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5、知觉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第五章,主要内容有知觉,视觉线索,单眼线索,似动,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编辑于2022-01-03 19:01:455、知觉
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时间知觉
定义
对物质现象延续性和持续性的反映
四种形式
分辨
确认
估量(被试在3秒时估计最准确)
预测
依据
自然界周期性的变化
计时器提供的信息
人体生理和心理的周期性变化
影响因素
感觉通道的性质(在判断时间的精确性方面):听觉>触觉>视觉
一定时间内事件的数量和性质
数量越多,性质越复杂,时间估计得越短
但是在回忆往事的时候,情况正好相反
海克斯的扑克牌实验证明了伴随活动的数量和性质对时间知觉的影响
个体的兴趣与情绪
感兴趣,事件快
厌恶,时间慢
期待,时间慢
不愿出现的事情,时间过得快
运动知觉
定义
对物体运动特性的反映,分为真动知觉和似动知觉
真动知觉
单位时间内物体运动的最小视觉范围(角速度),叫运动知觉的下阈
太快或太慢都无效
似动知觉
定义
在一定时空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
主要形式
动景运动/最佳运动/ φ运动
两刺激物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相继呈现,看到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移动
电影,动画片,走马灯
4种解释
动景运动
闪光融合(24帧以上)
视觉后像(后效)
感觉记忆
诱发运动
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时相邻的一个静止物体产生了运动的现象
如:夜晚浮云的运动,让人们看到月亮在动而云是静止的
运动物体和静止物体同时呈现
自主运动
注视暗室中的光点会感觉它在运动
如:鬼火
运动后效/瀑布效应
注视完瀑布后再看静止的田野,会觉得田野上的一切向上飞动
运动物体和静止物体相继呈现
知觉的信息加工★
自下而上加工和自上而下加工
自下而上的加工
“下”:客观事物
不熟悉的情况下
依赖于感觉器官提供的信息,即客观事物的特性
自上而下的加工
“上”:预先准备
做预先准备
依赖于主体的知识经验及其兴趣、爱好、心理准备状态,即还需要加工主体头脑中已经存储的信息
模式识别理论
模板匹配理论
观点
存储模板,最佳匹配
一一对应
优点
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模式识别应用于人工智能
缺点
需要大量模板,记忆负荷量大
缺乏灵活性、变通性
没有明确阐述模板匹配的机制
原型匹配理论
观点
存储原型,近似匹配
优点
大大减少了模板数量,减轻了记忆负担
缺点
只强调自下而上的加工,缺少了自上而下的加工
特征分析理论
观点
分析特征,最佳匹配
塞尔福里奇
“鬼域模型”/“泛魔理论”
映象鬼
编码,映象
特征鬼
分析,分解
认知鬼
监视,喊叫
决策鬼
选择,识别
优点
减轻了预加工的困难,识别有更强的适应性
减轻了记忆负担
更多学习色彩
缺点
只强调自下而上的加工,缺少了自上而下的加工
由局部到整体,无法说明人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结构优势描述理论
观点
模式识别,整体占优
部分在整体中更易识别
具体包括
字母优势效应;字词优势效应;句子优势效应;客体优势效应
错觉
含义
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物体歪曲的知觉,往往带有固定倾向
错觉的种类★★
大小错觉
(1)缪勒-莱耶错党(箭形错觉)。
有两条长度相等的直线,如果一条 直线的两端加上向外的两条斜线,另条加上向内的两条斜线,那么前者就显得比后者长得多。(线段长度判断)
(2)潘佐错觉( 铁轨错觉)。
两条辐合线中间有两条等长的直线,结果一条看 上去比另一条长。
(3)垂直一水平错觉。
两条等长的直线,一条垂直于另 - 条的中点,那么垂直线看上去比水平线要长一些。
(4) 贾斯特罗 错觉。
两条等长的曲线,下面中的一条曲线比上面中的一条曲线看上去长些。
(5)多尔波也夫错觉。
两个面积相等的圆形,一个在大圆的包围之中, 另一个在小圆的包围之中,结果前者显小,后者显大。
(6)月亮错觉。
月亮在天边(刚升起)时显得大,在天顶时显得小。
口诀:缪潘垂贾多亮
形状和方向错觉
(1)佐尔拉错觉。
一些平行线由于附加线段的影响而被看成不平行的。
(2)冯特错觉。
两条直的平行线由于附加线段的影响,直线好像是弯曲的。
(3)爱因斯坦错觉。
许多环形曲线中,正方形四边略显弯曲
(4)波根多夫错觉。
被两条平行线切断的同一条直线,看上去不在条直线上。
口诀:佐冯爱波根
螺旋和运动错觉
明暗错觉
明暗错觉又叫赫尔曼格栅、格力德火花错觉,可以看到交叉点上跳跃性地出现火花
产生的原因★★
眼动说
移情说
完形倾向说
透视说
暗示
常性误用说
暗示
