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四章明确价值要求践行价值准则
明确价值要求践行价值准则的思维导图,包含第一节全体人民的价值追求: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精神指引。
编辑于2022-01-04 14:06:59第四章 明确价值要求 践行价值准则
第一节 全体人民的价值追求
一、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
1、价值观反映着特定的时代精神
2、价值观体现着鲜明的民族特色
3、价值观蕴含着特定的阶级立场
核心价值观
概念
一定社会形态、社会性质的集中体现
在一个社会的思想观念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
体现着
社会制度的阶级属性
社会运行的基本原则
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
作用于
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对每个社会成员有着深刻的影响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一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社会主义荣辱观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
是其精神内核
体现了其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
反映了其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
具有内在一致性,都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地位
建设什么样的国家
价值目标
1、富强
地位
是促进社会进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生产力标准的根本要求
在于
富民
强国
2、民主
概念
社会主义民主
是人民当家做主
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特征
真实的民主
广泛的民主
高效的民主
丰富的民主
3、文明
地位
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特征
包括
物质文明
政治文明
精神文明
社会文明
生态文明
4、和谐
地位: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理念
统一
人与人
人与社会
人与自然
人的自我身心
和谐的中国
民主与法治相统一
公平与效率相统一
活力与秩序相统一
人与自然相统一
(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地位
建设什么样的社会
价值取向
1、自由
地位
是社会活力之源
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理想
特征
是绝大多数人的、实质上的、真实的自由
是受到法律和规范制约、义务和权利对等的自由
是与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相适应的自由
不只是追求物质生活的改善,更重要的是保证
人民充分享有发展自我、实现自我的机会
使每个人都能人生出彩、梦想成真
2、平等
是人类追求的美好状态
特征
是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平等
是实实在在的平等
是要让人人都能
公平行使社会权利
履行社会义务
分享社会成果
政治上平等参与
经济上共同富裕
文化上共建共享
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进步
3、公正
地位
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尺
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特征
不只是强调机会平等和程序正义的公正
更是兼顾结果的公正
体现在
各个领域
各个层次
各个方面
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
出发点
落脚点
4、法治
地位
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
是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事关
党执政兴国
人民辛福安康
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特征
立足中国的社会主义现实和文化传统
坚持有机统一
党的领导
人民当家作主
依法治国
(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地位
培育什么样的公民
涵盖
社会公德
职业道德
家庭美德
个人品德
1、爱国
地位
最深沉、最持久的情感
是每个公民应当遵守的最基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
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内涵
把个人价值的实现同推动国家的繁荣发展对接
把人生意义的提升同增进最广大人民的福祉相接
不断加深对祖国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认同
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让个人梦想与国家梦想紧密结合
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好,把我们的民族发展好
2、敬业
概念:对待生产劳动和人类生存的一种根本价值态度
要求
人们
尊重劳动
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
尊重创造
热爱和认同自己的职业和工作
珍惜和保护他人的劳动成果
人们
工匠精神
三牛精神
人们
使劳动为社会责任和义务
是劳动为实现个人理想和个人价值的基本途径
3、诚信
地位
个人立身处世的基本价值规范
社会存续发展的重要价值基石
内涵
以诚待人
以信取人
说老实话
办老实事
做老实人
风尚
守信光荣
失信可耻
4、友善
地位:维持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基本价值准则
要求
善待亲人以和谐家庭关系
善待朋友以凝结牢固的友谊
善待他人以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与自然和谐共处以形成和谐的自然生态
三、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精神指引
(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遵循
意义
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价值理念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导向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铸魂工程
明确
追求什么、反对什么
朝什么方向走、不能朝什么方向走
坚守
价值观立场
坚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道路自信
理论自信
制度自信
文化自信
(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要求
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取决于
核心价值观的
生命力
凝聚力
感召力
文化软实力竞争的本质
核心价值观的竞争
作用
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展示社会主义中国的良好形象
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竞争力,掌握话语权,赢得主动权,逐步打破西方的话语垄断、舆论垄断
维护国家文化利益和意识形态安全,不断提高我们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三)推动社会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
背景
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加速期
价值观的分歧
作用
凝聚共识
协调关系
化解矛盾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显著特征
一、反映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价值理念(进步性)
(一)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二)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
(三)吸纳世界文明有益成果
二、彰显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人民性)
(一)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
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政治立场
站在广大劳动人民的立场上
以广大老佛那个人吗的解放为宗旨
竭尽全力为人民求福利、谋利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
以人民性为基本特性
以人民立场为根本立场
(二)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
体现在经济社会生活发展的各个环节
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
社会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
三、因真实可信而具有强大的道义力量(真实性)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真实可信的
(二)认清西方“普世价值”的实质
理论上的虚伪性
实践上的虚伪性
第三节 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扣好人生的扣子
1、大学时期是价值观养成的关键时期
2、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离不开正确的价值观的引领
3、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
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
1、勤学
2、修德
3、明辨
4、笃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