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超级个体-2.2 自我效能
在一个个体崛起的时代,如何在未来职场中领跑?你需要重新理解新的职业模式,学会应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升级自己的各项职业技能,以及持续的学习和时间,抓住趋势,成为一个“超级个体”。这是一个关于个人成长的系列,本部分主要讲如何提升自我效能,比如如何管理精力、“三件事”目标法、结果思维、结构思维。喜欢的话请关注我,会持续更新
编辑于2022-03-05 20:07:50美国质量协会“六西格玛黑带”培训资料:第一章,质量的定义和质量大师的贡献。介绍了质量的定义及其演进,总结了休哈特,戴明,朱兰,田口玄一,石川馨等质量大师的重要观点和贡献。同时还附有课后习题及答案~
如果你是一个质量工程师,那一定要考六西格玛!宁波市对于ASQ六西格玛黑带奖励1w元! 预告:接下来将发布六西格玛黑带系列培训资料。点个关注不迷路~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是高等院校相关学科的专业教材,可为广大临床工作者,心理学工作者,教育及社会工作者提供参考。本思维导图总结了教材第三章(会谈技术)和第四章(对象的区分与心理诊断)的核心要点和具体案例。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美国质量协会“六西格玛黑带”培训资料:第一章,质量的定义和质量大师的贡献。介绍了质量的定义及其演进,总结了休哈特,戴明,朱兰,田口玄一,石川馨等质量大师的重要观点和贡献。同时还附有课后习题及答案~
如果你是一个质量工程师,那一定要考六西格玛!宁波市对于ASQ六西格玛黑带奖励1w元! 预告:接下来将发布六西格玛黑带系列培训资料。点个关注不迷路~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是高等院校相关学科的专业教材,可为广大临床工作者,心理学工作者,教育及社会工作者提供参考。本思维导图总结了教材第三章(会谈技术)和第四章(对象的区分与心理诊断)的核心要点和具体案例。
2.2 自我效能
精力金字塔模型
一个观察
每月月初,你制定了大量的计划,安排合理,但在月末时,你会很沮丧地发现,你根本做不完?
也许你缺乏的不是时间管理,而是精力管理
一个概念
今天精力才是更重要的生产资料
体力劳动时代,劳动时间和效率几乎成正比,而在高感性的知识工作者时代,思考力创造力才有价值,精力代替了时间成为重要资源
职业人士比运动员更加需要精力
不要管理时间,要管理精力
一个策略
精力管理金字塔
体能
情感
思维
意志
原则
精力由4个部分构成,越底层的越基础
底层的精力会影响上层的精力
全情投入= 体能充沛+情感链接+思维清晰+意志坚定
认知提升
脑力活动者的疲倦是思维疲倦,体力休息没有用,真正需要的是散步、放松、读书等“换个脑子”的思维精力补充
工作倦怠者休假不一定有用,往往会加重倦怠,因为他们往往缺乏意志力精力,需要在工作中寻找意义感,而休假加重了工作的无意义感
一个总结
精力管理比时间管理更重要
精力金字塔由4个相互独立又彼此关联的部分组成:体能、情绪、思维、意志
用节奏感提升精力
一个观察
为什么有些人好像一直都精力充沛,有些人却持续状态不佳?
