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外国文学史
一张思维导图带你学习外国文学史,知识内容有东方文学、古希腊文学、古罗马文学、亚洲文学、欧洲文学、14到16世纪文学。
编辑于2021-12-30 18:45:46外国文学史
第一章 古代文学
东方文学
①古埃及文学––象形文字 “法老时代” 金字塔 神话传说 兽面人身 原始的图腾崇拜 《亡灵书》–世界上辑录时间最早的诗集之一,世界上最早的书面文学(“白昼通行书”)
②古巴比伦文学––美索不达米亚: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 楔形文字 崇拜自然力量 《汉谟拉比法典》:保存最完整;(刻在岩石上) 《埃努玛·埃立什》:“七块创世泥板”,历史上最早关于创世神话的题材之一 《吉尔伽美什》: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部完整史诗
③希伯来文学––《塔纳赫》(《希伯来圣经》):古代以色列民族创作的一部诗文总集,全面展示古代希伯来文化的百科全书式的巨著; 神话和传说集中在《创世记》
《创世记》:宇宙的起源(起初神创造天地) 人类的起源(神创造了亚当和夏娃) 犹太民族的起源,以及犹太民族祖先生活足迹
④古印度文学–-《吠陀本集》:印度人最古老的宗教文献;《梨俱吠陀》(神话传说、大自然颂歌)《娑摩吠陀》《夜柔吠陀》《阿闼婆吠陀》 史诗:《摩诃婆罗多》(大史诗)《罗摩衍那》(“最初的诗”) 吠陀时代和史诗时代 印度教的三位最高主神:梵天、毗湿奴与湿婆。
古希腊
古希腊文学
古希腊文化的特点 继承性与开放性 自由与民主:创建主权在民的民主制度,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个人意识与抗争精神
爱琴海地区 神话:神人同形同性 荷马史诗 伊索寓言 三大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克里特-迈锡尼时代
荷马时代
神话
神的故事
核心特征:神人同形同性,众神高度人格化
创世
诸神的产生
神的谱系和活动
英雄传说
奥狄浦斯
阿伽门农
伊阿宋
史诗
英雄史诗(诗歌):古代长篇叙事诗,以民族的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为主要题材,以人们爱戴的英雄为主要人物,常常夹杂着这个民族特有的神话传说,规模宏大,风格崇高。
《荷马史诗》
荷马史诗中的英雄人物形象: 1.《伊利亚特》中的主要人物阿基琉斯是典型的个人主义英雄。他的性格特征是勇武、暴躁、易怒。他直爽、嫉恶如仇,在战场上浴血奋战,对特洛伊人痛下杀手。敢于反抗强暴,不畏权威,公开怒责阿伽门农的私心。任性,为了个人利益而不顾全体希腊人的利益。 2.《伊利亚特》中另一个主要人物是赫克托耳,他是集体英雄主义的典型。他对国家怀有深厚的感情,对集体的利益有着高度的责任感。虽然预感到自己的城邦将在希腊军队的进攻下陷落,预感到自己要在战场上被阿基琉斯杀死,预感到自己的妻子要沦为奴隶,但为了整个部落的利益,他不畏牺牲。 3.奥德修斯是荷马史诗中的智者形象,其主要特征是机智和刚毅。在海上十年漂流的旅程中,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敢战胜了无数的艰难险阻,终于回到故乡同亲人团聚。足智多谋、敢于斗争:在误入巨人的洞窟后,用甜酒把巨人灌醉,刺瞎了巨人的眼睛,逃脱了巨人的魔掌。
《伊利亚特》
《奥德赛》
以特洛伊战争为背景 “金苹果”事件:帕里斯把金苹果给了阿芙洛狄忒(维纳斯)
古希腊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由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
赫西俄德
《工作与时日》(教诲)——最早的一首以现实生活为主要内容的长诗 《神谱》——关于宇宙的起源和神的谱系的系统的最早的描述
古风时代
抒情诗
萨福-“第十位文艺女神”(柏拉图)
阿那克里翁:独唱情歌诗人
