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世纪的教育
一张思维导图带你学习中外教育史中中世纪的教育,包含西欧文明、拜占庭文明、阿拉伯教育的伊斯兰化,适用于考试复习!
本图汇总了中外教育史课本中英国的教育制度,包括教育领导体制的演变、初等教育的发展、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师范教育等。
学前教育学理论与实践第八章,幼儿游戏是幼儿运用一定的知识和语言,借助各种物品,通过身体和心智的活动,反映并探索周围世界的一种活动。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中世纪的教育
西欧文明
基督教教育
背景
6世纪,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部落入侵,西罗马帝国灭亡
(6~8世纪末是欧洲中世纪文明的早期阶段,欧洲社会十分动荡) 众多日耳曼蛮族国王相互征伐
文化不停地遭到破坏
罗马帝国末期的基督教会与日耳曼法兰克部落结盟
教会成为整个西欧唯一的文化载体
教育模式与教育内容的确立
基督教教育还局限在教会内部
教育内容
培养神职人员,使其更好地研究教义和传播教义
七艺:文法,修辞,逻辑(智者学派)、算术、几何、天文、音乐(柏拉图)
传授普通教徒的基本阅读和识字能力,使其读懂《圣经》
封建主的世俗教育
宫廷教育:七艺
骑士教育:
骑士精神
品德:勇敢、忠诚、慷慨
信仰:忠实于教会、服从于上帝的召唤、保证品质的高洁
七技: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弈棋、吟诗
城市学校与中世纪大学
城市学校
11世纪开始,西欧社会经济和政治逐步稳定,农业稳定,促进了市场交换的兴起与城市的复兴
西欧教育发展出现世俗化的转变
目的培养手工业、商业的职业人才
内容:强调世俗知识,特别是读写算等基础知识
意义:对资本主义方式的产生起到了促进作用
中世纪大学
原因:中世纪西欧社会的“权利”结构,是一个具有等级和身份的社会,大学模式起源于法国的巴黎和意大利的博洛尼亚
早期形式:大学馆:"学生"大学、"先生"大学
学院:文学院、法学院、医学院、神学院
特点:不是完全自由的,受到王室或教廷的影响
拜占庭文明
文化与教育开放与多元
原因:地理位置:是古希腊文明的发源地,是罗马文明的东部核心地区,又与穆斯林有密切的交往
表现
希腊语、拉丁语都是通用语言
希腊哲学、罗马法学、基督教的宗教神学都有发展
学校教育
初等教育:招收6~12岁的儿童,教授文法、算数、书写等入门知识
专科学校:法律学校、医学学校、文法学校、哲学学园
高等学校:学习"七艺",由政府出资兴办
教会学校:宗教力量依附于世俗政权之下
阿拉伯教育的伊斯兰化
优秀文化传统:尊重知识、尊重学者、崇尚教育《古兰经》、《圣训》
特点:清真寺与学校合为一体
初级的清真寺学校:教授基本的读写能力、算术能力
较高等级的清真寺学校:教义的辨析、学习礼拜的相关知识与能力、哲学、历史学、文学、数学、天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