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甲状腺的内分泌和甲状腺激素的作用
生理学的内分泌中甲状腺的内分泌和甲状腺激素的作用的知识点归纳。包括甲状腺的内分泌概念,合成与代谢,生物作用,功能调节的知识总结。
编辑于2021-12-31 00:58:07甲状腺的内分泌
概念
甲状腺特点
最大的内分泌腺
15-30g
血供丰富
唯一能将激素大量储存于胞外的内分泌腺
激素来源
滤泡上皮细胞
有机碘化物
MIT约23%
DIT约33%
T3约7%
T4约35%
rT3约1%
碘↑→DIT↑→T4↑ 碘↓→MIT↑→T3↑
合成与代谢
TH
实质
Tyr的碘化物
组成
T4
90%
T3
9%
生物活性最强
T4的5倍
rT3
1%
无生物活性
合成与分泌
条件
概念
碘,甲状腺球蛋白TG
必需原料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
关键酶
滤泡上皮细胞
合成和分泌的功能单位
碘
来源
食物(KI,NaI)
80%-90%
体内碘循环
消耗
60-75µg/d
<50μg/d→失常
需求
正常人
150μg/d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
≥200μg/d
特点
体内含20-50mg
几乎都在甲状腺
异常
胎儿期碘缺乏
胎儿发育不良、流产、早产、死胎畸形
0~2岁碘缺乏
体格发育落后、智力低下(克汀病)
成人长期缺乏碘
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结节等
成人碘超量
甲状腺炎,Graves病等
TG
来源
滤泡上皮细胞
实质
糖蛋白
5496AA
660kD
T4,T3的前体
特点
本身无TH活性
134个Tyr
20%碘化
TPO
来源
滤泡上皮细胞
实质
Hb为辅基的膜结合糖蛋白
933AA
103kD
分布
滤泡腔面的微绒毛最丰富
特点
TSH调控
抑制物——硫脲类药物
甲硫氧嘧啶、丙硫氧嘧啶和甲琉咪唑、卡比马唑
合成
聚碘
机制
碘捕获
原因
胞内碘是血中的30倍
特点
逆电-化学梯度
继发性主动转运
机制
钠-碘同向转运体NIS
1I:2Na
影响因素
哇巴因
NIS↓
ClO4-,SCN-,NO3-
竞争NIS
活化
机制
H2O2存在
无机碘——TPO——有机碘
碘化
机制
TG的Tyr苯环上的氢被活化碘取代
TPO
产物
一碘Tyr——MIT
苯环3位的H+
二碘Tyr——DIT
苯环3,5位的H+
缩合/耦联
机制
TPO
2DIT→T4
DIT+MIT→T3+rT3
分泌
特点
T4
80-100µg/d
甲状腺
T3
20-30µg/d
甲状腺20%
外周组织T4转换80%
总T4
65-155nmol/L
总T3
1.6-3nmol/L
储存
甲状腺胶质
甲状腺滤泡腔
储量
50-120天
特点
TSH调控
运输和降解
运输
特点
结合血浆蛋白
>99%
游离
<1%
结合蛋白
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TBG
75%
甲状腺素转运蛋白TTR/甲状腺素结合前白蛋白TBPA
白蛋白
意义
形成TH的储备库
防止TH从肾小球滤过
降解
特点
T4半衰期6-7天
T3半衰期1-2天
部位
肝、肾、骨骼肌等
途径
脱碘代谢
特点
最主要
表现
T4—脱碘酶→T3 45%+rT3 55%
影响
寒冷
T3>rT3
应激、妊娠、饥饿、代谢紊乱、肝疾病、肾衰竭
rT3>T3
结合葡萄糖醛酸
15%
肝
随胆汁排出
脱氨脱羧
5%
肝,肾
四碘甲状腺乙酸和三碘甲状腺乙酸
生物作用
作用机制
特点
亲脂性激素
THR
分布
核内
类型
α
心脏、骨骼肌,棕色脂肪
β
脑、肝、肾
特点
对T3亲和力高
T4的10倍
未结合TH时与 TRE结合
结构
配体结合域、DNA结合域和转录激活域
机制
TH进入靶细胞
结合THR
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TH-THR
与TRE反应
唤醒基因
翻译表达功能蛋白质
生物作用
促进生长发育
意义
胎儿和新生儿脑发育的关键激素
胚胎期~出生后3个月
表现
胎儿期
促进神经元的增殖和分化
促进突触形成
促进胶质细胞的生长和髓鞘的形成
促进神经元骨架发育
幼儿期
与GH协同作用
刺激骨化中心
加速软骨骨化
促进长骨和牙齿生长
提高组织对IGF-1的敏感性
异常
胚胎期及幼儿期缺乏
不可逆的神经系统发育障碍
骨骼的生长发育与成熟延迟或停滞
克汀病/呆小症
智力发育迟缓、身材短小、牙齿发育不全
调节新陈代谢
增强能量代谢
意义
全身绝大多数组织的基础氧消耗量↑,产热量↑
心脏最显著
脑、性腺、脾等不明显
特点
1mgT4
产热↑4200kJ/1000kcal
BMR↑28%
异常
甲亢
喜凉怕热、多汗、体重下降