精力充沛并不一定是天生特能熬的结果, 精力充沛是一种自我管理能力
一个概念
直线型管理:
大部分人管理精力的方式是消耗性的 ——就是一直工作,累到停为止。然后休息,一直到不累继续工作
这是一种很糟糕的精力管理方式——精力好比手机电池,直线型的管理是一直用到关机,然后充到能开机20%的电量又匆忙继续使用,常年保持在半电量的恐慌状态
钟摆型管理:
高手从来不把精力电池用到没电,而是理解和配合这些节律,主动进行休息和补充。他们懂得掌握节奏,主动休息
精力其实是一种节律性的东西,春夏秋冬,白天黑夜,像钟摆一样,有自己的节奏和高低谷
休息被认为是一种高效能的工作方式。忙里偷闲的“偷”也是一种巧妙的技术
很多人中年以后精力下降,不是体力问题,而是管理方式问题
精力充沛的关键是找到节奏顺势而为、主动补充
一个策略
60分钟钟摆
大脑的注意力只能保持45-90分钟,最长不超过120分钟
所以每小时主动休息一次能保证你的精力在高水准,远远比连续2小时然后停下来休息20分钟
最好的精力恢复方式不是停止工作,而是切换到另外一项不同的工作上去——从执行切换到思考,从脑力活动切换到体力活动,从一个人干活切换到和别人沟通
一天的钟摆:4个时间段
早上——计划性工作
上午——创造性工作
下午——沟通性工作
晚上——学习性工作
一周的钟摆
星期一:规划日
双休以后,人体的生物钟往往还没有调节过来
这时最好是分派任务,进行规划,设定目标
星期二:攻关日
工作效率最高,产出最大,将一些难啃的骨头留待此时
星期三:会议日
是一周的转折,此时大家的精力还是很好,且思路活跃。这一天是制定战略、开展头脑风暴的最佳时间,也是决策技能最能发挥的时候
星期四:谈判日
这时人们在一周开始时的雄心和精力均下降,又对即将到来的周末充满希望
星期四到了,星期六还会远吗?这时人比较通融,容易说话。去见客户,客户向你妥协也最有可能
星期五:决断日
熬到了星期五,人们总希望一周事一周清,纠缠不清的事情,大家都喜欢来个了断
一个总结
精力充沛的人是能更好掌握精力节奏、主动休息的人
有两种精力管理的方式,直线型和钟摆型
找到一小时的、一天的、一周的节奏
如何提升自己的精力
一个观察
优秀的企业家都是精力充沛的人。这些人充沛的精力不是一天,而是持续十几年这么充沛
这绝不仅仅是主动休息的功劳,他们还懂得如何提高自己的精力储备
一个概念
要提高精力,我们必须系统地让自己承受超过一般限度的压力,然后进行充分恢复
减小或避免压力,和压力过度得不到恢复一样,都会让精力萎缩
提高自己的精力只有一个方法——长期、主动地突破压力极限,并且用高效率的方式迅速恢复
一个策略
提升身体能量
吃
少吃多餐,让自己保持在稳定的血糖水平,对思考有积极影响
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零食或许能帮你在15分钟以内集中注意力,开会时放一些在桌上是个好习惯
每天喝1.5-2升水(250毫升的杯子6-8杯),能让你变得敏锐
非常忙的时候,坚果是最佳选择
睡
运动
研究显示,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可以出一点汗,放松酸痛的肌肉,呼吸比平时更重一点)对于大脑供氧和主动休息有很大的好处,但是强度过高会恰得其反
最好的方式是每天固定的跑步或者散步
提升情绪精力
积极的情绪是重要的情绪精力
持续高效能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在工作中至少有一个好朋友,因为好朋友会互相赞赏与倾听
和积极思考、快乐的人待在一起,找到一个欣赏你的圈子,有一项让你放松和快乐的爱好都会让你提升情绪精力
养成“精力习惯”
“如果你每次做某件事之前都需要思考一下,那么你很可能不会长久地坚持去做这件事。”
规律化地生活,自动化地执行,这将替你省下许多决策精力。
提升精神动力
强大的精神能量来自于坚定的价值观和超越眼前、怦然心动的目标
一个总结
精力就像肌肉一样,持续的突破极限、迅速恢复是让精力充沛的唯一方式
有4种提高精力的方式:
提高体能精力靠饮食、睡眠与运动;
提高情绪精力主要依靠积极的情绪与互动;
提高思想精力通过建立“精力习惯”降低损耗;
找到精神目标能调动精神力量。
100%提升精力
“三件事”目标管理法
一个问题
为什么有人坚持不过三天?
