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小肠疾病
外科学小肠疾病的种类以及相对应的临床症状与治疗。包含肠炎性疾病:急性出血性肠炎(了解)、克罗恩病;肠梗阻:辅助检查、临床表现、诊断步骤;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等。
编辑于2021-10-25 17:45:56小肠疾病
肠炎性疾病
急性出血性肠炎(了解)
克罗恩病
好发:可累及胃肠道任何部位,但以回肠末段最常见,节段性改变
病理:炎症累及肠壁各层,裂隙状深溃疡,鹅卵石样改变,肠壁增厚,肉芽肿形成,肠腔狭窄,可因溃疡穿透,形成肠内瘘、肠外瘘
临床表现
腹痛:右下腹或脐周痉挛性痛,多不严重
腹泻:多为黏液脓血便
体重下降:肠粘膜吸收不良所致
腹部包块:当有慢性溃疡穿透、肠内瘘、粘连时,可出现腹部包块
治疗
内科治疗:一般采用保守治疗
外科治疗:肠梗阻,狭窄,慢性肠穿孔后形成腹腔脓肿,肠内瘘,肠外瘘,肛周病变,长期持续出血,难以排出肿瘤、结核者,内科治疗无效者
肠梗阻
病因和分类
按梗阻的原因分
机械性
肠外因素~如粘连带压迫(最常见)、嵌顿疝、肿瘤压迫 肠壁因素~如肠套叠、肠扭转、肿瘤、先天性畸形 肠腔内因素~如蛔虫梗阻、异物、粪块、胆石堵塞
动力性
麻痹性肠梗阻~腹腔手术后、腹部创伤、腹膜炎、低钾 痉挛性肠梗阻~急性肠炎、肠功能紊乱、慢性铅中毒
血运性
肠系膜血管栓塞、血栓形成
假性
无明显病因,为一种遗传性疾病 常表现为反复发作性肠梗阻,但十二指肠与结肠蠕动正常
其他分类法
按肠壁有无血运障碍
单纯性肠梗阻~无肠血运障碍的肠梗阻 绞窄性肠梗阻~肠梗阻伴有肠壁血运障碍
按梗阻部位分
高位梗阻~空肠梗阻 低位小肠~回肠梗阻 结肠梗阻~属于“闭袢性肠梗阻”
按梗阻程度分
完全性肠梗阻、不完全性肠梗阻
按病程发展快慢分
急性肠梗阻、慢性肠梗阻
病理生理
肠管局部变化
梗阻近段肠管~蠕动增强、扩张、积气积液 梗阻远段肠管~瘪陷、空虚或仅存少量粪便 梗阻部位~扩张和塌陷肠管交界处,术中寻找梗阻部位
全身病理生理变化
体液丧失~胃肠分泌液8000ml/d 水电失衡~高位肠梗阻丢失大量胃酸和氯离子~代碱/低位肠梗阻丢失大量碱性消化液~代酸 休克~感染性休克+失液性休克 晚期~呼吸障碍、循环障碍
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痛、吐、胀、闭(停止排气排便)
特征症状:腹部隆起不对称为闭袢性肠梗阻~结肠癌、肠扭转
高位肠梗阻:腹胀不明显,呕吐早而频繁,呕吐物为胃肠内容物
低位梗阻:腹胀明显,呕吐发生晚,呕吐物为粪样物
辅助检查
腹部X线平片
时间:肠梗阻4~6小时,X线检查即可显示肠腔内气体
一般表现:多数液平面、气胀肠袢
空肠梗阻:鱼肋征
回肠梗阻:阶梯状液平面
结肠梗阻:结肠袋形,结肠胀气位于腹部周边
钡剂灌肠
小肠套叠~弹簧状阴影(小黄)
结肠套叠~杯口状阴影(结巴口吃)
乙状结肠扭转~鸟嘴征(小鸟依人)
诊断步骤
判断是否肠梗阻
典型表现:痛、吐、胀、闭、肠鸣音亢进
典型X线:多个液气平面,肠袢胀气,鱼肋征,阶梯状液平面
判断肠梗阻性质
机械性:多有腹部手术史,肠鸣音亢进
动力性:肠蠕动紊乱或消失,肠管无器质性病变
血运性:房颤病史,肠系膜血管栓塞史
判断是单纯性还是绞窄性~最重要
单纯性
发病:较慢,阵发性腹痛 腹胀:均匀全腹 肠鸣音:气过水音,金属音 腹部压痛:轻,部位不固定 腹膜刺激征:无 休克:无 腹腔穿刺:阴性 血性大便:无 X线检查:小肠袢扩张呈梯形排列
