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脑血管疾病
神经病学之脑血管疾病知识思维导图,包括概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脑梗死(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SAH)。
编辑于2022-01-03 12:01:13脑血管疾病
概述
CVD: 脑血管疾病→脑功能障碍 脑卒中: 突发,迅速出现的局限性或弥散性脑功能缺失→缺血性;出血性
流行病学
导致人类死亡的第二原因;成人首要致残疾病;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地理分布特征
病因
①AS和HBP最常见 ②结核梅毒等所致动脉炎 ③先天性血管病 ④物理外伤 ⑤药物毒物恶性肿瘤
病生
①脑是机体代谢最旺盛的器官,耗氧量占20-30%,依赖糖有氧代谢,对缺氧敏感 ②血流量分布不均,缺氧敏感性不同,血流量自身调节功能 ③突触传递衰竭→膜泵衰竭 ④缺氧6s→10s→5min→5-10min→10-20min
诊断
突发脑损害症状体征+神经功能缺损符合血管分布特点+CT/MRI/MRA/DSA+卒中危险因素
卒中单元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局部脑视网膜缺血→短暂性神经功能缺损;一般不超过1h最长不超过24h,无责任病灶
病因
血流动力学改变(刻板密集短),微栓塞(多变稀疏长)→一过性局限性脑功能缺损
临床表现
①一般特点: 中老年人男性,危险因素;突发短暂不超过24h不留后遗症;脑缺血的表现→头晕头痛昏迷
②定位诊断 1.颈内动脉: 主干→眼A和Horner交叉;前→额叶(人格情感障碍),对侧下肢无力;中→对侧单瘫,三偏 2.椎基底动脉: 脑干缺血综合征;跌倒发作(脑干下部网状结构出血),短暂性全面遗忘症TGA(大脑后动脉颞支缺血),双眼视力发作障碍(大脑后动脉距状支缺血)
诊断
病史+突发的局灶性脑功能损害症状+短时间内完全恢复
脑CT,MR一般正常
神经系统查体体征(-)
治疗
TIA是急症→发病后2-7d是卒中高风险 ①发病1w内建议入院治疗→>1h,高凝,栓子来源于心脏,风险评估高危 ②发病72h内建议入院治疗→>2,0-2(2天内不能完成系统检查,DWI缺血灶或责任血管狭窄>50%)
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PLT(非心源性栓塞);肝素华法林抗凝(心源性栓塞);扩容(血流动力学型);溶栓治疗;降纤酶治疗;中药制剂 介入→CEA和CAS最好在48h内
脑梗死(缺血性脑卒中)
脑血管病变→血液供应障碍→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迅速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 病生机制→脑血栓形成(脑动脉原位血栓)+脑栓塞(心脏血栓)+血流动力学 分类→大动脉AS最常见,心源性栓塞(左心累及前循环),小动脉闭塞(腔梗),其它,不明原因
大动脉AS脑梗
AS是最常见病因,500μm以上A分叉处,危险因素 斑块→稳定斑块,易损斑块 机制→原位血栓形成,A-A栓塞,斑块内破裂出血,低灌注,载体A病变堵塞穿支A
病理
颈内A占80%(大脑中的豆纹),椎基底A占20% 首先凝固性→液化性
病生
中心坏死区+缺血伴暗带(可逆→治疗时间窗→溶栓不超过6h取栓不超过8h);瀑布式缺血级联反应
临床表现
①一般特点: 中老年+安静睡眠中晨起+TIA前驱症状(肢体麻木无力),24h左右高峰
②不同血管闭塞 (1)颈内A→单眼一过性黑曚 (2)大脑中A→主干(三偏,病灶侧凝视,优势失语,非优势体像障碍),皮质支(上部分Broca失语,下部分Wernicke失语),深穿支(皮质下失语) (3)大脑前A (4)大脑后A→命名性失语,weber综合征 (5)椎基底A→闭锁综合征(Locked-in),脑桥腹外侧综合征,脑桥腹内侧综合征,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延髓背外侧综合征(Wallenbeg)
③特殊类型
(1)大面积 (2)分水岭→皮质前,后,下 (3)出血性→梗死血管破坏-恢复供血-出血 (4)多发性→2个或以上
辅助检查
脑CT最重要(24h后低密度灶),MRI(起病数小时后T1低T2高),DWI(数分钟)
诊断
是否为卒中→缺血/出血性→是否溶栓治疗→卒中严重程度,病因分型
急性期治疗
①静脉溶栓→rtPA(3h内,<4.5h);尿激酶(6h内), ②血管介入动脉取栓 ③抗PLT抗凝
心源性脑栓塞
栓子随血流进入脑A→血管急性闭塞狭窄→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
病因
主要为心源性→心房颤动;非心源性;来源不明
临床表现
青壮年多见,急骤无前驱,多表现为完全性脑卒中;大脑中A最常见
治疗
小A闭塞性脑梗死(腔隙性缺血性脑卒中)
大脑半球或脑干深部的小穿通A→危险因素→病变闭塞→供血区缺血坏死
病因
小A硬化是其主要病因,微粥样斑块
脑出血
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
病因
HBP合并细小A硬化最常见 机制→长期HBP细小动脉玻变纤维素样坏死
病理
基底节壳核及内囊区,主要是大脑中动脉的豆纹动脉
临床表现
①一般: 情绪激动运动中突发,50以上男性,寒冷,有HBP
②定位
基底节
壳核最常见→三偏 丘脑→对侧偏瘫偏深感觉障碍,感觉>运动,特征性眼征 尾状核→酷似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叶
顶叶最常见→偏瘫偏深感觉障碍,构象障碍 额叶→Broca失语 颞叶→Wernicke失语 枕叶→视野缺损
脑干
脑桥→少量(交叉瘫,共济失调);大量(昏迷针尖样瞳孔呼吸障碍等) 中脑→轻(动眼神经麻痹);重(昏迷死亡) 延髓→突然意识障碍,生命体征改变(呼吸血压心率),死亡
小脑
少量→头痛呕吐共济失调 大量→昏迷脑干受压
脑室
原发性(脉络丛) 继发性(脑实质出血破入)→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呼吸血压心率改变
辅助检查
脑CT首选→高密度血肿;MRI→血肿演进
诊断
中老年活动情绪激动时突发+迅速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及颅高压+头颅CT
治疗
①一般处理→卧床休息2-4w,降颅压(最重要),不常规降血压(SP>200/平均动脉压>150),止血,亚低温
②外科治疗(6-24h内)→适应症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
病因
颅内动脉瘤,脑(脊髓)血管畸形
临床表现
出血症状
中青年+情绪激动用力排便咳嗽等 ①突发异常剧烈的全头痛 ②脑膜刺激征→颈强直最多见,克氏征,布氏征 ③眼部症状,精神症状
A瘤定位
血管畸形定位
并发症
①再出血最常见→稳定后再次发生剧烈疼痛呕吐,复查脑脊液鲜红 ②脑血管痉挛 ③急性或亚急性脑积水
诊断
首选CT,MRI,DSA金标准,腰穿(均匀血性的CSF)
辅助检查
首选头颅CT早期敏感性高;MRI发病数天后;DSA金标准;腰椎穿刺(均匀血性CSF)
治疗
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4-6w,避免情绪激动,降颅压,降血压,对症支持 2.药物→尼莫地平脑血管痉挛防治,抗纤溶药止血 3.手术→动脉瘤夹闭或血管内治疗防再出血最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