
1.协作的意愿 2.共同的目标(是协作意愿的前提) 3.信息的沟通
孔茨
现代管理理论丛林中的“游侠”
《管理理论的丛林》
提出环境
伯法
管理科学学派(数学学派)
当代管理时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
哈默与钱皮
业务再造理论(基本问题进行反思)
过程:1.观念再造 2.流程再造 3.组织再造 4.试点和切换 5.实现愿景目标
彼得·圣吉
学习型组织
构建学习型组织的步骤:1.自我超越(精神基础) 2.改善心智模式 3.建立共同意愿 4.团队学习(最基本的修炼方式) 5.系统思考(核心基石)
安索夫(战略管理的提出者)
玛丽·道格拉斯
制度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