品达:古希腊最伟大的抒情诗人
寓言
《伊索寓言》
古典时代
希腊戏剧【起源于酒神祭祀】
悲剧【起源于祭祀酒神狄奥尼索斯的 酒神颂歌 (悲剧——“山羊之 歌”)。】
特点 取材于古希腊神话和传说,赋予他们鲜明的时代意义 贯穿着命运观念 严肃悲壮的崇高风格 形式独特,结构完整
“三大悲剧诗人”
埃斯库罗斯
“悲剧之父”
《俄瑞斯忒斯》
《阿伽门农》
《奠酒人》
《报仇神》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索福克勒斯
“戏剧艺术的荷马”
《俄狄浦斯王》
俄狄浦斯王形象的美学特征 (1)是与命运苦斗的英雄,具有强烈的抗争与超越精神 (2)其正直的品质、坚强的意志与不可抗拒的命运之间构 成了尖锐的矛盾冲突,最终无法逃脱神示的结局。 (3)其与命运抗争的精神对后人产生了巨大的鼓舞作用。
典型的“命运悲剧” 亚里士多德:悲剧的典范
悲剧性结局的原因
(1)人与命运的冲突 (2)新旧伦理道德观念的矛盾冲突。 (3)贵族与平民的社会冲突 (4)古代的“替罪羊”仪式 (5)俄狄浦斯情节” (6)人的有限性与世界的无限性
欧里庇得斯
“剧场里的哲学家” “心理描写艺术大师” 心理戏剧的鼻祖 舞台艺术的哲学家
《美狄亚》
如何看待杀子复仇
美狄亚的杀子复仇 女性意识是自发的而不是十分自觉的。 父权制观念决定她复仇手段的有限性。 悲剧的震撼力
喜剧(旧喜剧,中期喜剧,新喜剧)狂欢游行之歌
“喜剧诗人”
阿里斯托芬
“喜剧之父”
《鸟》——乌托邦思想 描绘了理想的社会:云中鹁鸪国
唯一以神话幻想为题材的喜剧作品
《阿卡奈人》
散文
文艺理论
柏拉图《理想国》【欧洲第一部具有完整体系的文字理论著作】
亚里士多德《诗学》
马其顿统治时代
古罗马
古罗马文学
早期古罗马文学(共和时期)
戏剧
喜剧:普劳图斯《一坛黄金》 (主人公:欧克利奥)
莫里哀把《一坛黄金》改编成《悭吝人》
泰伦斯
中期古罗马文学
罗马文学的“黄金时代”
诗歌
三大诗人
维吉尔:史诗《埃涅阿斯纪》
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史诗
突出了他的理性意识、集体意识、 责任观念和自我牺 牲精神。理想君主形象。
《埃涅阿斯纪》与荷马史诗的联系和区别
同:在主题、结构,情节这些方面都模仿了荷马史诗 区别: (1)荷马史诗:集体口头创作 埃涅阿斯纪:诗人独立创作,是欧洲文人诗的开端 (2)风格:荷马史诗:宏伟崇高,活泼明快(民间文学,口口相传) 埃涅阿斯纪:朦胧,严肃,哀婉 (3)人物塑造 埃涅阿斯纪:人物塑造注重政治倾向性 (4)语言:荷马史诗:朴素大方,简洁有力 埃涅阿斯纪:文采华丽、注重修辞,音律严谨
贺拉斯 :“寓教于乐” 《诗艺》
奥维德:《变形记》
“神话词典”
散文
文字理论
贺拉斯《诗艺》
后期古罗马文学(白银时期)
阿普列尤斯:《金驴记》(《变 形记》)
“小说之父” 欧洲最早的 长篇小说
第二章 中古文学
亚洲文学——阿拉伯 贾西利叶时期:“口传文学”阶段 文学经历了 伊斯兰时期,阿拔斯王朝时期,奥斯曼帝国前中期
阿拉伯:盖斯:“悬诗”——阿拉伯书面文学的开端
贾希利叶时期,每年“禁月”在麦加城东100公里处的欧卡兹集市上举行赛诗会,各部族的代言诗人竞相前往参赛,每年荣登榜首的诗作以金水书写于亚麻布上,悬挂于麦加克尔白神庙墙上,作为奖励,故称“悬诗”。代表诗人是盖斯。其代表作是《悬诗》的首篇。
伊斯兰教:《古兰经》
第一部用阿拉伯文写成的散文著作
《一千零一夜》【《天方夜谭》】 (民间故事集)
艺术特色
(1)想象力超凡,内容追求新颖奇异,具有神奇浪漫的色彩 (2)框架/树状结构(“故事套故事”的独特结构) (3)善用对比、夸张等手法突出人物性格 (4)散文韵文并用,语言生动活泼 (5)价值观朴素
思想内容
1.宣扬抑恶扬善的思想观念和以善为本的世界观 2.表现阿拉伯人崇尚智慧和勇气,并凭借智慧与勇气追求财富和幸福生活的独特人生观 3.塑造了敢于斗争的普通人形象,歌颂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和美好精神 4.表现阿拉伯人独特的生活经验和人生智慧
亚洲文学——日本
紫式部
物哀:真情流露
