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烯烃与二烯烃
大学有机化学烯烃与二烯烃思维导图,包括烯烃命名与结构、烯烃化学性质、二烯烃等内容,本图知识梳理清楚,非常实用,值得收藏。
本导图梳理了有机反应的知识内容,包括取代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加成反应、歧化反应、消除反应、降解反应等。
这是有关有机化学醇部分的思维导图,醇是有机化合物的一大类,是脂肪烃、脂环烃或芳香烃侧链中的氢原子被羟基取代而成的化合物。
大学有机化学卤代烃部分思维导图,包括卤代烃的亲核取代、消除反应、与金属反应、还原反应、卤代芳烃的亲核取代反应等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烯烃与二烯烃•炔烃
烯烃命名与结构
Sp2杂化
几何结构
顺反异构
相同基团
对物理性质的影响
沸点.
极性大分子越强,沸点越高
溶点
对称性越高。晶格能越高-熔点越好
Z E标记法
大基团在同侧为z-异侧为e
烯烃化学性质
亲电加成
与卤化氢加成
马氏规则. HI >H Br>Hcl:反应活性、 碳正离子
给电子作用稳定碳正离子
共轭效应
CH3OCH=CH2——+C大于—I (CH3O—的给电子稳定了碳+
超共轭效应
吸电子基团。(烯烃双键电子云密度降低)
-CF3的吸电子诱导效应。(成反马氏规则)
氯离子的诱导效应相比较弱,其共轭效应稳定了碳+离子
正碳离子的反应
加成反应
消除反应
双键的生死
重排反应
通过负氢迁移•形成更加稳定碳+离子
加成HBr时的过氧化物效应—自由基加成机理
与卤素加成
非极性溶液中加成。(CCL4.CS2)
极性溶液中加成。(H2O.ROH)
与水加成
与乙酸汞加成再还原
与硫酸加成——间接水合法
酸催化于水加成——直接水合法
与乙硼烷(B2H6.,)加成后再氧化
立体专一顺式加成。(反马式)
与卡宾加成
单线态卡宾加成
顺式立体专一协同反应
三线态卡宾加成
无立体选择性
氧化还原反应
酸性高锰酸钾
臭氧
冷稀高锰酸钾或者OsO4
生成顺式连二醇
过酸 RCOOOH氧化生成环氧化物
环氧化合物。(水解后生成反式连二醇)
还原加氢
氢化热:一摩尔烯烃催化加氢放出的热量为氢化热 ———氢化热越高•烯烃越不稳定 ———亲电反应活化能越小•亲电加成活性越高
烯烃合成
卤代烃碱性条件下脱HX
酸在酸性条件下脱水
Witting反应
聚合反应
自由基聚合
正碳离子聚合
负碳离子聚合
配位聚合
炔烃
命名
命名时先烯烃在炔烃 sp杂化
化学性质p77
端炔、端炔负碳离子反应
端炔氢酸性
成盐反应
端炔负碳离子亲核反应
与卤素加成 乙炔加cl2需要催化剂FeCl3
卤化氢加成 HBr加成时过氧化物效应•.而 HI.HCl则无
HgCl2作为催化剂
与B2H6反应
亲核加成
与醇加成。( RO和H分别加到炔两侧)
与酸加成
与HCN。(生产晴纶)
与乙炔加成。(合成1-3—丁二烯)
氧化•.还原及聚合
氧化 酸性高锰酸钾 臭氧 中性高锰酸钾 氧化偶联
还原🤗 催化加氢Lindlar催化剂。(成顺式烯烃) 化学还原。(Na—NH3)成反式烯烃
两个•.三个•.四个炔烃的聚合可成就1-丁烯—3炔 苯环。(由铜五百摄氏度) 1.3.5.7-辛环烯
二烯烃
孤立双烯
共轭双烯
化学性质
1•2加成产物
1.4加成产物
Diels-Alder反应
双烯体上有推电子基团,有利于反应
对单键来说,顺式的共轭烯烃可以反应
对于炔烃也可
生成物邻•对位为主
生成物以内式为主
C=O也可作为亲双烯体发生
高温可发生逆反应
聚集双烯
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