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屈光不正学习笔记
眼科学第十六章屈光不正,知识点有屈光不正概述、眼球光学、正视、屈光不正、老视、屈光检查方法、矫正等,收藏下图了解吧!
编辑于2021-10-26 21:01:20《妇产科学》第9章: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 本思维导图内容来自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9版《妇产科学》教材。适用于课前预习、考试复习。欢迎进行对其二次创作。
《妇产科学》第8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本思维导图内容来自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9版《妇产科学》教材。适用于课前预习、考试复习。欢迎进行对其二次创作。
《妇产科学》第6章:产前检查与孕期保健 本思维导图内容来自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9版《妇产科学》教材。适用于课前预习、考试复习。欢迎进行对其二次创作。妊娠11-13+6周超声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NT)厚度和胎儿发育情况 18. 妊娠中期一般妊娠20周后开始自觉胎动,胎动计数<10次/2小时或减少50%提示胎儿缺氧可能 19...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妇产科学》第9章: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 本思维导图内容来自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9版《妇产科学》教材。适用于课前预习、考试复习。欢迎进行对其二次创作。
《妇产科学》第8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本思维导图内容来自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9版《妇产科学》教材。适用于课前预习、考试复习。欢迎进行对其二次创作。
《妇产科学》第6章:产前检查与孕期保健 本思维导图内容来自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9版《妇产科学》教材。适用于课前预习、考试复习。欢迎进行对其二次创作。妊娠11-13+6周超声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NT)厚度和胎儿发育情况 18. 妊娠中期一般妊娠20周后开始自觉胎动,胎动计数<10次/2小时或减少50%提示胎儿缺氧可能 19...
眼科16、屈光不正
概述
屈光
定义
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不同折射率的介质时,光线将在界面发生偏折的现象,该现象在眼球光学中称为屈光
屈光系统: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感光系统:视网膜
正视
调节放松下,无穷远物体的像正好聚焦在视网膜上
屈光不正
没有聚焦在视网膜上
分类
近视
远视
散光
影响屈光状态的因素
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
眼球光学
屈光和屈光力
屈光:外界物体光线在演的光学系统各界面发生偏折
屈光力:光线在界面的偏振程度
焦距
平信光线经透镜折射后或其反向延长线汇聚为一点,该点距离透镜中心的距离
屈光力(D)=1/焦距(f)
单位D:屈光度
模型眼:简略眼
眼球总屈光度:60D
前焦距:16.67mm
后焦距:22.22mm
调节与集合
调节
定义
为看清近物而改变眼的屈光力的功能
主要是晶体前表面的曲率增加而致
通过睫状肌运动完成
最小调节幅度与年龄
眼所能产生的最大调节力,随着年龄增长,调节幅度变小
最小调节幅度:AMP=15-0.25x年龄
调节范围
远点
眼在调节放松(静止)状态下所能看清的最远一点称为远点
近点
眼在极度(最大)调节时所能看清的最近一点
调节范围=远点-近点
集合
定义
产生调节的同时会引起双眼内转,该现象称为集合
调节越大集合也越大,调节和集合是一个联动过程,两者保持协同关系
近反应:调节、集合、瞳孔缩小为三联动现象
正视、屈光不正、老视
