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唯物史观
马原第四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详细知识点整理,本图知识梳理清楚,适用于考前复习,也可以综合其他资料使用。
编辑于2021-09-19 10:23:43第 四 章 人 类 社 会 及 其 发 展 规 律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根据看待社会历史的发展及其规律的不同,分为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唯物史观具有正确性: 马克思主义之前,唯心主义占据统治地位,马克思正确地解决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创立了唯物史观
含义: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产方式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 根据社会意识主体不同可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 根据不同层次,可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 在社会意识形式中,又存在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
1 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和决定性力量 2 社会心理是低层次的社会意识,是自发的、不系统的、不定型的社会意识,表现为人们的感知、情绪、情感、心态、习俗等,以感性认识为主 社会意识形式是高层次的社会意识,是自觉的、系统的、定型的社会意识,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哲学、科学等,以理性认识为主
关系: 1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应,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3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的含义是社会意识具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势和规律: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和不平衡性 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照应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对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正确而充分地发挥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有赖于先进文化的建设 文化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 1 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 2 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3 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凝聚力量 4 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生产力
含义: 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生产力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 基本要素: 1 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劳动资料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 2 劳动对象 3 劳动者: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生产关系
含义: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组成: 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 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
生产关系是一种物质利益关系,它体现了人们之间的物质经济利益,不是人们的主观愿望和要求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1 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2 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1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2 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客观要求时,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3 当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力就无法发展时,这种反作用更加突出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含义
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是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1 经济基础的实质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 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经济体制是社会基本经济制度所采取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 2 上层建筑由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政治组织等两部分构成 (1)意识形态又称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思想观点 (2)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又称政治上层建筑,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和行政制度;国家政权机构、政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政治组织形式和设施 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才是它的核心
国家的起源和实质: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国家的实质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 国家的消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国家分为国体和政体两方面
国体:社会各阶层在国家中的地位,它表明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层手里 政体:政体是指统治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具体组织形式,也就是政权构成形式,它表明统治阶级采取怎样的形式组织自己的政权,实现自己的统治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辨证关系: 1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3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 4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内在联系构成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归根到底取决于他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内涵: 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经济基础被称为骨骼系统,上层建筑被称为血肉系统 规律: 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1 统一性是社会形态运动从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人类的总体历史过程表现为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 2 多样性是指不同的民族可以超越一种或集中社会形态而跳跃式地向前发展 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1 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 2 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社会发展的必然性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性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社会形态更替是一个主体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人们的看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行与曲折性 1 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顺序性主要指五种社会形态依次向前发展,包括社会形态的质变和量变 2 社会形态更替的曲折性是指社会前进过程中所出现的反复、停滞和倒退现象
五种社会形态 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
阶级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内容: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作用: 社会矛盾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 2 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3 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关系: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其他矛盾的根源;社会主要矛盾是基本矛盾的具体体现
阶级斗争
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阶级和阶级斗争产生的实质: 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 阶级又是是一个经济范畴 阶级斗争根源于阶级之间物质利益的根本对立,根源于社会经济关系的冲突
社会革命的实质和作用: 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社会形态的质变 革命的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 社会革命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改革
阶级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社会形态的量变
改革是在同一社会形态内,通过调整、变革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的某些部分及环节,实现该社会形态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改革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部分质变 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科学技术
重要作用
作用: 科技革命是社会动力体系中又一个重要的动力,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1 现代科技革命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 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 2 现代科技革命推动了生活方式的变革 3 现代科技革命推动思维方式的变革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历史创造者问题的对立: 唯心史观(英雄史观)否认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抹煞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宣扬少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 唯物史观(群众史观)认为认识人是现实社会中的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唯物史观考察历史创造者的原则: 立足于现实的人及其本质;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
人民群众含义: 1 从质上看,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 2 从量上看,人民群众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人 3 人民群众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作用: 1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4 人民群众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5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历史人物
含义: 是指一定历史事件的主要倡导者、组织领导者或思想理论、科学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 作用: 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有深刻影响,甚至有时候能够决定个别历史事件的结局,从而导致历史发展生这样或者那样的重大变化
杰出人物
含义: 是指一定历史事件的主要倡导者、组织领导者或思想理论、科学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 作用: 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有深刻影响,甚至有时候能够决定个别历史事件的结局,从而导致历史发展生这样或者那样的重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