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8章内分泌系统激素生理学
激素信息的传递方式激素的分类、作用机制、激素的一般特征、激素的反馈调控、下丘脑垂体那分泌生长激素 甲状腺激素调节钙磷代谢胰岛素。
编辑于2022-02-06 11:05:34内分泌
激素信息的传递方式
远距分泌(血分泌)
血液循环方式
儿茶酚胺经血液作用于心脏
旁分泌(邻分泌)
组织液扩散
e.g
α
胰高血糖素
β
胰岛素
γ
生长抑素
自分泌
原位作用
神经分泌
神经内分泌细胞(神经元)将激素释放入血液循环
下丘脑释放VP
腔分泌
直接释放(不是经腺体导管)到体内管腔发挥作用
胃肠激素
激素的分类
胺类激素(膜受体/核受体T3T4
酪氨酸为原料
甲状腺激素
脂溶性强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
色氨酸为原料
褪黑素
亲水性
安个假肾 假腿
肽和蛋白质类激素(膜受体
胰岛素 甲状旁腺激素 下丘脑调节肽
亲水性
类固醇类(胞浆/胞核受体
胆固醇为原料
亲脂性
肾上腺皮质
球状带
盐皮质激素(醛固酮
束状带
糖皮质激素
网状带
性激素
雌激素
孕激素
雄激素
维生素D3(皮肤 肝 肾
有活性的才归为激素
脂肪酸衍生物类(胞浆/胞核受体
花生四烯酸
前列腺素族
亲脂性
白三烯类
廿烷酸类
亲脂性
作用机制
基础概念
受体
具有接受和转导信息的蛋白质
配体
与受体特异性结合
第一信使
激素等细胞释放的信号分子
第二信使
第一信使作用于膜受体后产生的胞内信号分子
cAMP cGMP IP3 DG Ca2+ 花生四烯酸
与第二信使有关的信号通路
PKA PKC PKG(G蛋白欧联受体+鸟苷酸环化酶受体)
通路
离子通道型受体
配体:多为神经递质
Ach(烟碱样 N受体)
N1 自主神经节后神经元胞体
N2 骨骼肌终板膜上
谷氨酸受体(视觉传导)
γ-氨基丁酸 γ-GABA受体
甘氨酸受体
化学门控通道
G蛋白偶联受体
偶联受体7次跨膜
胞内G蛋白(异源三聚体)
与GTP/GDP结合
α基
激活AC/PLC
β γ基
作用机制
配体-GPCR-效应酶-第二信使-蛋白激酶-蛋白质磷酸化
调节物质代谢
途径
受体-G蛋白-AC-cAMP-PKA通路
AC(腺苷酸环化酶)
cAMP
PKA(蛋白激酶A)
效应蛋白(丝氨酸-P/苏氨酸-P)
配体:Ach(M受体)、肾上腺素、ACTH、胰高血糖素和甲状旁腺激素
受体-G蛋白-PLC-IP3-Ca/DG-PKC通路
PLC(磷脂酶C)
DG(二酰甘油/甘油二酯)
IP3(三磷酸肌醇)
Ca2+
PKC-效应蛋白(丝/苏)
配体:肾上腺素、γ-氨基丁酸
酶联型受体
单次跨膜
作用
调节基因表达 细胞生长 增殖 分化(肿瘤发生 靶向药物)
配体多为生长XX
酪氨酸激酶受体
ras-MAPK通路
配体
EGF(表皮生长因子)
胰岛素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GF
结合酪氨酸激酶(PTK)
激活GRB2(接头蛋白)
SOS蛋白
Ras蛋白
小G蛋白 GTP酶活性
RAF-MEK-ERK
MAPK级联反应 丝苏氨酸激酶
效应蛋白
酪氨酸激酶结合型受体
JAK-STAT通路
配体
生长激素
TNF
EPO
JAK
STAT(酪氨酸-P)
丝/苏氨酸激酶受体
TGFβ-Smad通路
配体
转化生长因子TGF-β
丝苏氨酸激酶
Smad
鸟苷酸环化酶受体