绞窄性
发病:急,持续性剧烈绞痛 腹胀:腹部不对称(闭袢肠梗阻) 肠鸣音:气过水音 腹部压痛:固定压痛 腹膜刺激征:有压痛、反跳痛、肌紧张 休克:中毒性休克,进行性加重 腹腔穿刺:血性液体,炎性渗出液 血性大便:可有 X线检查:孤立胀大肠袢不随时间而变
判断梗阻部位
高位
症状:呕吐发生早而频繁,腹胀不明显 X线检查:肠腔胀气不明显,无明显扩张胀气的肠袢
低位
症状:腹胀明显,呕吐出现晚、次数少,可有粪样物 X线检查:腹中部多数阶梯状液平面
判断梗阻程度
完全性
高位完全性~频繁呕吐,可有排气排便 低位完全性~严重腹胀,停止排气排便
不完全性
可排气排便
判断梗阻病因
以粘连性最常见(20%~40%)
新生儿:肠道先天性畸形
2岁以内幼儿:肠套叠多见
儿童:蛔虫多见
老年人:肿瘤、粪块堵塞多见
闭袢性肠梗阻:结肠癌、肠扭转
慢性结肠梗阻:肿瘤多见
治疗
保守治疗:单纯性粘连性不完全性肠梗阻、麻痹性、痉挛性、蛔虫性、粪块堵塞性、炎症引起的不完全性肠梗阻、肠套叠早期 非手术治疗~胃肠减压、纠正水电失衡、防治感染和中毒
手术治疗:绞窄性肠梗阻、肿瘤、先天性肠道畸形引起的肠梗阻 非手术治疗无效的肠梗阻
粘连性肠梗阻:多有腹部病史;典型肠梗阻表现;可有腹膜刺激征;争取非手术治疗,绞窄者手术治疗
蛔虫性肠梗阻:多发于儿童,驱虫治疗不当;回肠不全梗阻,阵发性腹痛,呕吐;腹胀不明显、腹肌不紧张;多采用非手术治疗,合并肠扭转、腹膜征者手术
急性小肠扭转:青壮年好发;饱餐后剧烈运动;脐周突发剧烈绞痛,持续性痛,阵发性加剧,不能平卧,频繁呕吐,腹胀一般不明显;腹部X线为绞窄性肠梗阻,空肠和回肠换位; 治疗:扭转复位术,及时手术
乙状结肠扭转:老年男性好发;习惯性便秘;腹部绞痛,呕吐不明显,明显腹胀,低压灌肠,500ml便不能再灌入;钡灌肠呈鸟嘴征,KUB示马蹄状双腔充气肠袢; 治疗:扭转复位术,及时手术
肠套叠:< 2岁儿童,90%以上为回-结型套叠;阵发性腹痛、果酱样大便、回盲部空虚、腊肠样包块;钡灌肠杯口状阴影(结肠套叠)、弹簧状阴影(小肠套叠) 治疗:首选氧气灌肠治疗;手术:灌肠治疗失败、病程> 48h、疑有肠坏死
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
临床表现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或血栓形成
两者的临床表现相似。一般发病急骤 早期~突发腹部绞痛,呕吐血性物,排暗红色血便,腹部平软,可有轻压痛,肠鸣音活跃或正常,严重的症状与轻微的体征不相称,为其特点 晚期~腹胀加重,肠鸣音消失,腹膜征,腹穿血性液体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
起病缓慢,突然出现腹部剧痛、持续性呕血、便血,腹胀,腹部压痛,肠鸣音减弱,腹穿抽出血性液体
治疗
原则:应尽早诊断,尽早治疗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可行取栓
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可行血栓内膜切除或肠系膜上动脉-腹主动脉搭桥术。如已有肠坏死,应作肠切除术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应行肠切除术,切除范围应包括全部有静脉血栓形成的肠系膜,术后行抗凝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