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血型及其检验技术
临床基础检验技术 血型系统 临床基础检验技术临床基础检验技术,该思维导图对上述知识点进行了一个大致的梳理,非常实用具有参考性。
血液检验 红细胞疾病 缺铁性贫血 巨幼细胞贫血 溶血性贫血 医学检验技术
免疫检验技术 抗原抗体制备 抗原抗体结合 免疫标记物质,该思维导图包含了关于上述知识点的一系列大致梳理。
免疫检验技术 免疫凝集 免疫沉淀 临床免疫检验,本思维导图包含对上述知识点进行一个大致的梳理,具有学习价值。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马克思主义原理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数据结构
法理学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带你认识马克思主义原理
建筑光学基本知识
考研英语一写作
教育学考研:教育学原理第八章教学内容整理
考研三步翻译技巧
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血型检验
概论
血型: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
红细胞凝集:血浆不同的人的雪滴放在玻片上混合,其中红细胞可凝集成簇(凝集原与凝集素反应)
凝集原:指镶嵌于红细胞膜上的抗原
凝集素:血清中能与RBC膜上凝集原起反应的特异性抗体
在补体的作用下:凝集的红细胞将发生破裂溶血
红细胞血型
ABO血型系统
基因及遗传
ABO血型有第9号染色体上的A、B、O三个等位基因控制
ABO抗原上的寡糖链的组成与连接顺序决定抗原的特异性
A基因编码 N-乙酰基半乳糖胺糖基转移酶
B基因编码 D-半乳糖糖基转移酶
H抗原为AB的前体物质
O基因编码的糖基转移酶无活性
O型红细胞表面有大量H抗原
ABO抗原及血型物质
抗原表达
37天就可产生AB抗原
5-6周胎儿红细胞可检出
出生时红细胞携带抗原数量为成人1/4
A型红细胞表面抗原多于B细胞表面抗原
血型物质
ABH抗原以可溶性状态可存在于血液体液分泌液中
唾液最丰富
脑脊液中没有
血型物质产生取决于Se基因
80%汉族人为分泌型个体
ABO抗体
天然抗体
未发现明显特异性刺激 血清中存在缺乏相应抗原的抗体
ABO血型自带抗体
与血型抗原相似的非特异性抗原刺激
花粉 微生物粉尘
多为IgM 不可通过胎盘
与RBC最佳反应温度为4-25
盐水中出现红细胞凝集
免疫抗体
经特定抗原免疫后产生
输血 妊娠 注射抗原
多为IgG 可通过胎盘
与RBC最佳反应温度为37
盐水中不出现红细胞凝集
抗体的产生
婴儿出生时无抗AB抗体
3-6月可查出
5-10岁抗体水平高峰期
环境中A类物质较多 抗A效价偏高
抗AB天然抗体IgG效价高
O型母子易血型不合
新生儿溶血:因母体内的免疫性血型抗体进入胎儿体内而引起胎儿红细胞的破坏(血型不合)
ABO血型分型
Rh血型系统
抗原
发现者:Landsteiner和Wiener
基因
等位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上
包括三个紧密连锁的基因位点
三对等位基因控制着六种抗原
抗原种类
D、E、C、c、e等(免疫原性排序)
血清中未发现单一的抗d抗体
D抗原发现最早,抗原性最强
最重要的Rh抗原
按照有无D抗原
Rh阴性
Rh阳性
D抗原分类
D
正常抗原 红细胞表面D抗原 1万-3万
弱D
红细胞抗原有质和量的变化
不被IgM凝集 IgG抗球蛋白试验凝集
献血者视为+ 受血者视为--
D抗原阴性
红细胞表面无D抗原
中国大多为+
抗体