cGMP-PKG通路
配体
ANP(心房钠尿肽) BNP
GC(鸟苷酸环化酶)
GTP-->cGMP
PKG(丝苏氨酸激酶)
效应蛋白
NO
GC
GTP-->cGMP
舒张血管
核受体(胞浆受体)
类固醇类
胞质胞核受体
细胞核
调节基因转录
甲状腺激素(T3T4)
胞核受体
调节基因表达
mRNA
促进钠泵活性-促进糖在小肠吸收
解耦连蛋白-产热
激素的一般特征
特异作用
激素所用于特定靶细胞
信使作用
配体/第一信使 不参与化学反应
高效作用
信号转导通路 逐级放大
相互作用
拮抗/协同
允许
糖皮质激素是儿茶酚作用于心血管的前提条件
激素的反馈调控
直接反馈
代谢产物调节
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
自我反馈
活性维生素D3
下丘脑-垂体内分泌
下丘脑-腺垂体系统
产生与分泌
肽能神经元
调节性多肽(下丘脑调节肽9种)
垂体门脉
调节性多肽作用
腺垂体激素(7种)
通过垂体门脉系统相连
小细胞神经元分泌
激素
生长激素
作用于肝 肌肉 脂肪组织
合成蛋白质升高血糖
刺激骨/内脏生长
催乳素
切断联系分泌增加(因为抑制占主导
促甲状腺激素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促性腺激素
下丘脑-神经垂体系统
通过垂体束相连
大细胞神经元分泌
激素
抗利尿激素(血管升压素
视上核
晶体渗透压
催产素(缩宫素
室旁核
促进分娩/射乳
生长激素GH
作用
间接促进生长→肝→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促进骨骼肌肉内脏器官生长
不促进神经系统发育
调节代谢
直接对抗胰岛素(+皮质醇)
减少血糖利用
糖代谢
升血糖
垂体性糖尿
促进脂肪分解
使机体能量代谢由糖代谢向脂肪代谢转移
血脂肪酸上升
促进蛋白质合成
血氨基酸下降 尿氮下降
相关疾病
幼年
分泌不足
侏儒症
分泌过多
巨人症
成人
分泌过多(垂体瘤)
肢端肥大症
甲状腺激素TH
合成及降解
原料
关键酶:TPO(甲状腺过氧化物酶)
抑制剂:丙基硫氧嘧啶 甲巯咪唑
酪氨酸
碘(甲状腺滤泡基底侧血液)
过程
聚碘 (Na-I同向转运体,继发性主动转运)
氧化(活化)
离子变原子
碘化
MIT(一碘酪氨酸) 取代3位
DIT(二碘酪氨酸) 取代3,5位
缩合
MIT+DIT=T3/rT3
DIT+DIT=T4
TPO促进
TSH促进
部位
滤泡上皮细胞
甲状腺激素
T4
含量最多
T3
生物活性最强
rT3
无生物活性
滤泡旁细胞
降钙素
甲状腺髓样癌
甲状旁腺
PTH(甲状旁腺激素)
调节钙磷代谢 拮抗作用
运输
甲状腺结合蛋白TBG
甲状腺素转运蛋白
白蛋白
降解
肝肾 骨骼肌处脱碘
生理作用
生长发育
骨骼 大脑
是神经系统发育的最重要激素
幼年分泌不足 呆小症
代谢
增强能量代谢,提高基础代谢率
促进线粒体解耦连蛋白合成
氧化
磷酸化
产热
三大营养物质
血糖
促进肠吸收糖,肝糖异生
血糖上升
加强利用
血糖下降
血糖上升
脂质
促分解>促合成
胆固醇下降
蛋白质
生理
促合成
甲亢
促分解
尿酸含量增加
相关疾病
手术切除甲状腺 T3T4下降 TRH TSH上升
甲减
甲亢
T3T4上升
TSH下降(亚临床甲亢最敏感指标)
大脖子病(单纯性甲状腺肿)
缺碘 TSH分泌增多
甲亢手术后/抗甲状腺药物后
甲状腺进一步肿大
下一步补充少量T3T4
调节钙磷代谢