神经抑制作用说
侧抑制
马赫带
口诀:透神常,移眼完
知觉概述
含义
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引起人脑对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
觉察、确认、分辨
知觉和感觉的区别与联系
联系
都由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引起的都属于对事物的感性认知
区别
感觉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反应的是事物的整体属性
知觉不是个别信息的简单总和(大于总体之和),它是将各种信息整合成一种结构并且融入了人们的经验
同样一个事物对不同人来讲感觉是一样的知觉确是不同的(掺杂了知识和经验)
生理机制
皮层感觉区
一级区:初步分析与综合
二级区:整合
三级区:各感觉皮层部位的“重叠区”,综合
额叶
运动区+高级心理活动
计划,逻辑思维,评价
视觉系统
“是什么”(what)系统
由枕叶到颞叶
“位置”(where)系统
由枕叶到顶叶
组织原则★
相似性
视野中相似的成分容易组成图形
邻近性
空间上接近的部分容易组成整体
对称性
视野中对称的部分容易组成图形
封闭性
视野中封闭的线段容易组成图形
简单性
视野中具有简单结构的部分,容易组成图形
线条朝向
视野中同朝向的线条容易组成图形
良好连续
具有良好连续的事物容易组成图形
共同命运
当视野中的某些成分按照其同 方向运动变化时,人们容易把它知觉为一个图形
相邻对封简 线条好命运
知觉的特性★★
选择性
定义
有选择的把少数事物当作知觉对象,而把其他事物当成知觉背景(突出对象,忽略背景)
两歧图
迷彩服
对象和背景分不开
影响因素
客观
对象和背景的差异,对象的活动性、特征
主观
有无明确目的/态度,定势,兴趣等
知觉定势
发生在前面的知觉直接影响到对后面的知觉,产生了对后续知觉的准备状态的现象
整体性
定义
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物体的各个部分和各种属性结合起来,知觉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突出整体,忽略细节)
影响因素
刺激物的结构,时空分布
个体的知识经验
作用
大大提高了人知觉事物的能力整体知觉会抑制个体成分(部分或细节)的知觉
理解性
定义
在知觉事物的过程中人们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提出假设并检验,最后对知觉对象做出合理的解释,使其具有一定意义(根据经验,主动解释)
影响因素
个体以往的经验
词语的作用
提示
动机与期望,情绪与兴趣,定势等
作用
帮助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分离
选择性
有助于知觉的整体性
整体性
能产生知觉期待和预测
恒常性
恒常性
定义
知觉在物理刺激变化时保持稳定(物理变化,知觉稳定)
影响因素
视觉线索
知识经验
种类
形状恒常
大小恒常
明度恒常
颜色恒常
方向恒常
空间知觉
形状知觉
定义
脑对物体现状特性的反映是视觉、触觉、动觉协同活动的结果
形状的特征分析
轮廓与图形
主观轮廓
图形的组成
知觉的组织原则
形状识别
模式识别
注意在形状知觉中的作用
眼动和形状知觉
错觉
大小知觉★
大小—距离不变假设(埃默特定律)
公式:a=A/D
字母含义
a:网像大小
A:物体大小
D:对象与眼睛的距离
物体熟悉性
邻近物体的大小对比
体态变化
俯视/仰视,知觉对象都会缩小
深度知觉★★★
又叫立体知觉、远近知觉或距离知觉
依赖于三种线索
肌肉线索(生理线索)
调节
只在1~2m的范围内有效,且很不精确
辐合(双眼)
辐合可以用辐合角来表示,其大小为人们提供了物体距离远近的信息
距离近,辐合角大
距离远,辐合角小
单眼线索
线条透视
空气透视
纹理梯度/结构极差
远处对象密度大,近处对象密度小
大草原
渔网和丝袜
相对高度
运动视差与运动透视
观察者与外界物体发生相对位移(运动)时产生的现象
运动视差
坐在车辆侧边的座位
垂直
观察者与周围环境的物体相对运动时
火车外的风景
近处的物体移动快,方向相反
远处物体移动慢,方向相同
运动透视
坐在主驾驶位
平行
观察者向前运动时,视野中的景物也会连续流动
近处速度大
远处速度小
相对高度
其他条件相同时,物体位置相对高的显得远
视平线
上近下远(天空)
上远下近(地面)
离视平线越近,距离越远
对象重叠(遮挡)
明暗和阴影
两透两度两运动 相亲对象有阴影
双眼视差
产生深度知觉的最主要线索
无意识的,精确度很高
距离超过1300m时会失效
3D电影就是人为制造的双眼视差效果
方位知觉
视觉方位定位
通过视觉,根据周围环境的参照物,如太阳、建筑物的位置,天空和地面,人和外界物体的关系来判断方位
听觉方位定位
听觉定向能力主要来自两耳听觉的差异,即时间差、强度差和位相差
定向规律
来自人体左右两侧的声源容易分辨
头部中切面上的声音容易混淆
以两耳连线的中点为顶点,两耳连线为垂直于底面的直线作圆锥,则圆锥面上各点发出的声音容易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