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管理学思维导图
下图梳理了管理学研究对象、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学习管理的意义、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理论指导、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基本方法等内容。
组织篇(六)组织设计知识总结,包括组织设计的任务与影响因素、组织结构、组织整合三部分内容。
组织篇(八)组织文化知识总结,包括组织文化的概念与分类、组织文化的特征、组织文化的影响因素、组织文化的构成与功能、组织文化塑造等。
组织篇(七)人员配备知识总结,包括人员配备的任务、工作内容和原则、人员选聘、人事考评、人员的培训与发展等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绪论
管理学研究对象
个体活动与群体活动
个体
资源管理
时间管理
群体
人的努力的整合
方向与内容
一般组织与企业组织
把企业作为研究对象,不仅因为它是现代 微观活动的普遍形式,也是历史发展的选择。
工厂制度或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企业
管理学的研究体系
管理活动是一个由决策,组织,领导,控制以 及创新所构成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
管理学研究体系是由管理活动的过程特点决定的
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
顺道无为思想
重人求和思想
预谋慎战思想
依法治理思想
一法:统一原则平等性 明法:公开性 常法:相对稳定性
西方工厂制度早期管理思想
罗伯特•欧文
人事管理学之父
人是环境的产物只有在适宜的 物质和道德环境下,才能培养 出好的品德。
亚当斯密
现代经济学之父
《国富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两大贡献:1.劳动分工2.经济人假设
查尔斯巴贝奇
计算机之父
《 论机器与制造业的经济学》
边际熟练原则——劳动分工不仅 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带来 减少工资支出的好处。
周三多 利润分享:固定工资+利润+奖金
现代管理学的萌芽与发展
泰勒
科学管理之父
《科学管理原理》
对生产作业方法的标准化和生产过程 组织的合理化进行系统的思考。
法约尔
一般管理理论之父 经营管理理论之父
《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构建了管理研究的基本框架。 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韦伯
组织理论之父
《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
分析了官僚组织(科层组织)构成 要素和运行特点,提出并论证了官 僚组织就是,理想的组织形态的观点。
梅奥及其领导的霍桑实验
《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 《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
照明试验1924—1927 () 继电器装配室实验 1927—1928 (由于受到额外的关注而引起绩效或努力上升) 大规模访谈1928—1931 (工人是社会人结论。) 接线板接线工作室实验1931—1932 (得出企业中存在小团体。)
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2.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 3.生产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 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 梅奥认为,提高生产率主要途径 是提高工人的满足度。
管理的理论丛林
环境成为企业经营与管理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变量。
穿梭在管理丛林中的游侠是孔茨
管理学的理论框架因此而逐渐成熟。
20世纪40年代——80年代
管理学的学习意义与方法
学习管理的意义
了解管理的一般规律。
可以帮助我们形成理性分析能力。还可以 提我们以直觉判断为基础的决策或决断能力。
学习管理学归根结底是要指导我们的 管理实践,提升我们的管理水平。
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理论指导
要以马克思主义为基本之道。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的关系。
管理理论的一般抽象与具体运用的关系。
作为管理对象的组织活动与组织环境的关系。
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科学思维
战略思维
历史思维
辩证思维
创新思维
底线思维
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基本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我们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基本方法。
1.2.3.4.方法
管理学与其他学科
边缘科学 多样性
控制,管理成为周而复始不断循环的过程 创新管理过程表现为这个过程的循环上升
秩序是获得效率的前提
管理的直接目的是要提高组织活动的效率。
案例分析和事例解读可以填补存在实际缺憾。
人际关系学说,1949年被名为行为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