正视
当眼调节放松状态时,外界的平行光线(5m以外)经眼的屈光系统后恰好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聚焦,这种屈光状态称为正视
屈光不正
近视
在调节放松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焦距在视网膜之前
近视分类
根据屈光成分
屈光性近视:角膜或晶状体曲率过大,眼轴正常
轴性近视:眼轴过长,角膜和晶状体曲率正常
根据度数
轻度:≤-3.00 D
中度:-3.25~-600 D
高度:>-6.00 D
临床表现
单纯性近视
远距离食物模糊,近距离视力好
远距视力波动,注视远处物体时眯眼
集合功能相应减弱,易引起外隐斜或外斜视
病理性近视
高度近视+眼轴长
远视
在调节放松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焦距在视网膜之后
根据度数
轻度:≤+3.00 D
中度:+3.25~+500 D
高度:>+5.00 D
类型和内容
显性远视
无睫状肌麻痹验光过程中发现的远视,最大正确度数
隐形远视
常规眼光不会被发现的远视,调节所致
全远视
显性远视+隐形远视,睫状肌麻痹下能接受的最大正确度数
绝对性远视
调节无法代偿的远视,常规验光矫至正视的最小度数
随意性远视
自身调节所掩盖的远视,显星远视与绝对远视之差
有关问题
屈光性弱视
高度远视且未在6岁前给予适当矫正的儿童:完全矫正+视觉训练
内斜视
远视者在远距工作时就开始使用调节,近距工作时使用更多的调节,产生内隐斜或内斜视
治疗原则
轻度远视无症状:无需矫正
有视疲劳症状:给于一定度数矫正
出现调节性内斜视:足矫
散光
眼球在不同子午线上屈光力不同,平行光线经过眼屈光系统后不能形成焦点的屈光状态,点物不能成点像
平行光线经过规则散光眼形成两条焦线和最小弥散圆
分类
根据两条主子午线的位置关系
规则散光:垂直
不规则散光:不垂直
规则散光
顺规:垂轴(90)±30°
逆规:平轴(180)±30°
斜轴:其他
两条焦线与视网膜相对位置分类
单纯远视散光
单纯近视散光
复性远视散光
复性近视散光
混合散光
等效球径和最小弥散圆
包含柱镜的球柱处方的等效球镜是整个透镜的平均屈光度大小决定弥散圆的位置
等效球径=球镜度数+柱镜度数/2
矫正原则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矫正度数和轴向,才能达到最佳视觉质量
等效球镜转化或欠矫验配
逆规和斜轴影响大
屈光参差
双眼屈光度数不等
不超过1.00 D:生理性屈光
超过1.00 D:出现各种视觉问题
不等像
当屈光参差者屈光不正完全被矫正时,双眼视网膜上所成的像的大小存在差异
老视
概述
老视是一种生理现象,每个人均会发生老视,不属于屈光不正
由于年龄增长所致的生理性调节减弱称为老视
特点
晶状体逐渐硬化,弹性减弱
睫状肌的功能逐渐降低
调节能力逐渐下降
出现阅读等近距离工作困难
症状
近视困难,看不清楚小字体
阅读需要更强的照明
近视不能持久,出现眼胀、头痛等视疲劳症状
发展相关因素
屈光不正:正视、远视、近视
用眼方式:近距离精细工作
身体素质:胳膊长,需要的调节少
地理位置:赤道
药物:胰岛素、抗焦虑药物等
屈光检查方法(了解)
验光三阶段
第1阶段(初始阶段)
目的
检查者主要收集有关被检者眼部屈光状况的基本信息,根据这些信息,预测验光的可能结果
方法
检影验光或电脑验光:初步获得眼屈光信息
角膜曲率计检查:获得角膜散光信息
镜片测度仪检测:获得习惯性矫正状态信息
第2阶段(精确阶段)
目的
对从初始阶段所获得的预测信息进行检验
方法
综合验光仪:通过主觉验光的标准流程和步骤,获得被检者最佳视力的处方
第3阶段(确认阶段)
目的
个性化调整和评定,获得最终处方
方法
试镜架测试:个性化调整,达到配戴清晰、舒适和持久
睫状肌麻痹验光
适应人群
首次进行屈光检查的儿童
需要全矫治的远视患者
有内斜的远视儿童
有视觉疲劳的远视成年
睫状肌麻痹剂验光结果不能作为最后处方
矫正
框架眼镜
镜片类型
单光镜、双光镜、三光镜、多焦点镜
优缺点
优点:安全、简便、经济
缺点:视觉质量差、度数增长快、影响外观、不方便
接触镜
软镜
日抛型、月抛型、美瞳镜等
硬镜
硬性透气性接触镜
角膜塑形镜
通过机械压迫,改变角膜曲率、提高裸眼视力
适应标准:<-6.00 D
优缺点
优点:视觉质量高、控制近视发展、舒适、美观
缺点:诱发炎症、影响眼表生理、矫正度数有限
屈光手术
角膜屈光手术:准分子激光、飞秒激光
SMILE:全飞秒激光小切口
眼内屈光手术:(晶体)ICL晶体植入矫正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