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学教学
高中教师资格证 教育知识与能力 中学教学
编辑于2019-11-13 12:40:04中学教学
概述
概念
意义
教学是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任务
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教学的首要任务。
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为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莫定基础
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学过程
本质观
特殊认识说,发展说,认识实践说,交往说,传递说,学习说,多本质说,统一说,实践说
本质
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认识过程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间接性
引导性
简捷性
基本规律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间接性规律、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规律)
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坚持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
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发展性規律)
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
发展能力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具有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教学中应该防止两种倾向
形式教育论(古希腊)
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各种官能或能力
洛克,裴斯泰洛齐
实质教育论(古希腊,古罗马)
教育的目的在于向学生传授与生活相关的广泛知识内容
赫尔巴特,斯宾塞
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双边性规律)
发挥数师的主导作用是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发展身心的必要条件
充分注重学生的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使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另一个必要条件
数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教与学要相长
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育性规律)
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
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又为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奠定基础
传授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
基本阶段
激发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备课
概念
要求
三方面工作
备教材
备学生
备教法
三个计划
学期教学进度计划
课题计划
课时计划
上课(中心环节)
类型和结构
类型
结构
基本标准
目标明确
内容正确
方法得当
结构合理
语言艺术
板书有序
态度从容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布置
形式
要求
批改
形式
要求
课外辅导
概念
内容
要求
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价
概念
检查方式
评价方法
要求
教学原则
直观性原则
概念
贯彻要求
启发性原则
概念
相关思想
贯彻要求
巩固性原则
概念
相关思想
要求
循序渐进原则
概念
思想
要求
因材施教原则
概念
要求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概念
要求
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
概念
要求
保证教学的科学性
发掘教材的思想性,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素质
量力性原则
概念
要求
教学方法
概念
国外常用方法
探究-研讨教学法
纲要图式教学法
暗示教学法(洛扎诺夫)
范例教学法
我国常用方法
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
谈话法
讨论法
读书指导法
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演示法
参观法
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练习法
实验法
实习作业法
实践活动法
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
欣赏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
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
选择与应用
选择依据
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要求
课程性质与特点
学生年龄特征
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和个性特点
应用要求
发挥教学的整体功能
教学方法的运用必须坚持以启发式为指导思想
教学方法的运用要做到综合性
教学模式
概念
国外主要模式
探究式教学模式
抛锚式教学模式
掌握学习教学模式(布卢姆)
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罗杰斯)(教师的角色不是权威,而是”助产士“与”催化剂“。
程序教学模式(斯金纳)(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我国主要模式
传递——接受式
自学——辅导式
引导——发现式
情境——陶冶式
示范——模仿式
教学组织形式
概念
常见教学组织形式
古代基本组织形式——个别教学制
概念
优缺点
现代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
概念及其发展
班级授课制又称班级教学、课堂教学,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班级授课制是指将学生按年岭和文化程度编成有固定人数的班级,由教师按照课程计划统一规定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时数,根据课程表进行分科教学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可以用三个字简单概括,即“班”“课”“时”
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首次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进行了论述,为班级授课制奠定了理论基础。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学校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班级授课制是与现代化大生产相适应的集体教学形式,是当今世界普遍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也是我国目前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基本特征
学生,内容,教师,时间,场所均固定
优缺点
优点
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
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作用
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缺点
容易理论与实际脱节
难以完全适应学生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现代辅助组织形式——个别辅导与现场教学
现代特殊组织形式——复式教学
新型教学形式
小班教学
翻转课堂
微课
微格教学
慕课
教学策略
概念
分类
以教师为主导
接受学习(奥苏伯尔)
直接教学
以学生为中心
发现教学
情境教学
合作学习
个别化教学
程序教学
程序教学是一种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自学教学性材料(以特定顺序和小步子安排的材料)的个别化教学方法。
计算机辅助教学
掌握学习
教学评价
概念与功能
概念
功能
诊断,反馈,导向,激励,鉴定
基本内容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
课程的评价
种类
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
评价原则
客观性,发展性,整体性,指导性
我国当前的教学改革
主要观点
实施素质教育——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题
坚持整体教学改革和实验——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基本策略
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一一我国当前学改革的重心
实施科学的教学评价
基本趋势
.以教育现代化为阶段目标取向
以教育公平为基本价值取向
以终身教育为终极价值取向
以生命关怀为核心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