•“真情流露”,人心接触外部世界时,触景生情,感物生情,心为之所动,有所感触,这时候自然涌出的情感,或喜悦,或愤怒,或恐惧,或悲伤,或低徊婉转,或思恋憧憬。有这样情感的人,便是懂得“物哀”的人。
《源氏物语》
世界上第一部长篇写实小说
艺术特色
1、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部长篇写实小说,具有明显的写实主义倾向 2、结构宏伟,统一性与独立性完美结合 3、人物形象个性鲜明,心理描写细致入微,使作品中的人物栩栩如生 4、景物描写生动细致,做到情景交融 5、小说采用韵文和散文相结合的形式,以散文为主,语言优美、典雅、含蓄
社会价值
表现贵族阶级在政治上的腐朽没落 贵族阶级生活上的堕落和精神上的空虚 对一夫多妻制的女性们的悲惨命运寄予深切的同情 反映了平民和下层劳动者的生活和命运
背景:摄政关白
物语:“讲说事件和故事”
欧洲文学 (基督教:本质上是神学的世界观)
教会文学(突出的地位)
教会文学主要是指基督教僧侣写作的以宣扬宗教思想观念为主旨的文学。体裁有宗教戏剧、宗教诗歌、宗教故事等,主要内容是赞美上帝的权威和歌颂圣徒的德行,宣扬禁欲主义。手法以梦幻、寓意和象征为主。
宣扬禁欲主义
世俗文学
(中世纪后期)英雄史诗
中世纪中期的英雄史诗是指反映封建社会形成时代的史诗作品。主人公大多是封建国家的英雄,表现他们的忠君观念和为民族强盛建攻立业的封建英雄主义精神。代表作法国的《罗兰之歌》。
法国《罗兰之歌》,法国文学的开端——爱国主义
俄《伊戈尔远征记》俄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文学作品
德《尼伯龙根之歌》
西班牙《熙德之歌》
早期与中期区别
早期与中期英雄史诗的区别? (1)时代背景 早期尚属原始时代,也是民族大迁徙时代的史诗。而中期是封建社会全盛时期的产物,因而表现出对封建等级关系的无限遵从 (2)主题和人物 早期:英雄主义、氏族首领,人物形象高大、单纯,英雄具有神话色彩 中期:封建国家的臣子,对国王的绝对忠诚,英雄为生活中的人 (3)意识 早期:原始时代多神论与巨像神的神灵意识 中期:基督教色彩
骑士文学(特有)
盛行于12—13C的欧洲、反映骑士阶层的生活和理想 体裁: 骑士抒情诗、骑士传奇
骑士抒情诗: 产生在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 破晓歌最为著名
骑士抒情诗:最早产生在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骑士抒情诗是在宫廷诗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借助民歌形式。其中的《破晓歌》最为著名。描写的是骑士与贵妇夜晚幽会后在黎明前分离时的情景和依依惜别的感情。
骑士传奇
骑士传奇:是一种叙事诗,兴盛于法国北方。主要内容是写骑士为了获得荣誉、保护宗教,或为了赢得贵妇人的爱情而到处冒险,同妖魔鬼怪或异教徒进行斗争。可依据题材来源分为三个系统:不列颠系列、拜占庭、古代系统
北方
市民文学/城市文学
城市文学:城市文学又称市民文学,是在12世纪以后随着工商业中心城市的兴起而产生的反映市民思想感情的世俗文学。主要内容是揭露、抨击封建主和僧侣的残暴、贪婪、愚蠢,赞美市民的勇敢、机智、聪敏,具有鲜明的反封建、反教会的倾向。
《列那狐的故事》——列那狐同比自己强大的动物斗争,目的是纯粹为了自己的利益,但客观上也有利于小动物
欧洲文学——但丁
《神曲》
意大利语,意思是“神圣的喜剧”
《地狱》《炼狱》《天堂》
维吉尔(带但丁游地狱和炼狱):象征理性和哲学 贝娅特丽采(带但丁游天堂):象征信仰和神学。
长诗采用中世纪特有的幻游形式,以自叙体叙述了诗人梦 游三界的情形。充满了寓意和象征。 分《地狱》、《炼狱》、《天堂》三部,每部33 篇,加上《序曲》共100篇
思想内涵