BMR↑25%-80%
甲减
喜热恶寒、体重增加
BMR↓
效应
促进线粒体V↑、数量↑,加速线粒体呼吸,加强氧化磷酸化
促进激活UCP
促进质膜Na+,K+-ATP酶的转录
调节物质代谢
糖代谢
机制
加速消化道糖的吸收
促进肝Gn分解
促进肝糖异生
E,GH、胰高血糖素、皮质醇的升糖效应↑
血糖↑
加强脂肪、肌肉等外周组织对GLU的利用
血糖↓
异常
甲亢
进食后血糖迅速升高,随后很快降低
脂类代谢
脂肪
作用
促分解作用>促合成作用
分解机制
脂肪细胞cAMP↑和HSL↑
脂肪组织对脂解激素的敏感性↑
合成机制
诱导白色脂肪组织细胞的分化、增殖,促进脂肪积聚
CHOL
作用
促清除作用>促合成作用
机制
促进CHOL合成
LDL-R↑→CHOL↓
异常
甲亢
体脂消耗↑,总体脂量↓,血CHOL↓
甲减
体脂↑,血CHOL↑
蛋白质代谢
表现
正常
促进结构蛋白质和功能蛋白质的合成
正氮平衡
过多
促进蛋白质的分解
负氮平衡
异常
甲亢
外周组织蛋白质分解加速
尿酸↑,尿氮排泄↑
肌肉收缩无力
骨基质蛋白质分解
血钙升高,骨质疏松
甲减
蛋白质合成减少
组织间黏蛋白沉积→黏液性水肿
其他代谢
特点
维持维生素的正常代谢所必需
异常
甲亢
VA、B1、B2、B6、B12、C的需求↑
影响器官系统
神经系统
作用
E/NE的β-R——数量和亲和力↑
神经细胞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
异常
甲亢
激动、烦躁不安、喜怒无常、失眠多梦、注意力分散
甲减
记忆力减退、言语和行动迟缓、表情淡漠、少动嗜睡
心脏
表现
HR↑
正性变力效应
CO↑
耗氧量↑
异常
甲亢
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
机制
促进JSR释放Ca2+→肌球蛋白重链ATP酶↑→心肌的收缩力↑→正性变力和变时效应
E/NE的β-R——数量和亲和力↑→敏感性↑
消化系统
表现
促进消化道的运动和消化腺的分泌
异常
甲亢
食欲亢进,胃肠运动加速,肠吸收减少
顽固性吸收不良性腹泻
甲减
食欲减退,胃肠运动减弱
腹胀和便秘
其他
呼吸系统
↑呼吸频率和深度
促进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生成
泌尿系统
GFR↑
内分泌功能
负反馈调节TRH和TSH
生殖功能
维持正常性欲和性腺功能
功能调节
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轴
下丘脑对腺垂体的调节
TRH
来源
PVC以及视前区肽能神经元
机制
Gq-PLC
促进TSH的分泌和合成
促进TSH糖基化
其他
IL-1、IL-6,肿瘤坏死因子
E↑→TRH↑
GH,SS,DA,5-HT,阿片肽
TRH↓
TSH对甲状腺的作用
概念
意义
直接调节甲状腺形态和功能的关键激素
实质
糖蛋白激素
28kD
生物活性取决于β亚单位
特点
脉冲样分泌
日周期
睡眠后升高
午夜达高峰
日间降低
分泌
40-150mU/d
血TSH=0.3-4. 8mU/L
影响因素
雌激素
TSH↑
GH,糖皮质激素
TSH↓
促进TH的合成与分泌
合成
促进NIS基因表达
促进TG基因表达
增加TPO表达和含量
分泌
促进滤泡细胞伸出伪足,吞饮胶质中的TG
增加溶酶体内TG水解酶活性,加速TG分解
维持甲状腺谑泡细胞的生长发育
促进甲状腺滤泡细胞的增殖,腺体的增大
增加供血量
保护滤泡细胞
PH的反馈调节
TSH
负反馈
TRH
负反馈
地方性甲状腺肿
长期缺碘→TH↓→对腺垂体的负反馈抑制↓→ TSH↑→甲状腺代偿性增生、肿大
自身调节
意义
甲状腺根据血碘水平,改变摄碘与TH的合成
表现
1mmol/L
TH↑
10mmol/L
TH↓
碘阻滞效应/Wolff-Chaikoff 效应
定义
过量碘抑制TH合成
作用
固有的保护性反应
防止摄入大量碘产生的毒性作用
神经调节
支配
交感和副交感
R
α,β-R
M-R
意义
交感神经-甲状腺轴
确保应急情况下对高水平TH的需求
副交感神经-甲状腺轴
抗衡性调节TH过多
免疫调节
原因
滤泡细胞膜上存在许多免疫活性物质和细胞因子的受体
异常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
自身抗体
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
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
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
刺激抗体TSAb
致甲状腺毒症
刺激阻断抗体TSBAb
与TSH竞争TSH-R→甲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