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课程与教学理论流派
这是一篇关于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三章 课程与教学理论流派的思维导图。该思维导图归纳总结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流派,比较详细,可直接背诵。
这是一篇关于第四章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思维导图,从课程与教育目标概述、课程与教学目标分类等内容进行了概述,可收藏。
这是一篇关于教育知识与能力第四章 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思维导图。该思维导图归纳了关于课程与教学目标这一部分知识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第三章 课程与教学理论流派
第一节 课程与教学理论流派
学科中心课程论
赫钦斯 永恒主义课程理论
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的理性
课程内容 永恒学科
课程实施 理智的训练
教师通过教学促进学生自我的积极活动
教学就是读书和对话、交流、研讨
斯宾塞 实科课程理论
为人类的种种活动做准备的最有价值的知识-科学知识
赫尔巴特 主知主义课程理论
编制课程应以人类“客观的文化遗产”--科学为基础,已发展人的”多方面的兴趣为轴心,设置相应的学科。“
巴格莱 要素注意课程论
把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
教学过程必须是一个训练智慧的过程
学生在学习上必须刻苦努力,不能只强调个人的兴趣和自由。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必须要有权威。
布鲁纳 结构主义课程论
学科的基本结构 一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螺旋式的编排课程 以及发现法
儿童中心课程论
卢梭 自然主义课程论
儿童的发现者 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
杜威 进步主义课程理论
儿童成为了太阳
罗杰斯 人本主义课程
人生下来就有学习的潜能
社会中心课程论
代表人物 洛克、康茨
社会改造主义的课程论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课程组织
学习方式
第二节 课程研究的历史沿革
1918年美国学者博比特出版的《课程》标志这课程论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