(1)《神曲》虽写亡灵的“境遇”,但总的着眼点却在现实人生,其基本主题是弃恶从善,但丁要为拯救意大利、拯救人类指明途径 (2)《神曲》体现了作家思想深刻的矛盾性,反映了新旧交替时期意大利现实生活的本质特征 (3)《神曲》揭示了人类自身精神世界的构成,反映了中世纪转折时期作家对“人”认识的深化 从横向: 地狱:体现了天国审判和人间审判的完美结合 炼狱:象征人以磨难和自新的过程,体现了赎罪意识与升华意识的融合 天堂:有宗教神秘色彩,也闪现着现实的光辉 从纵向: 《神曲》是写但丁在罗马诗人维吉尔与恋人贝娅特丽采的引导下,游历地狱、炼狱、天堂的过程。在这里但丁向我们勾勒了一个在基督教文化背景中个人精神得救的崭新模式: 即由被动性和途径的外在性,转为主动性和个体性
双重性
《神曲》中表现出的新旧思想的矛盾(双重性)旧:中世纪思想意识和宗教神学观念 新: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的萌芽 (1)对宗教的态度 但丁无情地揭露批判贪婪、虚伪和满怀世俗野心的教会、教皇和教士;但他并不否定基督教,而是歌颂上帝,美化圣徒 (2)政治上 无情批判腐败的封建统治官僚集团,批判意大利泛滥的党争,贯穿着但丁对意大利复兴和统一的热切盼望;但丁憧憬的祖国统一,不过是复兴罗马帝国,并寄希望于神圣罗马皇帝亨利七世。 (3)对待人的情感和理性问题上: 但丁从人文主义的观念出发,热情赞美人的才智和自由意志,肯定世俗的爱情,但他也承认理性的局限性,同时没有摆脱中世纪的道德标准 1)对待人的理智 •赞颂理性和自由意志、尊重知识并推崇古典文化,反对中世纪的宗教蒙昧主义; •又从宗教观点出发,把古典文化的哲人及作家、具有进取精神的奥德修斯打入地狱。 2)对待世俗生活 •肯定世俗的感情和爱情追求,对保罗和弗兰采斯加的爱情悲剧表示了深切同情; •又将真情相爱的保罗和弗兰采斯加、殉情自杀的狄多打入地狱,表明但丁难以摆脱基督教禁欲主义的影响。
艺术特点
(1)采用中世纪文学流行的象征、寓意、梦幻的手法 (2)结构巧妙严整 全诗由三部分组成,每部33歌,加上序曲,共100歌;三界又各分九层(炼狱七层,加上山脚和山顶也是九层),结构匀称,设计精巧 (3)在塑造人物和描写情景方面也有特点,运用比喻和生动的细节描写突出人物。 (4)用意大利的民族语言写成,采用了民间诗歌的韵律形式,为文艺复兴意大利文学的繁荣开创了道路。“三行连锁韵律”,继承荷马式比喻。
但丁是文艺复兴的领军人物之一,而文艺复兴是中世纪和新时代的分水岭
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
早期文艺复兴三杰
对贝娅特丽采产生了朦胧的爱慕之情 31首抒情诗用散文连缀起来《新生》——剖露作者最隐秘的思想感情 属于“温柔的新体"诗派。
《飨宴》(百科全书性质的诗体论文集 意大利第一部用俗语写成的学术著作 “精神食粮”)、 《论俗语》(拉丁文,论证了建立统一的意大利民族语言的重要性)、 《帝制论》(第一次从理论上提出了政教分离、政教平等 雪莱 “第一个宗教改革者”)
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第三章 14-16世纪文学
文艺复兴
①定义: 文艺复兴是14-17世纪初,西欧与中欧新兴资产阶级掀起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 ②社会条件: 1、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与发展 2、新大陆的发现、新航线的开辟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进步 3、古希腊罗马文化被重新发现与提倡 4、16世纪的宗教改革 ③指导思想: 人文主义是指导思想 ④意义: 文艺复兴造成欧洲在思想艺术、文学、自然科学领域空前繁荣的局面,并在这些方面产生了一大批巨人,为人类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
人文主义