没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精力预估不足)
贪多
工具太复杂
世界上最简单的自我管理工具
“三件事”
一个策略
三件事
格式
#每天三件事# 1/100 今天第一件事+第二件事+第三件事+小确幸+昨日收获
小确幸(细小而确定的幸福):每天做一件让自己感到幸福的小事,即使是5分钟,也能让你对全天充满期待
步骤
早上想
最好的制定时间,就是早上刚起来,起床气刚刚散去。此时大脑还没有被信息刷屏,能分辨轻重缓急
进阶选手可以考虑临睡前去做,这样能有更多时间思考,也减少第二天早上的意志力消耗。早起直接从最重要的事情做起
写下来
目标损耗
目标损耗就是我们由于不愿承认计划和现实差距而产生的偷偷降低目标标准的行为,比如你在心里计划背100个单词,实际背了50个,你会安慰自己这也还不错
真正的重要的事被一拖再拖而带来的内疚感,比本身不做这个事情的损失好像还要大
Tips: 在前面增加数字1/100会让你更容易持续,也更有成就感
发出去
一直到这里,这还是一个自我时间管理工具,但是一旦你公布出去,就变成了一个资源链接工具啦
好处
公众承诺带来的执行力
“装逼就是祸,写了就要做!”
“下次打死不乱定计划了!”
今日事今日毕;指哪打哪不贪多。
获得协作和资源
同事看到你写今天下午要做某事,会提前和你约时间;看到自己感兴趣的会议,会主动要求参与;群里同学对我做的事情有建议时会说一句,很有帮助
带来领导力
行动是最好的领导力
要记得公众承诺的要点—— 和积极的人群在一起说,先行动至少一周,然后才号召一起来做
一个总结
一个真正好用的工具,就是那些简单到你会忘记它存在,无需专门花时间、学习和记录的工具
用结果思维放大价值
一个观察
缺乏结果思维
学习的结果是什么?这个结果对你又有什么意义?这个结果有可能对别人产生什么价值吗?
一个概念
结果思维
结果思维是一种把自己的能力和行动转化为价值的思维方式
让结果变得可以交换——只有可交换的结果,才是有价值的
对于结果不同程度的追求,决定了这个人的身价
结果的第一定律:
结果>过程
结果的第二定律是:
有交付价值的结果>无交付价值的结果
结果的第三定律:
能复制的结果>不能复制的结果
一个练习
假如领导吩咐你,要你组织大家明天下午开场会,你会怎么做?做什么?
毫无结果思维的人会仅仅发一封邮件通知大家,来不来不知道
一级结果思维的人会发完邮件,然后预定会议室,他看到的结果是 “会议能按时召开”
二级结果思维的人除了发邮件、预定会议室、打电话跟每个人确认,还会发给大家议程,准备会前资料
他看到的结果是 “会议召开,准备充分能达成共识”
三级结果思维的人除了做完前面的事,还会积极地引导讨论,形成会议记录,并且群发给更多人
他做出来的结果是能 “交付和传播” 的
真正的高手,他看到的结果是会议背后的结果—— “解决问题”
他会一直跟踪到事情解决,不行就再开会。这已经是领导者做的事情了
一个总结
结果三定律
结果>过程;
有交付价值的结果>无交付价值的结果;
能复制的结果>不能复制的结果。
真正决定人效能的,不是你做了多少事,而是把一件事做得有多正确,你能做出什么结果,结果背后的结果又是什么?
因为你的结果清单,就是你的价值清单
能力产品化3问
一个问题
“结果三律”:有结果、可交换、易复制
该如何修炼这个结果思维?
一个策略
工作中的结果思维修炼
假装自己是一家“外包公司” ,是“乙方”,以自由职业态的心态在做事
为什么外包思维很重要?
在公司和公司之间,借口、过程、思路、想法……都是无法交换的,能交换的只能是结果。
把自己当成一家独立的公司 ,一方面是一个检验自己有没有做出“可交换、可复制的结果”的最好方式,一方面也是锻炼自己的“自由职业态”的绝好机会。
案例:作为行政助理,你的领导请你买3张去南京的火车票,他们要参加明天南京的一个展会。但是你在网上查了所有的车次,发现已经没票了,你会怎么办?