1,25-二羟维生素D3(钙三醇)
活化的VitD3是激素 VitD不是
皮肤 肝 肾合成
升血钙升血磷
胆固醇【紫外线(皮肤)】
维生素D3【25-羟化酶(肝)】
25-羟维生素D3【1-羟化酶(肾)】
1,25-二羟维生素D3
效应
肾 骨
小肠:促进钙磷吸收
甲状旁腺激素(PTH)
甲状旁腺主c合成
升血钙降血磷
效应
肾:促进钙吸收 抑制磷吸收
骨
快速效应-促进骨液钙离子释放入血
延迟效应-促进破骨细胞活动
甲状旁腺损伤
静推葡萄糖酸钙
低血钙
手足抽搐 口角麻木
血磷酸盐上升
呼吸困难(呼吸肌痉挛)
降钙素(CT)
滤泡旁细胞合成
降血钙降血磷
效应
作用于肾 骨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胰岛激素
生理作用
旁分泌(胰岛激素调节)
α-胰高血糖素
β-胰岛素
δ-生长抑素
增加血糖去路
●促进肌肉摄取、储存和利用葡萄糖
●促进肝细胞摄取葡萄糖;促进肝糖原合成;促进蛋白质合成
●促进葡萄糖转变为脂肪酸,促进脂肪合成与储存
减少血糖来源
●阻止糖原分解,抑制肝糖异生
●抑制脂肪的分解和利用
●抑制蛋白质分解
作用机制
酪氨酸蛋白激酶途径
TPK-IRS胰岛素受体底物
GRB2-SOS-Ras-MAPK级联反应→调控生长
PI3K-AKt(PKB)→降血糖
分泌调节
抑胃肽(生理作用)
前馈
HCl 氨基酸 脂肪酸
血糖升高
GH,T4 皮质醇 GC
胰高血糖素(直接&间接)
促胃液素 促胰液素 缩胆囊素(间接)
迷走神经
NA/NE A/E
交感神经
生长抑素
胰高血糖素
靶器官 肝
生理作用
升高血糖
促进肝糖原分解!
CAMP-PKA通路
调节
副交感神经 胰岛素 生长抑素
交感神经
糖皮质激素
生理作用
物质代谢
糖代谢
血糖上升
减少利用
促进肝糖异生
脂肪代谢
促进四肢脂肪分解 脂肪重新分布
向心性肥胖
蛋白质
肝外 抑制合成加速分解
肝内促进合成(血浆白蛋白含量上升--肝内合成 促进分解)
应激反应
→下丘脑(CRH)→腺垂体(ACTH)→肾上腺皮质(GC)
提高机体耐受力
血液系统
RBC Plt 中性粒上升
三象升高
淋巴 嗜酸性粒下降
免疫力下降
急性感染不易使用激素 感染扩散
循环系统
对儿茶酚胺允许作用
去甲转化为肾上腺激素
PG减少 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 减少血浆滤过 利于维持血容量
消化系统
促胃酸 胃蛋白酶原分泌
应激性溃疡易发于胃底胃体
泌尿系统
保钠排水排钾
强度弱(1/500醛固酮-保水)
紧急情况 伤害性刺激(寒冷饥饿疼痛感染中毒失血窒息缺氧疲劳)
下丘脑
应激
腺垂体-肾上腺皮质
ACTH
GC(糖皮质激素--保命激素)
增加机体对伤害性刺激耐受力
应急
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
A/E NA/NE(儿茶酚胺--警觉激素)
提高机体对环境突变应变能力
下丘脑调节肽
TRH
TSH
甲状腺T3T4
CRH
ACTH
肾上腺(皮质醇)GC
GnRH
FSH(卵泡刺激素)/LH(黄体生成素)
性腺(雌雄孕)
有靶腺 受下丘脑 靶腺双重调节
GHRH GHIH(生长抑素)
GH(生长素)
MRF MIF
MSH(促黑素)
PRF PIF
PRL(催乳素)
无靶腺 直接作用于靶组织/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