①“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所形成的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体系,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指导思想。 ②内容: 1、提倡人权,反对神权 2、主张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和来世主义 3、宣扬理性,反对蒙昧主义 4、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 ③人文主义是古希腊罗马人本思想和理性精神与基督教博爱思想的结合,是近代资产阶级文艺思潮的开端,对后世欧洲文艺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特点
(三)人文主义文学的特点 1、热情讴歌人文主义理想 2、着意写实 3、民族意识的觉醒与民族性的追求 4、形式上的创新 (1)用本民族语言进行创作 (2)体裁丰富多样
影响:人文主义是古希腊罗马人本思想和理性精神与基督教博爱思想的结合,是近代资产阶级文艺思潮的开端,对后世欧洲文艺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意大利
彼特拉克《歌集》
人文主义之父 “十四行诗”的鼻祖 抒情诗人
欧洲一种格律严谨的抒情诗体,最早流行于民间,为歌唱所作,后为文人采用,最初兴起于意大利,以后流行于英法德各国,十四行诗每首十四行,对音节和韵式都有严格规定。
薄伽丘《十日谈》
开欧洲近代短篇小说的先河
框架故事结构
意义
(一)该作品的意义 1、积极意义 (1)揭露了天主教会的腐败虚伪 (2)反对禁欲主义,蒙昧主义及封建偏见,歌颂现实生活,赞美人生和爱情 2、局限性 常常混淆爱情与情欲的界限,宣扬享乐主义和纵欲主义,这是应该否定的
影响:开欧洲近代短篇小说的先河,对后世欧洲,尤其是 16、17世纪西欧现实主义文学产生了很大影响
法国
贵族倾向的人文主义:七星诗社:龙萨——抒情诗人
七星诗社:由七位诗人组成,大都出自于上层社会,以龙萨为代表;他们的诗歌肯定现世生活,反对禁欲主义,歌颂爱情和大自然,用本民族语言进行创作,为法国文学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具有贵族偏见,轻视民间文学,作品中带有浓厚的贵族情调和偏见。
法国第一位抒情诗人
民主倾向:蒙田《随笔集》
欧洲近代散文的创始人
民主倾向:拉伯雷《巨人传》 文化巨人
思想内涵
(一)《巨人传》的人文主义思想内涵 (1)以夸张的手法赞美人的力量和信心 (2)嘲讽和抨击封建制度及其精神支柱—天主教会 (3)描绘了人文主义的理想社会蓝图,丰富了文艺复兴早期的人文主义内涵
叙事手法
巨人传戏剧化的叙事手法 1、怪诞叙事 2、粗鄙叙事 3、滑稽模仿 4、讽刺叙事
西班牙
流浪汉小说《小癞子》
以主人公的流浪生活为线索,以描写城市下层平民生活为题材,一般为自传体,产生于16C的西班牙,它从下层人民的角度去观察讽刺某些生活现象,对以后欧洲小说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第一部《小癞子》
维加《羊泉村》
西班牙民族戏剧之父
塞万提斯《堂吉诃德》
现代小说之父
人物形象
堂吉诃德:既可敬可爱、又可笑可悲 (1)他是理想主义的化身,有着大无畏的精神,英雄的行为,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的品质,在他身 上体现了作者的人文主义思想 (2)但他又脱离现实,甘于幻想,不自量力,行动盲目 (3)其性格的两方面构成了鲜明的矛盾,使主观意图与客观效果总是悖反。 (4)从普遍意义上而言,堂吉诃德是所有怀抱崇高理想却无力改变现实的人的典型 桑丘的人物形象 最开始:典型的农民形象 狭隘自私、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胆小怕事 朴实善良、忠心耿耿,有同情
现实主义
四大文明古国:古中国,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 古老的三大诗歌:《诗经》《亡灵书》《吠陀本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