如果是一枚员工,也许会说:“对不起老大,您说太晚了,现在没票了,我再帮您刷刷,争取搞到哈。”
但如果你是一家票务公司,承包了这家公司所有的出行任务,而且你就是要挣这个钱呢?
A: 我用抢票软件继续刷;同时找票贩子加价,大概加价100元一张,下午应该能拿到;
B: 如果票贩子不行,还有备选方案,去天津倒车。从天津出发的车还有票,可以买到。时间会多4个小时,价格多100元;
C: 我查了下机票,大概贵600元每人,只需要1个半小时就能到;
D: 实在不行,包车也可以,直接开过去需要10个小时,价格大概3000元。
最后,我还打电话问了南京的朋友,他们让我们先把东西邮寄过去,帮我们先布展。这样我们当天早上到就可以了,我又多争取出来半天的时间。”
建议
确认结果:
很多时候职业人士对于对方交付的只知道动作,不知道结果。要反复确认结果
多给选项:
不要给问答题,要给选择题;不要给单选题,要给多选题。人们喜欢选择,这本身就是一种价值
超出预期:
尽可能地超过别人的预期一点点。就是这一点点让人永远记得你
创业中的结果思维修炼
假如你现在发现自己有一个能力——特别喜欢也擅长手绘,于是你在你的三件事里写“每天画一幅手绘”
结果第一律:“手绘的结果是什么?”
但如果是有价值,那么结果必须是“画出一幅完整的手绘作品”
如果是开心,那么这是个兴趣,不管画成什么样子,快乐就好
结果第二律:“谁会需要这个结果?我要交付给谁?他们觉得什么有价值?”
手绘传递的信息和情感才是可交换的
进一步,你发现年轻的女性特别喜欢你的画风,这些人同时也需要关于“心理、个人成长、理财、美妆”等一系列的价值
你的结果升级成: “每天坚持画一幅对女性有帮助的、心理相关的手绘。”
为了超出大家的预期,你在每一幅画下面,还手写了一句非常暖心的话
结果第三律:“有什么方式能复制和放大这个结果?”
刚开始的时候肯定是扫描成图片,发到微博,然后逐渐让喜欢的人养成习惯去微信天天刷
如果一旦有了规模,可以和出版社合作,给心理学图书画手绘图解——这样复制的是知识来源问题;可以设计几个固定的人物形象——这样复制的是每天的人物设定问题;还可以联系几个固定的渠道发布——这样复制的是传播途径 ……
一个总结
结果思维
知识不会改变命运,除非它带来行动;行动也不会改变命运,除非它带来结果;是结果在改变你的命运
简单的工具才是能坚持的,工具越发简单,背后的道理其实越深邃
三件事目标管理
用结构作总结
一个观察
没有要点、杂乱无章的年终总结往往对他人没有任何说服力
人的大脑只能接受“结构化信息”
一个概念
结构思考力
结构思考力就是通过结构的方式来系统思考的能力
例子
如何把200ML的水装入到100ML的杯子里?
有结构思维的人
杯子太小:换大杯子、拿两个杯子、换个像气球一样的杯子……
水会流动:冻成冰柱、用一个袋子装起来……
外部环境有引力:放到太空中去、放到无重力的实验室中……
金字塔原理
一个策略
原则1:【论】
结论先行,先说结果后说过程
原则2:【证】
以下证上,下面的数据证明上面的观点
每个主论点都是下面的论点和数据的概括
每个论点也都被下面的事实所支持
我读行业报告时,如果是一份优秀的报告,有时间会看看PPT内容,没时间就直接看标题。因为下面的内容是支持主结论,而结论就是PPT标题
原则3:【类】
归类分组
这些类别最好是彼此不交叉的
原则4:【比】
逻辑递进,有一定的逻辑顺序
常见的逻辑顺序包括时间、重要程度、结构顺序三种
案例:年终总结
一个总结
结构思考力是一种强调体系化的思维。
核心原则可以用四个字概括,即论(结论先行)、证(以下证上)、类(归组分类)、比(逻辑推进)
用结构说服他人
一个观察
为什么30 分钟的年终总结让大家睡着了,而两小时的电影那么吸引人呢?
