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循环系统药物
循环系统药物学习笔记,知识内容有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拮抗剂、调血脂药、强心药、NO供体药物、抗血栓药、钠钾通道阻滞剂。
编辑于2021-10-27 19:18:42第四章:循环系统药物
β受体拮抗剂
非选择性β受体拮抗剂:普萘洛尔
理化性质
盐酸普萘洛尔对热稳定,对光,酸不稳定,酸性溶液中侧链氧化分解
水溶液与硅钨酸试液反应→淡红色沉淀
结构有氨基丙醇侧链,属于芳氧丙醇胺类化合物,具有碱性。左旋体活性强,药品外消旋体
用途
临床用于心绞痛,窦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及颤动等室上性心动过速,也可用于房性或室性早博及高血压等
支气管哮喘患者忌用
选择性β1受体拮抗剂:美托洛尔
理化性质
白色无臭结晶粉末。易溶于水,甲醇,三氯甲烷,微溶于丙酮和乙腈
固体稳定,室温储藏数年或50℃三个月不发生物理化学变化,各种条件下水溶液也未见显著变化
用途
可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后的维持治疗或合并有高血压病及心律失常
非典型的β受体拮抗剂:拉贝洛尔
钙通道阻滞剂
L-型钙通道阻滞剂作用机制
分子生物学研究显示细胞膜L-型钙通道是由5个亚单位a1.a2.β.y和δ组成。该类药物作用于a1亚单位(蛋白通道)上的不同位点,从而阻滞钙细胞离子进入细胞内
1,4-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及其构效关系
子主题
硝苯地平
理化性质
黄色的无臭无味结晶粉末
无吸湿性,极易溶于丙酮,二氯甲烷,三氯甲烷,溶于乙酸乙酯,微溶于甲醇,乙醇,几乎不溶于水
光照和氧化剂存在条件下分别生成
体内代谢
口服经胃肠道吸收完全,1~2h达到血药浓度峰值,持续12h经肝代谢(无活性),80%由肾排出
用途
用于轻,中,重度高血压,各种心绞痛等
苯并硫氮䓬类钙通道阻滞剂:盐酸地尔硫䓬
理化性质
针状结晶,有旋光性。易溶于水,甲醇,三氯甲烷,不溶于苯
两个手性碳原子,四个立体异构体。活性顺式D(临床使用)->顺式DL->顺式L->反式DL-体
体内代谢
口服吸收迅速,较高的首过效应,导致生物利用率下降,25%~60%。
经肝肠循环,主要代谢途径
脱乙酰基
N-脱甲基
O-脱甲基化
用途
对冠状动脉和侧支循环具有较强扩张作用,也有减缓心率作用。长期服用对预防心血管意外的发生是有效的,无耐药性和明显副作用
苯烷基胺类钙通道阻滞剂:盐酸维拉帕米
理化性质
白色结晶无臭粉末。呈弱碱性,易溶于酸性水中,难溶于中性或碱性水中
易溶于水,乙醇,甲醇,DMF,二氯甲烷,微溶于异丙醇,乙酸乙酯,难溶于己烷
化学稳定性良好,不管在加热,光化学降解,还是酸,碱水溶液均能不变
维拉帕米的甲醇溶液经紫外照射2h后,降解50%
含叔胺基,水溶液加硫氰酸铬铵试液→淡红色沉淀
体内代谢
口服吸收生物利用度20%,半衰期4~8h。
经肝脏代谢
N-去烷基,N-去甲基反应生成的仲胺,伯胺化合物-降维帕米(20%原药活性)
苯环上O-去甲基化合物(无活性)
用途
外消旋体,用于房室结及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房性早搏等各种心律失常。也可用于冠心病,心绞痛
其他类钙通道阻滞剂:作用较弱,同时能阻滞钠,钾通道
钠,钾通道阻滞剂
钠通道阻滞剂:硫酸奎尼丁
理化性质
白色细针状结晶,见光变暗。溶于水,沸水,乙醇,三氯甲烷,不溶于乙醚。
在稀水溶液中→蓝色荧光。分子中两个N原子,一个碱性强,一个弱
绿奎宁反应:1滴样品水溶液中+1滴溴水→溴的橙色消失而溶液变黄时,+过量氨溶液→铵盐(翠绿色)
体内代谢
途径
奎核碱环的7位及喹啉环2位羟基化
O-去甲基化
双键发生加成反应
一部分以原药排出
用途
治疗心房颤动,阵发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大量服用奎尼丁可发生积蓄中毒
钾通道阻滞剂:盐酸胺碘酮
理化性质
类白色或淡黄色结晶粉末,无臭无味。
易溶于三氯甲烷,甲醇,溶于乙醇,微溶于丙酮,四氯化碳,乙醚,几乎不溶于水。
含羰基,加乙醇溶解后,加2,4-二硝基苯肼的高氯酸溶液→黄色胺碘酮2,4-二硝基苯腙沉淀
碘代化合物,加硫酸微热,分解,氧化→紫色碘蒸气
体内代谢
口服吸收慢,生物利用度不高,起效极慢,一周左右。
半衰期9.33天~44天,分布广泛,积蓄在多种器官和组织内
主要代谢物:去乙基胺碘酮(相似药理活性)
用途
本品为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用于其他药物治疗无效的严重心律失常
副作用:长期使用皮肤色素沉积,甲状腺功能紊乱等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及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抑制剂:卡托普利
理化性质
白色或类白色结晶粉末,略带大蒜气味
两种晶形,一种稳定熔点高,一种不稳定熔点低。
具有酸性:羧酸和巯基(弱酸性)
结晶固体稳定性好,卡托普利的甲醇溶液也稳定,水溶液发生氧化反应→而硫化物(巯基双分子键合成)
