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教育与人的发展
本导图汇总了教育与人的发展的知识点,包括人的发展概述、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及作用、教育要遵循身心发展的规律。
这是一篇关于绪论(心理学概述)的思维导图,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主要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教育与社会发展思维导图,讲述了教育的社会功能、社会对教育发展的影响两个板块,希望梳理的内容对你有所帮助!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正面管教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教资:教育目的
儿童文学的编创
学前课程
教育综合:认知发展教育中的感觉和知觉
儿童发展心理学思维导图
遵循教育规律下的教育创新
教育与教育学思维导图
教育与人的发展
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遗传的作用
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物质基础】
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过程和阶段【格赛尔:孪生儿爬梯实验】
遗传素质是造成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的原因之一
遗传素质本身可以随着环境和人类实践活动的改变而改变【可塑性】
环境作用
环境包括先天环境【胎内环境】和后天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可能性变为现实【狼孩】
环境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水平、方向,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进程和速度
环境对人的影响有自发的和自觉的、积极的和消极的
教育作用
(一)·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1.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
2.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系统性
3.学校教育具有高度的组织性
4.学校教育能对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加以调节、控制和利用
5.主导作用源于学校教育的特殊性
(二)·辩证看待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学校教育并不是万能的
主导作用是有条件的
1·受教育者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2·教育的自身状况
3·家庭环境的效应
4·社会发展状况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作用
是人的发展和动物的发展的显著区别之一
(一)·主观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动力【自学成才】
(二)·主观能动性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
(三)·促使个体发展从潜在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教育要遵循身心发展的规律
主要特征及规律
(一)·顺序性:循序渐进、不能拔苗助长、陵节而施【从···到···、由···到···】
(二)·阶级性:不能搞一刀切、一锅煮【质的变化、不同年龄不同特点】
(三)·不均衡性:抓“关键期”【具有非等速、非直线的特性,发展速度不均衡,时快时慢、有早有迟的特点】
1·在同一方面,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不均衡:运动区--体觉区---视觉区---听觉区
2·同一个体在不同方面的发展不均衡:以性机能成熟为标志
3·2~2岁---口语最佳期、4~5岁---书面语、10岁前---外语、5岁---乐器
(四)·互补性:树立信心,长善救失
(五)·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同一年龄阶段】
人的发展概述
人的发展内涵
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全部人生;身心(生理、心理)两方面的积极变化过程
生理:1·机体的正常发育;2·体质的增强;心理:1·人的认识能力的发展;2·人的心理倾向或意向的发展
相互紧密联系的,共同构成人的发展的统一体;生理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心理发展也影响生理发展
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
内发论:自身的需要,人的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孟子:“万物皆备于心”“人的心中······”
柏拉图:“观念”先天地存在于人的灵魂之中
弗洛伊德:性本能理论
格赛尔:成熟机制
威尔逊:基因复制
外烁论:依靠外在的力量
荀子:“蓬生麻中······”
洛克:“白板说”
华生:行为主义理论
动因论:内部矛盾;辩证唯物主义者
【人自身所具有的矛盾的特殊性,决定了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部矛盾运动】
【人的身心发展的内部矛盾运动是个体心理发展的直接动因。】
人的发展观
遗传决定论:创始人高尔顿《遗传的天才》
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董仲舒“性三品说”
环境决定论:爱尔维修“教育万能论”
洛克“白板说"
华生”环境决定论“
荀子”蓬生麻中······“
二因素论:施太伦“合并原则”(相加说)
吴伟士“相乘说”
*家校社自身
*外出寻找落花生
*内弗威力大,格伯爱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