故事和悬念
一个概念
自问自答
自上而下的自问自答是一种想象对话技术
平时我们更习惯于告诉对方我们有什么,而这种方式是站在对方角度看对方会关心什么
先选定主题,然后看对方会关注什么问题,提前设想好答案,并从上往下逐步搭建出金字塔结构的方法
例子
比如你想谈一个特别敏感的话题——给你团队的人加工资,主题是“申请加薪20%”
你的思路是——别人都加、我生活不容易、同事刚结婚需要钱、这样团队才有士气……其实这都是你自己的角度
设想一下当我们跟上司说涨20%之后,他会关心哪些呢?比如,为什么涨?涨的方式是什么?什么时候开始涨呢?不涨会怎样?然后你的表达就沿着这些问题展开
一个策略
第一步:把一个结论作为主题
主题一定是基于谈话目标的,而且必须是一个有观点的结论
例子
不能是“为什么涨工资”,而是“涨工资能刺激明年效益”
主题可以直接是“改革创新,降本增效,提升经营业绩”,而不是“改革成果汇报”
只有结论才有可能回答别人的疑问,只有结论才能引发下一个层级新的论证
第二步:设想问题,从对方角度出发提问
1. 站在对方角度,换位思考
一个最简单的方式是假装自己是听众,你会关心什么问题呢?尝试在一张白纸上列出对方所有的问题
2.通过 5W2H 确保问题被全面覆盖
简化版2W1H
第三步:提前准备好答案
以申请涨工资为例,当你把上司可能会关心的所有问题都设想好了,比如是这三个问题——“为什么涨?涨多少?如何涨?”,你还需要自己先回答一遍这三个问题,同时想想这三个答案又会引发哪些新问题。再反复这两步,直到解答了你所有能想到的问题
好处
第一,表达有吸引力,因为说的内容都是对方关心的问题
第二,表达非常有说服力,因为对方关心的问题已经被一个一个解答过了
一个总结
结构化说服法——自上而下的自问自答。
其中,这个方法有三个核心的步骤——确定主题、设计问题、找好答案
用结构形成观点
一个观察
听者想知道的是结论,你给的却全是数据、事实
听者希望听到条理清晰的要点,而你给的却是碎片化的零散信息。一万粒沙子也成不了一个金字塔
很多的事实凑在一起并不能成为一个重要的观点
一个概念
“自下而上总结归纳”
一个策略
第一步:收集信息
把一年中重要的事情一股脑罗列出来。如果你有记工作日志的习惯,这一步会更简单
第二步:归类分组
1. 开放式分类
运用结构思考力的MECE原则,确保把主题分清、分尽
MECE(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是麦肯锡提出的一条分类的基本准则,意思是“相互独立,完全穷尽”
2. 封闭式分类
直接调用前人总结过的思考模型
前人总结的,符合MECE原则——比如SWOT分析、PEST分析、波特5力、营销4P、WOOP、结果三律……
分类是一个把个体抽象化,形成分类,最后拿着分类重新具象化填充细节的“抽象-具象”来回往返的过程
虽然经典模型本身不会给你任何的明确答案,但是它的作用是把你带入一个更系统更全面的视角 ,重新审视和理解问题
第三步:概括总结
当归类分组已经完成,就可以把各个要点概括出一个结论。然后,继续向上推论,一步步推到金字塔结构的塔顶,推导出最终的结论
做整合的时候多用纸,远离电脑
一个总结
今天我们学了一个“自下而上总结归纳法”——通过“收集”、“分类”、“概括”这三步,就能把零碎信息整体化
MECE原则和思考模型是在“分类归组”中经常运用的两类方法
MECE原则是指分类之间相互独立,完全穷尽。
而前人的经典思考模型则是已经形成的分类的框架。
提升结构思维