人类血浆中不存在抗Rh抗原的天然抗体
Rh阴性者接受Rh阳性血液后,通过体液免疫才能产生抗Rh抗原的免疫性抗体
Rh阴性的受血者第一次输入Rh阳性血液,不会发生明显的输血反应
第二次或多次输入Rh阳性血液,可发生抗原-抗体反应,输入的Rh阳性红细胞被凝集而发生溶血
临床上重复输入同一个献血者的血液,也必须做交叉配血试验
新生儿溶血:Rh阴性血型的母亲第一胎为Rh阳性时,如D抗原通过胎盘进入母体,使母亲产生D抗体,第二胎仍为Rh阳性胎儿时,抗D抗体进入胎儿体内引起新生儿溶血
Rh血型系统的抗体属于免疫抗体
主要为IgG抗体,分子量小,能透过胎盘
H血型系统
几乎所有组织细胞膜上都有H抗原
分泌型个体血浆 体液分泌液中也有H物质
受H基因和Se基因控制 位于19号染色体
抗原缺失表型
孟买型
缺乏H基因和分泌基因Se
Oh 红细胞O型 无ABH抗原 无ABH分泌物质 血清有抗H抗体
类孟买型
缺乏H基因 有Se基因
Ah Bh ABh 无H抗原 有少量A B抗原 唾液有少量ABH分泌物质 有抗HI抗体
H抗原的抗原性很弱 一般没有H抗体
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
鉴定
正向定型
已知抗体+待检红细胞
反向定型
标准红细胞+待检者血浆
ABO血型鉴定
盐水介质试管法
取材
人血清ABO型抗体
抗A不低于1:128 抗B不低于1:64
人ABO血型单克隆抗体
抗A B均不低于1:128
红细胞试剂
3个健康者同型新鲜红细胞混合 生理盐水洗涤2-3次去除血浆中抗体补体可溶性抗原
急诊血型鉴定 利于发现亚型后较弱抗原抗体反应
盐水介质玻片法
大规模普查 POCT检查
微孔板法
自动化 标准化 中心血站应用
微柱凝胶血型定性检测卡法
中性凝胶检测卡用于正反定型 特异性凝胶检测法只用于正定型
临床应用较多
Rh血型鉴定
Rh抗体多由后天免疫产生 不能应用反定型
阴性确证试验
红细胞与抗D试剂在盐水中不凝集
>=3种IgG抗D试剂进行间接抗球蛋白实验--全阴则阴
交叉配血试验
在血型鉴定的基础上 进一步确认供者和受着的血液中是否含有不相容抗原抗体成分
主侧反应
受血者血浆和供血者红细胞
检测受血者血浆内有无针对供血者红细胞的抗体
次侧反应
供血者血浆和受血者红细胞
检测供血者血浆内有无针对受血者红细胞的抗体
白细胞血型
又称 HLA系统
基因座位于人类 第6号染色体短臂
分类
HLA-I类分子
分布于体内所有有核细胞的表面
HLA-II类分子
主要分布于免疫细胞表面
HLA-III类分子
血小板血型
不同个体血小板ABH抗原差异很大
血量与输血原则
正常人血量保持相对恒定
正常人的血量约占体重的7~8%,体重为60kg的成人,血量为4.2~4.8L
失血对机体的影响随着失血量的多少而不同
500ml(10%):无明显反应,偶尔发生精神紧张性昏厥
1000ml(20%):有体位性低血压,可出现口渴、头晕、恶心乏力、血压降低,站立或轻微运动时可晕倒
1500ml(30%):卧位时有低血压,心跳加快、缺氧、皮肤苍白、湿冷,易死亡
确保安全输血应遵循的原则
输血前必须鉴定血型,坚持同型输血
即使ABO血型相同,仍必须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分别将供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以及受血者的红细胞与供血者的血清进行混合,观察有无凝集反应
同血型也不能大量输血
在紧急情况下谨慎进行异型输血
O型血不是“万能血供血者”,AB不是“万能受血者”:异型供血者的血浆中含有的抗A、抗B抗体若未能被受血者的血浆足够地稀释,可使受血者的红细胞会发生广泛凝集
成分输血
自体输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