强烈条件下酰胺可水解。氧化反应受pH.金属离子,本身浓度影响
用途
用于治疗高血压,心力衰竭与心肌梗死后的心功能不全等
副作用:皮疹,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味觉丧失,蛋白尿
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氯沙坦
理化性质
淡黄色结晶,中等强度的酸,可与碱成盐
体内代谢
口服吸收良好,不受食物影响,蛋白质结合率高达99%,几乎不透过血脑屏障
经肝脏代谢为E-374(有活性)和另外两种无活性产物
该药和代谢物经肝脏和肾脏排泄
用途
临床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充血性心力衰竭
副作用:轻微短暂,禁用于妊娠期妇女
抗血栓药
抗血小板药
抑制血小板花生四烯酸代谢的药物:阿匹司林
增加血小板内cAMP的药物:双嘧达莫
抑制腺苷二磷酸活化血小板的药物:噻氯匹定
阻断血小板膜上纤维蛋白原受体的药物:氯吡格雷(前药)
理化性质
无色油状物,手性药物。药用其硫酸盐(白色结晶)
体内代谢
体外无生物活性,口服后需经肝细胞色素P450酶系转化后才产生(有活性)代谢物
活性代谢物可选择性地不可逆地与血小板膜上二磷酸腺苷(ADP)受体结合→抑制血小板聚集
用途
临床用于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心肌梗死及外周血管病等
抗凝血药:华法林钠
理化性质
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在水中极易溶解,乙醇中易溶,三氯甲烷或乙醚中几乎不溶
加水溶解后,+硝酸滤过,滤液+重铬酸钾液振摇,数分钟后→蓝绿色
体内代谢
S构型异构体
经丙酮侧链还原而代谢,代谢物经尿液排泄
R构型异构体
在母核7位上进行羟化,羟化产物进入胆汁,随粪便排出体外
主要经肝细胞色素P450酶系代谢
用途
可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肺栓塞及人工心脏瓣膜手术等发生的血栓栓塞性疾病(先用作用快的肝素,再用华法林钠维持治疗)
其他心血管系统药物
作用于a肾上腺素受体的药物(P224)
非选择性a受体拮抗剂
选择性a1受体拮抗剂
a2受体激动剂
作用于血管平滑肌药物:肼屈嗪和作用于交感神经末梢药物:利血平
NO供体药物
硝酸酯类:硝酸异山梨酯
理化性质
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易溶于三氯甲烷,丙酮,乙醇,微溶于水
结晶有稳定型和不稳定型。不稳定型在30℃放置数天→稳定型
在室温干燥状态下较稳定,强烈或撞击会发生爆炸。在酸碱溶液中,硝酸酯易水解→脱水山梨醇+亚硝酸
本品+水+硫酸混均防冷水解→硝酸再+硫酸亚铁→两层液(接界面处硝酸被还原→NO与硫酸亚铁反应→亚硝酸显硫酸亚铁→棕色)
水解后与苯酚二黄酸→黄色的苦味酸
体内代谢
口服生物利用率极低,3%。多数在胃肠道,肝脏破坏,口服需大剂量。一般舌下含服,10m起效持续1h
进入体内循环很快代谢为两种无首关效应的代谢物(有活性)
用途
可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预防,急救
强心药
强心苷类:地高辛
理化性质
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
不溶于水,乙醚,绝对乙醇,微溶于三氯甲烷及烯乙醇
体内代谢
口服后在小肠上端吸收,主要以原形从肾脏排出,7%经肝代谢。
主要氢化为二氢地高辛后在被水解成不同产物,最后与葡萄醛酸结合经肾排泄
用途
临床主要用于各种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房颤动及心律不齐
安全范围小,有效剂量与中毒剂量接近
调血脂药
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洛伐他汀(无活性前药)
理化性质
白色结晶粉末,不溶于水,易溶于三氯甲烷,DMF,丙酮,乙腈,略溶于甲醇,乙醇,异丙醇,丁醇等
结晶固体储存过程中,六元内酯环上羟基化发生氧化反应→二酮吡喃衍生物
水溶液特别在酸碱条件下,其内酯环水解后才有抑酶活性(该开链的羟基酸部分恰好与HMG-CoA的底物具有相似性,酶识别错误与其结合失去催化活性,使胆固醇合成受阻)
体内代谢
代谢物主要随胆汁排出
用途
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和冠心病的治疗,也可用于预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影响胆固醇和三酰甘油代谢药物
苯氧基烷酸类:吉非罗齐
理化性质
白色蜡状结晶性固体。几乎不溶于水和酸性溶液,可溶于稀碱以及甲醇,乙醇及三氯甲烷。本品室温稳定
体内代谢
被广泛代谢,尿中排泄的原形物仅占5%。代谢物大都随尿排出
主要途径
苯环或苯环上甲基的羟化
苯环上甲基氧化成羧基
原药和葡萄醛酸结合成酯
用途
临床用于高三酰甘油血症或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的高脂血症
烟酸类及其他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